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政策雖如此規定。
但實際上,世家蓄養私兵已是公開的秘密。
整個社會風氣如此,僅靠一兩道政令,不過是修修補補,難以根治。
曹丕、曹植二人雖無兵權。
但支持他們的世家卻擁有私兵!
此外。
世家子弟在軍中多擔任官職。
這些子弟麾下的兵力,亦可為曹丕、曹植所用。
唯一不便之處。
在於世家私兵無法公然帶至戰場。
因曹操此前軍議已明令,此次許昌出兵總數僅七萬。
至合淝後與淮南守軍會合,總計約九萬人。
每一支軍隊的編製,皆有嚴格規定。
世家豢養的私兵,很難成建製地編入正規軍。
每逢大軍出征,總會有數倍於戰兵的民夫隨行。
這些民夫主要負責糧草轉運與後勤保障。
此刻。
司馬懿獻上的瞞天過海之計,正是要讓世家私兵混在民夫隊伍裡隨軍出征。
屆時。
有了這批私兵助陣。
曹丕、曹植、曹彰三兄弟就能在戰場上建立更多功勳,贏得曹操青睞。
甚至還能將私兵冒名頂替陣亡將士,騙取朝廷封賞。
怕被識破?
若連這點小事都擺不平,這些世家大族也枉稱二字了。
見曹彰仍在遲疑。
曹丕急聲道:子文難道甘心日後被軟禁府中,連大門都邁不出去?
到那時還談什麼統兵征戰,建功立業!
曹彰一拳砸在案幾上。
領兵打仗是他畢生所願。
當初結盟時曹丕就說過,若讓曹舒繼位,他這個三叔必將被排擠出權力核心。
這是曹彰絕不能接受的。
此刻被曹丕一激。
曹彰當即拍板:
就讓私兵扮作民夫!
隻要能立戰功,就還有翻盤機會!
曹丕與司馬懿交換了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法不責眾。
拉上曹植、曹彰一起,即便東窗事發,曹操也不會重罰。
他們沒注意到。
楊修正冷眼旁觀著這一切。
很快。
曹舒便收到了三人的密謀。
對此,他早有應對之策。
這三人無非是想通過軍功重獲曹操青睞。
畢竟子承父業,本就比孫輩繼位更名正言順。
但他們忽略了一個關鍵:
孤狼從不與群犬糾纏。
非是畏懼。
隻因群犬終究是群犬,永遠成不了氣候。
曹家三兄弟各懷心思。
表麵看似和睦,實則暗流湧動。
隻需一個契機,這虛假的兄弟情誼便會徹底破裂!
……
荀府內。
荀攸見到歸來的荀彧,幾乎熱淚盈眶。
“叔父,您終於回來了!”
雖年長於荀彧,此刻的荀攸卻如孩童般委屈。
“整整兩個月!整整兩個月啊!”
“叔父可知,侄兒是如何熬過來的?”
他指向堆積如山的公文奏折。
每日伏案至深夜,政務纏身,世家周旋,朝臣紛爭,再加上曹操的諸多事務,幾乎壓垮荀攸。
若荀彧再不歸,他怕是真要裝病辭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