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曹舒身份尊貴,普天之下能配得上他正妻之位的女子屈指可數。但荀采不同——荀彧雖與老曹漸行漸遠,荀攸卻始終堅定追隨。更何況荀家根基深厚,這場聯姻對曹荀兩家都是雙贏。
不過老曹仍以長孫意願為重,不像對曹植等人那般強行指婚。若曹舒看不上荀采,再安排其他世家貴女相見便是。反正長孫尚年輕,正室人選不必急於定奪。
祖父,這位荀姑娘確非凡俗。待孫兒回許昌安頓後,自當備禮登門拜訪。曹舒話鋒一轉,不過關於荀令君之事,孫兒倒有個主意。
老曹眼中精光乍現。若此計可行,不僅解他燃眉之急,更能助荀攸與整個荀家!
舒兒快說!老曹難掩激動。
曹舒從容道:祖父與令君多年患難與共。與其急於化解矛盾,不如將此事變害為利。
老曹聞言困惑。他與荀彧的分歧在於稱公稱王,實則是擔憂漢室傾覆。但這些事彼此心照不宣——所謂漢室江山,本就是他曹孟德一刀一槍打下來的,與劉協何乾?當年劉協逃出長安時,在諸侯眼中不過是個無處容身的落魄天子罷了。
唯有老曹,在劉協瀕臨絕境時伸出援手,賜予溫飽,給予尊嚴。
荀彧心中明鏡似的,比誰都清楚其中利害。
可他卻選擇站在對立麵。
說到底,終究掙脫不了那的執念。
見老曹神色困惑,曹舒接著說道:
令君忠於漢室,原本無可厚非。
若逢太平年月,想必祖父您最大的心願,也不過是做個漢家的征西將軍。
但如今亂世當道。
令君守著那個支離破碎的皇帝,明知其無力平定天下,卻仍固執己見。
此乃愚忠!
以令君的才智,竟困於此局難以自拔。
當真是當局者迷。
祖父若信得過孫兒,待回到許昌,關於令君之事,不妨交由孫兒處置?
老曹頻頻頷首。
有曹舒居中調和,老曹頓覺肩頭重擔輕了大半。
其實老曹內心也忐忑不安。
唯恐親自麵見荀彧時,一言不合便起爭執,使原本的矛盾雪上加霜,最終不歡而散。
因此。
此刻的老曹,實在不敢直麵荀彧。
曹舒則不同。
他與荀攸有師徒之誼。
加之年紀尚輕。
縱使荀彧心中不快,也斷不會將曹舒拒之門外。
將此事托付給曹舒後,老曹如釋重負。
日暮時分。
距許昌尚有五裡之遙。
夏侯惇已率領留守文武,在城門外恭候老曹歸來。
元讓,辛苦!
老曹早已換乘駿馬,快步迎上前去。
夏侯惇笑容滿麵,湊近低語:
孟德,我在你府中藏了好酒,今夜定要痛飲!
老曹連連點頭。
眉宇間的歡欣,真摯無比。
稱呼往往能見親疏。
其他文武皆需尊稱主公或丞相。
唯獨夏侯惇,可直呼其字。
這是老曹特許的親近。
倘若連夏侯惇都稱他為主公,那豈不是要讓他成為孤家寡人了?
由此可見,夏侯惇的地位何其特殊。
待曹操與夏侯惇寒暄過後。
夏侯惇的獨眼在人群中搜尋著某個身影。
下一刻。
曹舒捧著一隻烤好的野山雞走出來,笑道:
“大叔公,這是舒兒特意為您烤的野山雞。”
“知道您好這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