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中已聚集十餘名神色各異的朝臣。
為首的,正是伏完。
伏完身邊聚集著宣威侯張泉、長樂校尉陳禕、丞相府西曹掾魏諷、執金吾楊俊、侍中耿紀等人。
這些朝堂重臣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魏諷。作為丞相府屬官,本應隨曹操駐守鄴城,卻被特意留在許昌輔佐荀彧處理政務。這樣一位曹氏親信竟出現在密會中,可見曹操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張泉、陳禕等人雖掌兵權,卻因朝廷官員身份難以入宮麵聖,隻能依靠宦官穆順傳遞消息。對劉協而言,無論這些人懷著何種心思,此刻他們隻有一個共同目標——反抗曹操。
在具體策略上,眾人分成兩派:伏完主張武力奪權,控製荀彧、誅殺夏侯惇,再聯合劉備孫權共抗曹操;魏諷則堅持認為時機未到,貿然行動必將自取。
穆順到來後,兩派立即爆發激烈爭執。伏完冷笑道:機不可失!曹操奸詐非常,赤壁雖敗卻根基猶在。若再給他十年休養,劉備孫權豈是對手?
“到時候,外患已除。”
“你們拿什麼來保護陛下?”
“眼下曹操還未從漢中返回,正是最好的機會。”
“再猶豫下去,隻怕後悔莫及!”
伏完話音剛落。
魏諷立刻譏諷道:
“國丈大人,您倒是敢說大話。”
“難道您忘了董承國舅的衣帶詔之事?”
“當年曹操急著去官渡對付袁紹。”
“可即便如此,他仍有餘力回師許昌,誅殺董承。”
“如今曹操雖不在許昌。”
“但城中及周邊,曹軍兵力依舊雄厚。”
“您難道指望這兩三千人,就能擊敗所有曹軍?”
魏諷一番話,讓伏完心中惱怒。
他確實心急如焚。
年紀漸長,身體每況愈下。
伏完知道自己等不起了。
曹操的權勢日益穩固,而漢室卻日漸衰微。
若不抓住最後的機會,恐怕再無翻身之日!
而魏諷不同。
他未滿三十,出身巨鹿魏氏,家世顯赫。
即便再等十年、二十年,他也耗得起。
眼看兩人又要爭執,穆順出言勸解:
“二位不必再爭。”
“陛下兩時辰前派人去請荀彧入宮。”
“誰知荀彧閉門不見,推說抱病在身。”
“看來荀彧是靠不住了。”
“陛下之意,當繼續積蓄力量,等待時機。”
“諸位切勿內耗。”
穆順說完,魏諷一派麵露喜色。
伏完等人則神色黯然。
片刻後,伏完憤然道:
“優柔寡斷,坐失良機!”
說完,他拂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