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進犯荊南四郡,周瑜攻打南郡。
此二人不奪荊州,誓不罷休。
聽聞此言,眾人紛紛皺眉。
眼下孫劉聯盟正值蜜月期。
傳聞孫權甚至有意將妹妹許配給劉備,以鞏固同盟關係。
但孫劉聯手也是形勢所迫。
天下十三州,曹操已據其九。
除揚州、交州外,僅剩涼州與益州尚未納入囊中。
如此局勢下,
孫劉若想破局,必須全力奪取荊州。
否則,
即便曹操赤壁受挫,
隻要牢牢掌控荊州,
依托北方八州的雄厚實力,
假以時日便可再度南下,給孫劉帶來滅頂之災。
因此,
荊州對雙方而言都是必爭之地。
此地四通八達:
西接巴蜀、漢中,
南通交州,
北可構築抵禦曹軍的防線。
對三方勢力來說,荊州都至關重要。
然而此時,
駐守南郡的曹仁傳來不利消息。
自赤壁兵敗後,
曹仁堅守南郡已近一年半,
成功阻擋周瑜主力。
但再出色的守將也難為無米之炊。
赤壁失利已動搖軍心,
曹仁能堅守至今,實屬極限。
十日前,甘寧率錦帆賊突襲攻占夷陵城。
江陵城失去犄角之勢,形勢岌岌可危。
曹仁麵臨抉擇:
要麼放棄南郡,退守樊城;
要麼死守江陵,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
諸位,情況便是如此。
對於子孝的困境,以及來勢洶洶的孫劉聯軍,諸位有何良策?
曹操將戰報告知廳中文武後,閉目養神,靜候眾人建言。
曹洪率先出列。
他與曹仁雖非血親,但自曹操起兵時便共同效力,二十年來情同手足。
加之曹仁是代他鎮守南郡,曹洪心中始終愧疚。
未等曹洪完畢,曹操便打斷道:
子廉,無論是鄴城還是許昌,眼下都無餘力南下支援。
看似龐大的曹氏集團,此刻竟捉襟見肘:
夏侯淵駐守長安震懾關西;
夏侯惇屯兵徐州防備孫權;
張遼鎮守合淝防範東吳;
另有諸將分守北方邊境。
荊州降卒雖可用,但赤壁新敗後軍心不穩,若調往前線恐生變故。
曹洪黯然退回隊列。
確無可用之兵馳援南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