3月19日上午我在辦公室整理文件,桌上的手機響了,我連忙拿起手機一看是新七建築集團有限公司劉書記電話。
“堯行,我今天剛從湖南長沙回來,聽張會計說你前幾天到工地來了。
你說的民工登記造冊發卡的事,這沒有什麼問題,就是估計對你們銀行幫助不大吧?
平時工地上民工隻是借支生活費,我並沒有每月對他們發工資,即使開卡也隻是空卡呀。”
“劉書記,我們先對民工建檔登記,先觀察一段時間,對工地固定民工發卡,這樣春節前再發民工工資時就方便了。閒時辦好,急時用嘛!”我解釋道。
“那行,你覺得有用就行,我叫張會計配合你們。
我今天打電話還有件事,就是給你介紹一位鋼廠的朋友給你認識,看你有沒有興趣?”
“謝謝呀,求之不得。”我連忙說道。
“這個朋友在h省雲夢縣有一個小煉鋼廠,我準備今天到他那兒去看一看,看他們生產的鋼材是否符合我們工地要求?
我們誰備中飯過後過去,要不你現在到順民大廈來,下午我們一起去。”劉書記商量著。
“好,好,好!我看行裡有沒有其他事,沒事我就開車過來。”我連忙答應著。
馬上就要到季末了,現在就差對公存款任務未完成,真是瞌睡遇到枕頭。去一趟雲夢縣說不定就解決了呢!
雖然今天是周末,我還是問了一下支行辦公室。在確定行裡沒有什麼活動的情況下,我與張主任打了聲招呼,就開車向市趕去。
車窗外的塵土漸漸厚重起來,一個多小時的顛簸後,順民大廈工地的藍色圍擋終於出現在視野裡。
鐵門旁堆著幾摞紅磚,門柱上的安全生產紅漆被曬得有些發白。推開吱呀作響的鐵皮門,熱浪裹著水泥灰的氣息撲麵而來——攪拌機正吞吐著灰漿,遠處吊塔的鋼索在午後陽光裡閃著冷光,焊花像金色的火星子濺在鋼筋骨架上。
工地辦公室是間臨時搭建的板房,窗台上擺著盆蔫巴巴的綠蘿。推門時撞見劉書記手裡捏著卷泛黃的圖紙正在認真地看著。
辦公桌的玻璃台板下壓著張施工進度表,紅筆圈住的汛期前封頂幾個字格外醒目,桌角的搪瓷缸子還冒著熱氣,印著勞動模範的字樣已經磨得模糊不清。
“你好,劉書記,見你一麵真難呀!”我握著劉書記的手打趣道。
“前幾天到湖南長沙去了,彆人介紹了一個大體量商業中心,與餘董事長一起去的。商務談判還可以,應該可以拿下來。”劉書記解釋道。
“看來你們新七建築有限公司業務要邁出省,走向全國了喲!祝賀哈!”我連忙說道。
“這不,那邊工地一開工,鋼材的需求量就大,正好朋友介紹了雲夢縣有個煉鋼廠,準備去考察一下,這不就想起了你嘛!
也看鋼廠那邊有沒有你們銀行業務可開拓的,你不是常說要走出去,請進來嗎?
成天呆在邾洲那叴旯裡,能開拓什麼業務?”劉書記一本正經道。
“是呀,是呀!你要是我們行長就好了,你還彆說,我們行長還真是這樣要求我們的。”我附和著。
正說著,張會計走進了辦公室。
“劉書記,食堂飯弄好了,可以請堯行過去吃飯了!”並與我點了點頭。
“怎麼樣,堯行,就去體驗一下工地的生活。”劉書記笑眯眯地。
“正好!我最愛吃工地的木桶蒸的飯了,可香了。”我跟著劉書記向食堂走去。
走在路上,耳邊是工地嘈雜的機械聲和金屬碰撞聲,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鐵鏽味與水泥氣息。遠遠地,就能看見食堂那頂藍色的帆布棚,棚下飄來陣陣米飯的清香,還夾雜著些許油煙味。
劉書記走在前麵,步伐穩健。他穿著洗得發白的工裝,褲腳沾了些泥點。我跟著他穿過堆放著鋼筋和木料的場地,腳下的碎石子發出“嘎吱”的輕響。
越靠近食堂,飯香越發濃鬱。那是一種混合著木質清香的米飯香,純粹又誘人。食堂門口,幾個摞在一起的木桶正冒著熱氣,木桶邊緣有些發黑,看得出用了有些年頭。
走進食堂,裡麵已經坐了不少工人。他們大多穿著沾滿灰塵的工裝,有的還戴著安全帽,正埋頭大口扒著飯。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氣和工人們的說笑聲,顯得熱鬨而親切。
劉書記走到窗口,大聲喊道:“師傅,兩份飯,多加兩勺菜!”窗口裡的大師傅應了一聲,用一個大鐵勺從木桶裡舀出滿滿一勺米飯,倒扣在搪瓷碗裡。那米飯顆粒分明,還帶著木桶特有的木香。
我接過碗,迫不及待地扒了一口。米飯溫熱鬆軟,帶著淡淡的甜味,果然如我所說,香得很。配著簡單的青菜和燒得入味的蘿卜燒肉,讓人胃口大開。劉書記坐在我對麵,也吃得津津有味,時不時抬頭衝我笑一笑。
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工地食堂夥食我能夠適應。吃罷中飯,我和劉書記一起走出食堂。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今天中午可是請堯行在工地憶苦思甜了。”劉書記笑著對我說。
“劉書記,你是把我當兄弟看待。你知道我在幾個拐子的工地上經常這樣的,很習慣。”我回應著劉書記。
“你先在辦公室坐一下,我回家換下衣服,我們再一起到雲夢縣去。”劉書記說道。
我知道劉書記在順民大廈一期購買一套商品房,就在旁邊。
下午二點我坐上劉書記車子,從市出發開往雲夢縣。張會計坐在副駕駛上。我和劉書記坐在車後排。
“堯行,我們下午去的是h省大展鋼鐵有限公司,老板叫卓代秀,是雲夢縣第一家外資企業。
該公司是卓總2003年4月以香港隆盛貿易有限公司的名義收購的。
你知道的,說是外資就是那麼回事,卓總先是在香港注冊成立了貿易有限公司,然後以此公司收購,換湯不換藥,就是享受外資企業政策。”劉書記給我介紹著大展鋼鐵。
“現在國家對外資企業投資有優惠政策,卓總能想到這樣處理,那是有高人指點呀。”我說道。
我和劉書記在車上不停地聊著天,從建築行業前景談到銀行支持建築企業發展,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雲夢縣。
司機輕按了兩聲喇叭,打斷了我們的談話。我朝窗外望去,路牌上雲夢縣界四個燙金大字正緩緩向後退去。
國道旁的白楊樹連成綠色長廊,樹蔭裡漏下的光斑在劉書記的公文包上跳躍。
遠處田埂上,幾個戴草帽的農民正彎腰在油菜地做著什麼,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油菜花香從半開的車窗鑽進來——這和我們剛才聊的混凝土強度、貸款基準利率截然不同,卻又奇妙地呼應著。
喜歡我在農行的日子請大家收藏:()我在農行的日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