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百思不得其解——劉璋怎敢將如此空虛的關隘交予他?
細查之下,方知原守軍竟是掐準他到來的時辰撤離,分明是奉劉璋之命,將他當作接防之人。
換言之,劉備千裡迢迢從荊州趕來,竟要自掏腰包替劉璋守關!
所幸劉璋尚未徹底撕破臉皮,仍需倚仗劉備抵禦張魯。
每隔二十日,他會遣人運送物資。
首次尚算豐厚,二次便減半,而這第三次……簡直吝嗇至極!
劉備強壓怒火,未對使者發作,亦未理會魏延的抱怨。
他深知此時不宜與劉璋翻臉,荊州軍初至益州,需先站穩腳跟,徐徐圖之。
正當他準備歇息時,一名白耳精兵悄然遞來一封信。
“主公,此乃蜀中張先生所寄。”
“張先生?!”
劉備眼中驟然閃過一抹亮色。
感謝各位帥哥讀者大大的支持!上架幾小時成績不錯,小作者會堅持寫到百萬字完本,爆更後每天至少更新兩萬字回報大家。
這名白耳精兵提到的張先生,正是劉備在益州的老相識張鬆。
張鬆是何許人也?
他是益州彆駕,益州世家的重要領袖之一。
在益州政壇上,張鬆的地位僅次於劉璋。
這可不簡單。
劉璋發布的許多重要政令,都需要征求張鬆的意見。
當然,這隻是政治上的影響力。
在軍事方麵,張鬆的實權並不多。
益州的軍權比較分散。
劉璋掌握部分直屬軍隊。
其餘則由吳懿、李嚴、張任、嚴顏等人分彆掌控。
然而。
劉璋不知道的是。
張鬆等人早已對他這個益州刺史心懷不滿。
益州內部派係複雜。
張鬆、、孟達等人主張邀請劉備入川,作為屏障對抗張魯和曹操。
千萬彆以為他們是出於好意。
實際上。
張鬆三人在之前出使荊州時,就已經向劉備表達了投誠之意。
現在他們留在益州,不過是繼續為劉備做內應。
隻要劉備能取代劉璋,張鬆孟達三人必將得到重用。
聽說張鬆來信了。
劉備心中不禁激動起來。
他立即接過信件。
但沒有急著拆開,而是派親兵去請龐統過來。
主公。
龐統向劉備拱手行禮。
這次劉備來到葭萌關,隨行的軍師正是龐統。
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等人則留守荊州。
士元,永年來信了,我們一起看看吧。
劉備將信件交給龐統,讓他拆開。
不得不說。
劉備能成為蜀漢政權的開創者,有關羽張飛趙雲等人誓死追隨,自有其過人之處。
他沒有急著拆信。
而是等龐統來了再一起看。
光是這個舉動,就足以讓他在龐統心中加分不少。
而且。
劉備不是偶爾如此,而是一直如此。
昔日荊州之時,劉備對孔明亦是這般禮遇。
此刻。
帛書徐徐展開。
劉備與龐統相視而笑。
果然,張鬆帶來了天大的好消息。
劉璋與吳懿、李嚴因銀錢之事起了齟齬。
益州雖稱天府之國。
然則...
這富庶之地,財帛分配卻極不均衡。
劉璋政令難出成都,益州錢糧儘被各方勢力瓜分。
前些時日,吳懿、李嚴向劉璋討要軍餉。
偏生張魯封鎖蜀道,致使蜀錦堆積如山。
今年益州歲入,較往年又減三分。
不過...
這不過是表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