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及此,司馬懿再度開口:父親,長兄遠在兗州。依兒之見,三弟當儘快出仕。他年歲已足,去年又獲舉孝廉,正是入仕良機。
司馬防聞言沉吟。
後世所稱司馬八達,即司馬防八子。但因司馬防壽數綿長,諸子年歲差距頗大。長子司馬朗、次子司馬懿、三子司馬孚皆已成年,幼子尚在繈褓。
長子外放為刺史,非述職不得歸。留次子獨撐門楣,確非長久之計。
不過——
司馬防與司馬懿皆以利為先。出仕,亦講究策略。
有人初入仕途便任丞相府屬官,前途無量;有人卻隻能從九品微末小吏起步,若無靠山,終其一生能得七品縣令已是僥幸。
倏忽間——
司馬懿腦中掠過一道身影。那人雖不高大,卻令他夜夜驚悸,噩夢連連!
一、羊徽瑜
二、辛憲英
三、王元姬
四、荀采
各位讀者可以在評論區投票選擇,這些候選人的年齡都與舒哥相仿或略長幾歲。若有其他合適人選,也歡迎在評論區推薦。
仲達,仲達。
你在想什麼?
司馬防在兒子司馬懿眼前揮了揮手,終於將他的思緒拉回現實。
父親,關於三弟出仕之事,必須慎重選擇職位。
但丞相府這條路,恐怕已經行不通了。
司馬懿語氣沉重地說道。
這其實是曹營世家之間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丞相府屬官雖僅為九品待遇,
實則是曹操的近臣要職。
但凡稍有見識者,
都明白這個位置的分量。
常言道:
門前七品官。
意指丞相府中即便最低微的職位,
其實際地位也遠超品級所示。
正因如此,
曹營各大世家約定俗成:
每個家族最多隻能推舉一人入丞相府任職。
如潁川陳氏的陳群,
弘農楊氏的楊修,
以及司馬懿本人,
皆為丞相府屬官。
隻要司馬懿尚在,
司馬孚便無緣此職。
仲達,除丞相府外,
你認為孚兒還有何合適去處?
司馬防詢問道。
司馬懿指尖微顫,
終於下定決心說道:
父親,何不讓三弟去輔佐舒公子?
我司馬家與舒公子素無往來,
而舒公子與子桓公子父子關係疏遠。
我們應當未雨綢繆。
這番話讓司馬防神色漸趨凝重。
政治押注本就是門學問。
若司馬家已選擇支持曹丕,
轉頭又去結交曹植,
便是犯了大忌。
曹丕與曹植的矛盾早已無法化解。
至少在世子之爭塵埃落定之前。
如果司馬家再讓司馬孚去輔佐曹植……
那曹丕心裡能痛快嗎?
或許有人會拿諸葛誕的例子反駁——他曾經三方下注,不也安然無恙?
可諸葛誕沒被清算,隻是時機未到。
司馬懿沒動他,司馬師也沒動他,但司馬昭最終不還是下手了?
再看孟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