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諸葛亮心中仍有執念。_三國:開局逆襲,大小喬求嫁我!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68章 諸葛亮心中仍有執念。(1 / 2)

“!

李嚴麵色微僵,強笑道:舒公子說笑了,侍奉陛下乃臣子本分。方才隻是一時失言。

正方多慮了。曹舒從容道,本公子向來明理。不過你放心,隻要我在一日,定不會讓人輕慢於你。

這番話說得李嚴暗自咬牙。如今曹舒已是曹氏繼承人,曹操正逐步移交大權。可要他去當個閒散文官,如何能甘心?

送走曹舒後,李嚴終於沉下臉色。

書房內,數名文武官員正靜候著。自諸葛亮失蹤後,李嚴便成了他們實際的倚仗。

曹舒當眾宣布,將派李嚴去侍奉小皇帝劉曦。這一決定令投降派眾人心驚膽戰——連他們的首領李嚴都落得這般境地,他們這些嘍囉又能有什麼好下場?

當初在蜀漢時,他們仗著李嚴的庇護,即便諸葛亮看不慣,也隻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魚肉百姓、橫行鄉裡都是家常便飯。如今歸順曹魏,連靠山李嚴都自身難保。在李嚴的召集下,這群牆頭草紛紛聚首,不過也有明眼人婉拒了邀請。

見人到得差不多了,李嚴清了清嗓子:曹舒欺人太甚!跟著他遲早要傾家蕩產。既然他不仁,休怪我們不義!諸位可願隨我大業?

眾人麵麵相覷——李嚴莫非想自立門戶?可他現在哪有實力對抗曹舒?

陛下尚在益州,曹操年事已高。李嚴壓低聲音,若讓曹舒死在益州,我們擁立陛下複位,豈不美哉?

這話讓所有人都愣住了。片刻後才反應過來,李嚴口中的竟是剛被他逼著退位的劉禪。短短時日,這位投降派首領竟要帶著眾人把廢帝重新扶上龍椅。當真是世事難料,翻雲覆雨。對李嚴而言,忠君愛國都是虛的,唯有實利才是真。

曹舒執意要讓李嚴去侍奉年幼的劉曦,這分明是在當眾羞辱李嚴。

李嚴心中怒火中燒。在他看來,曹軍能順利進入成都,自己功不可沒。如今曹舒這般對待功臣,實在令人心寒。

在場的降臣們聽完李嚴的謀劃,紛紛暗自點頭。李嚴的遭遇給他們敲響了警鐘——若就此歸順曹營,恐怕永遠都要仰人鼻息。對這些利己之徒而言,這比死還難受。

不過李嚴沒有發現,降臣中有個吳懿的妻弟正目光閃爍,似乎在盤算什麼。雖然吳懿本人不在場,但這間議事廳裡早已混入了眼線。

主公,末將實在不解,為何要刻意激怒李嚴?鄧艾忍不住問道,即便他們反複無常,也總有比逼反更好的處置之法吧?

曹舒意味深長地笑了笑:士載所言不差。但本司空要的,不是一個派係林立的益州。若真心接納李嚴等人,你想過會是什麼局麵?

鄧艾細想之下悚然一驚。李嚴身邊多是益州本土世家豪強,這些人雖有能力,卻必將成為統治的絆腳石。即便曹舒手握重兵,終究是外來者。要穩定益州就不得不倚重這些地頭蛇,可一旦賦予權柄......

這些世家豪強素來在益州作威作福,得了權勢豈會安分?

曹舒授予的權力非但未能約束益州世家,反而助長了他們的囂張氣焰。指望這些盤剝百姓的世家大族體恤民情?簡直是癡人說夢!

曹舒終究不會久留益州。戰事平息後,他要麼揮師南下征討南中,要麼班師回朝許昌。他在時尚能震懾宵小,即便益州世家陽奉陰違也要掂量後果。可一旦他離開,那些把持地方的本土豪強豈會放過魚肉鄉裡的機會?

屆時局勢必將故態複萌。曹軍這番征伐,倒像是專程來益州遊曆一番!以李嚴為首的降臣反倒能繼續作威作福,甚至暗中培植武裝勢力。如此發展下去,益州儼然成為國中之國,最終獲利的隻有李嚴之流。

為防患於未然,曹舒決定釜底抽薪。妄想獨霸天府之國?就要有承受雷霆手段的覺悟!逼反李嚴這等首鼠兩端之徒,不過是整治益州棋局的一步妙招。

是夜,李嚴聯合眾多益州世家密謀夜襲。就在刀劍出鞘之際,一道意外身影攔住了去路。

吳子遠?!李嚴瞳孔驟縮,萬萬沒想到會在府門前遇見本該遠在雒城的吳懿。

吳懿冷笑道:聽聞李正方欲行大逆?就憑這群見風使舵的烏合之眾?這番譏諷頓時激得李嚴怒發衝冠:豎子安知我心?曹舒竟要貶我去侍奉傀儡皇帝!我堂堂蜀漢托孤重臣,豈容黃口小兒如此折辱?

原來吳懿早隨諸葛亮在雒城歸降,此刻現身絕非偶然。

吳懿曾做過曹軍俘虜,與曹營頗有淵源。如今吳覓成為曹舒的側室,吳懿也因能力出眾獲得要職。曹舒為穩固益州局勢,需要拉攏本地勢力,吳懿便成為最佳人選,隨曹舒一同進駐成都。

見李嚴神色猙獰,吳懿歎息道:李嚴,你究竟圖謀什麼?是為公平正義,還是貪位?

李嚴冷笑回應:你吳懿如今飛黃騰達,而我李嚴遲早要死在曹舒手裡。我不先下手,難道坐以待斃?隻要除掉曹舒,扶劉禪複位,朝政大權就儘在我手!說到此處,他眼中閃過瘋狂之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吳懿搖頭歎息,揮手示意。張合、徐晃二將率領大軍突然現身。

張合徐晃?!李嚴大驚失色,吳懿你竟通風報信?不對...你怎會知曉我的計劃?

吳懿冷笑道:李嚴,你找的那些同謀都是些不成器的貨色。隨著他的示意,親兵押上來一群參與謀反的益州世家子弟。

見同夥悉數落網,李嚴癱軟在地。當張合徐晃上前捉拿時,他突然拔劍自刎,鮮血噴湧而出,當場斃命。

......

鮮花符號省略)

曹舒與鄧艾、薑維、楊修等人齊聚成都皇宮,商議益州行政劃分事宜。

士載、伯約、德祖,我欲將益州分為兩部分,諸位可有良策?曹舒指著地圖問道。

益州自古幅員遼闊,李冰父子修築都江堰後,成都平原沃野千裡,成為天府之國。然而此地貧富懸殊——成都、江州等地富庶繁華,建寧、金沙江沿岸諸郡及大涼山一帶卻民生困頓。若要開發益州,必須調整現有行政規劃。

楊修拱手道:主公,不妨將武都、陰平、涼山三郡與涼州南部合並為新州。成都周邊及南中附近郡縣仍屬益州。待日後取得交州,再與涼州、巴州統籌規劃。

此議雖顧及貧富差異,曹舒卻微微搖頭。他思忖著行政區劃還需考量風土民情,忽然想起一人——若得此人獻策,必能妥善解決。

孔明先生在家否?

清朗嗓音打破草廬寧靜,木門忽被推開。正捧卷讀書的諸葛亮愕然抬頭,隻見曹舒已帶著鄧艾、薑維等人邁入堂中。

諸葛亮壓下心中詫異,整衣行禮:山野之人諸葛亮,見過舒公子。不知公子今日前來,有何見教?

曹舒徑自斟茶淺飲,看著諸葛亮疏離的姿態,眼中泛起笑意。

“孔明,你才三十九歲,怎能就此歸隱?”


最新小说: 星際小可憐,惡毒閨蜜是真千金? 破繭,桑榆非晚 天外神石 瀕死時綁定老祖宗賬號 為了部落 重生賭愛 流氓天尊勇哥 魔獸世界:赤色黎明 狐求歡,鬼送胎 仙怕狗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