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朝會......
曹舒以司空身份,正式下達了南征的軍令。
許昌城內的政務,交由曹操與魯肅共同執掌。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有曹操坐鎮後方,曹舒得以安心領兵出征。
此番出征陣容頗為可觀:
鄧艾、薑維、黃忠、龐德、甘寧、徐盛等將領悉數在列。
張合與徐晃兩位大將亦歸曹舒直接調遣。
軍師幕僚中,除卻楊修之外,陸遜現名陸議)也隨軍參讚。
曹舒對出征人員皆做了周密部署。
此次統兵十萬南下,多為昔日荊州戰場舊部。
大軍集結神速,僅一日便整裝完畢。
旌旗招展的軍隊自許昌開拔,經長安取道斜穀入漢中,再經葭萌關直指益州。
成都皇城大殿內,諸葛亮正主持朝議。
劉禪雖端坐主位,卻對政事興致寥寥。
比起朝堂政務,這位天子更願與蟋蟀為伴。
國事重擔,自然全落在諸葛亮肩頭。
今歲蜀地豐收可喜。諸葛亮環視群臣道,
然對外商貿仍需著力。
此言一出,眾臣皆凝神靜聽。
蜀錦乃益州獨有珍品,其貴重堪比後世黃金。
無論江東士族還是中原豪閥,皆以蜀錦為貴。
縱使三方交惡,商貿往來卻從未斷絕。
物稀為貴,正是這獨一份的珍品,給了諸葛亮極大的運作餘地。
這使得蜀地與中原、江東的貿易往來始終不曾中斷。
此外,蜀錦的銷售方式及定價皆由諸葛亮一人定奪。
他目光掃過眾人,將他們的疑惑儘收眼底,隨後笑道:
“諸位,本相欲在蜀地推行一種新貨幣。”
“自今日起,凡江東、中原商賈入蜀購錦,皆須以此新幣交易。”
此言一出,眾人愈發不解。
儘管中原、江東與蜀地三分天下已逾十載,但三者通行的仍是光武帝劉秀時期的銅錢——此乃大漢統一貨幣。
如今諸葛亮竟要發行新幣,更令其與蜀錦綁定,此舉意義重大,卻令眾人一時難窺其深意。
見眾人困惑,諸葛亮解釋道:
“諸位,我蜀漢僅據益州,兼有交州、南中,實力仍遜於曹操、孫權。”
“雖握有蜀錦之利,然其餘貨物並無顯著優勢。”
“既如此,何不借蜀錦之利,擴其勢以製曹、孫?”
“新幣名為‘直百錢’,其價當舊幣百倍,而鑄造成本與舊幣相仿。”
“以直百錢結算蜀錦,便可從曹、孫手中兌回更多舊幣!”
話音未落,滿座皆驚——
此乃利國利民之良策!
所謂“利國”,自是利於蜀漢;而“利民”,實為益州世家之利。
財富之誘,誰能抗拒?
若以直百錢交易蜀錦,便能用一銅錢之價,換得曹、孫百枚銅錢!
雖僅限蜀錦一途,仍是一筆驚人收益。
單是世家大族每年購置蜀錦華服之資,便已非同小可。
蜀錦的價格究竟幾何?還不是蜀地一方說了算?
眾人聽聞,無不歡呼雀躍。
就連坐在上首的劉禪,心中也激動萬分。
他的相父,果然非同凡響!
然而,諸葛亮並未察覺——
大殿角落處,兩名宮女模樣的人,正悄然記下他所說的每一句話。
……
漢中軍營內。
曹舒收到暗衛從蜀地傳來的密報,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以直百錢收割財富,諸葛亮終究還是走了這條路。
曆史上蜀漢初立時,他便用過此策。
此法效果如何?
若按理想情況,可謂精妙絕倫。
然而世事無常,人心難測。
直百錢亦是如此。
若真如諸葛亮所願,蜀錦每年能為蜀地帶來豐厚收益。
可他低估了人性之貪。
利益再大,也抵不過某些人的野心。
益州世家若老老實實配合,本可獲利頗豐。
但他們既知方法,何必再受朝廷盤剝?
若私自運作,豈非賺得更多?
於是,曆史上的局麵逐漸失控——
起初,直百錢與蜀錦掛鉤之策確實奏效。
可後來,益州世家為謀暴利,紛紛自立門戶。
供應蜀錦時故意減少數量,使朝廷所得寥寥,自身卻盆滿缽滿。
此情此景,與明末晉商走私斂財如出一轍。
他們攫取的財富越多,朝廷與百姓所得便越少。
待諸葛亮逝世,此策更遭徹底破壞。
而今——
麵對諸葛亮的貿易貨幣之策,
身為穿越者的曹舒,自有應對之策。
欲使蜀錦成霸權特產?
無妨。
隻需命暗衛暗中拉攏益州織戶,令其向中原供貨即可。
不過,眼下南征在即,此計倒非當務之急。
攻克益州後,蜀錦便能源源不斷地獲取。
喜歡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請大家收藏:()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