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倚著牆根,頭也不抬地說道。
文和先生果真神機妙算。
閻行從暗處走出,
卻不知先生如何料定閻某必來?
這位西涼驍將著實詫異——
在外人眼裡,他與嶽父韓遂向來父慈子孝,
連馬超那廝都被蒙在鼓裡。
偏偏賈詡憑一封書信就讓他夜半赴約。
此計著實凶險,
須知閻行乃韓遂帳下第一猛將,
若讓韓遂知曉賈詡暗中挖牆腳......
怕是要當場掀了談判桌!
此外。
閻行若鐵了心效忠韓遂。
看完信後向韓遂告發,賈詡必難逃一劫。
然而……這一切並未發生。
相反。
賈詡賭贏了,閻行果然趁夜前來。
“閻將軍,客套話老夫就不多言了。”
“涼州男兒,誌在天下。”
“從涼州三明到董卓,哪個不是涼州豪傑?”
“可自董卓死後,涼州人已沉寂太久。”
“以將軍之才,甘願庸碌一生嗎?”
確實。
賈詡與閻行不僅是同鄉,更同出一郡。
賈詡出身姑臧,舊屬金城郡,後劃歸他處。
而閻行,正是金城本地人。
若按後世說法,二人同屬一市。
尤其在後世散裝之地,同鄉情誼未必深厚。
畢竟人口眾多,同鄉相欺屢見不鮮。
但此時不同。
亂世之中,同郡之人自然親近。
閻行清楚,賈詡所言非虛。
若涼州再出董卓那般雄主,或許他還有機會。
可自董卓死後,涼州群雄不過爾爾。
韓遂、李堪、梁興、張橫之流。
在閻行眼中,無一堪稱梟雄。
甚至,他已有取代韓遂之心。
但閻行並非莽夫。
天下大勢已定,自立門戶談何容易?
他並無把握抗衡曹操。
如今。
賈詡的招攬,成了他的轉機。
以閻行之智,自然看出韓遂大勢已去。
在船沉前登上曹營,利遠大於弊。
“文和先生,有何良策?”
聰明人之間無需多言。
閻行確認賈詡誠意後,直奔主題。
賈詡輕笑著湊近閻行耳畔,低聲道:
閻將軍,老夫向來行事不拘常理。
常言道,險中求富貴。
你我本是同鄉,豈有害你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