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非病情好轉,而是回光返照。
意味著,周瑜大限將至。
但此刻的周瑜已無暇顧及這些。
他緊緊握住魯肅的手,沉聲道:
“子敬,接下來這番話,你務必牢記。”
魯肅用力頷首。
“待我去世後,你即刻持我令牌與虎符封鎖此地。”
“對外宣稱我需返回柴桑調養。”
“抵達巴丘時,再公布我的死訊。”
魯肅性情堅毅,卻也不乏政治智慧。
聞言當即領會周瑜的深意。
沒錯。
周瑜要製造的假象,是他自知時日無多,欲歸柴桑靜養!
此舉一為穩定軍心,防備荊北曹軍。
二來,則是要讓京口那人親眼目睹這一切。
隨後,周瑜又從案頭取出一隻青瓷藥瓶。
當藥瓶交到魯肅手中的刹那。
魯肅徹底明悟——這藥瓶,正是先前孫權遣人自京口送來之物。
見魯肅神色複雜,周瑜反而展顏一笑。
“子敬,或許我的死,對江東反倒是件好事。”
麵對這苦澀的調侃,魯肅實在難以回應。
赤壁首功之臣,竟要以這種方式謝幕。
京口那位,你的良知何在?
“子敬,曹軍短期內已無力大舉南下。”
“但我江東攻城拔寨之能,終究難堪大用。”
“我死後,那人必會讓你接管軍中事務。”
“因為他清楚,你與我所長不同。”
“唯有你坐鎮於此,他的權位方能穩固。”
“切記,務必要維係與劉備的盟誼。”
劉璋無法守住西川。
劉備必將入主西川。
天下三分之勢已成,我江東唯有聯合劉備對抗曹操,方能保全基業。
否則,一切終將淪為曹操及其後人的囊中之物。
周瑜的每一句話都讓魯肅心頭沉重。
但他明白,必須將這些話銘記於心——這是摯友臨終前最後的囑托。
半個時辰後,周瑜交代完所有事情。
他緩緩合上雙眼,腦海中浮現出與孫策少年時圍獵雄鹿的場景。
公瑾,你的箭沒我射得遠!
光遠有何用?獵鹿需靠智謀!
若能永遠如此該多好......
伯符,若你父母知曉你終日遊獵,定要責罰於你!
哈哈哈,不是還有你替我求情嗎?
建安十五年,周瑜病逝巴丘,年僅三十六歲。
周瑜死後,江東表麵風平浪靜。
但某些東西,已悄然改變......
荊州·江夏郡
公瑾當真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