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在老曹心中向來不是衝動魯莽之人。
出於對孫子的信任,老曹選擇靜觀其變。
他順便想看看,曹舒突襲陳府和崔府的舉動,會引發其他世家怎樣的反應。
他想知道,是否會有世家在這關鍵時刻鋌而走險。
然而,這群人全都畏縮不前。
竟無一人敢站出來發聲。
這讓老曹頗感無趣。
數日前,從楊修口中確認崔琰是謀害曹舒的幕後後,老曹本打算立即動手。
但轉念一想,崔琰背後必有同謀。
若能借崔琰引出其他心懷不軌的世家,豈不一舉兩得?
於是,老曹並未急於處置崔琰,而是暗中令校事府搜集更多證據,準備放長線釣大魚。
可沒想到——
他的布局尚未完成,曹舒卻已搶先收網!
對此,老曹深感欣慰。
果然後生可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在他看來,曹舒突襲陳府和崔府雖顯激進,但效果立竿見影。
“殺伐果斷,有梟雄之風。”
“不愧是我曹家的血脈!”
老曹放聲大笑,毫不擔心此事難以收場。
即便曹舒無法善後,他也會替孫子鋪平道路。
然而——
老曹心情暢快,卻有人愁眉不展。
比如曹家三子。
自老曹命許褚率虎衛軍將他們軟禁後,幾人便如坐針氈。
尤其是曹植。
崔琰謀害曹舒一事,他雖未直接參與,卻也知情。
與一心爭權的曹丕不同,曹植更渴望得到老曹的認可。
常言道,未曾擁有便不會失落。
像曹丕,早已習慣老曹的冷眼相待,甚至覺得理所當然。
曹植與眾不同!
他天賦異稟,自幼便才華橫溢,常得曹操稱讚。年少時所作詩篇,屢屢令曹操驚歎。然而好景不長,曹操的寵愛逐漸轉向曹衝。曹衝離世後,曹舒又嶄露頭角,成為曹操的心頭肉。曹植則如被打入冷宮,備受冷落。
巨大的心理落差讓曹植鬱鬱寡歡。更令他痛心的是,他曾傾心的甄宓被曹丕奪走,還生下了曹舒。種種積怨之下,曹植對曹舒的恨意甚至超越了曹丕。
得知崔琰欲除掉曹舒時,曹植並未阻攔。但他生性謹慎,拒絕了崔琰的拉攏,隻承諾保守秘密。自曹操派虎衛軍控製諸子府邸起,曹植便坐臥難安。
當府外虎衛軍撤離時,曹植剛鬆口氣,府門卻被猛地推開。來者正是楊修。曹植急忙拉住他問道:德祖,外麵情況如何?可憐他尚不知楊修已投靠曹舒,仍視其為心腹。
楊修寬慰道:公子勿憂,隻要您未參與其中,應當無恙。這話讓曹植神色變幻。楊修見狀生疑,他原以為曹植與崔琰謀劃無關,此刻卻察覺異樣。若曹植真卷入此事,盛怒之下的曹操恐怕不會輕饒。
楊修急忙追問:公子可知虎衛軍為何圍府?曹植的點頭讓楊修麵色驟沉。他明白,此事將徹底斷送曹植的繼位可能。
然而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曹植對毫不知情。
若曹植早已知曉內情,甚至參與其中。
那麼後果將不堪設想——
不僅曹植本人,整個河北世家都將麵臨一場驚天巨變!
…….
看著楊修陷入沉思,曹植焦急地呼喚道:
德祖,德祖,你這是怎麼了?
楊修回過神來,整了整衣冠,長歎一聲:
公子,望您珍重。
在下還有要事在身。
說完便向曹植行禮告退。
目送楊修漸行漸遠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