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之恩,韓某銘記!但若他日戰場相逢,縱使不敵,韓某也必死戰到底!
韓世忠抱拳辭彆時,柴皓隻是淡然一笑。
這才是青史留名的韓良臣!若因小惠背棄世代忠烈門風,與趨炎附勢之徒何異?
柴皓所求的,是待這匹千裡馬長成之際,再親手降服。馴服名將如馴烈馬,個中滋味妙不可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望著韓世忠遠去的背影,柴皓嘴角微揚。這征服天下的野望,倒叫人熱血沸騰。
眾將見主公如此氣度,更覺有古之明主風範。放虎歸山,正似昔日李世民釋尉遲恭,諸葛亮縱孟獲,皆是為日後收服英雄埋下伏筆。
可惜這個年代還沒有這個說法,不然他們定會高喊:主公這招,全是套路!
韓世忠前腳剛走,柴皓就率軍攻占了鄜延路的中軍大營。
衝天的火光中,四散奔逃的鄜延路敗兵將恐慌帶到了周邊營地。濟州等地的官軍和民夫連梁山好漢的影子都沒見著,就爭先恐後地向濟州城逃竄。
唯有鄜延路先鋒王淵的前軍還保持著鎮定。但當中軍方向燃起的火光映紅夜空時,王淵也不得不整頓兵馬前往救援。
夜行軍途中,因夜盲症掉隊的士兵不計其數。等走到半路,部隊已經減員三成。就在此時,埋伏多時的武鬆、魯智深等梁山步軍突然殺出...
殺啊!
轟隆!
漆黑的夜色中,喊殺聲與霹靂炮的轟鳴響徹雲霄。
有埋伏!
中計了!
王淵率領的先鋒營頓時亂作一團。
不許亂!列陣迎敵!
身經百戰的王淵臨危不亂,試圖組織防禦。他麾下的先鋒營雖有些慌亂,倒也不像劉延慶的中軍那般不堪一擊。
人可以鎮定,戰馬卻不行。在轟天雷淩振精準的炮擊下,百餘匹戰馬和數百匹駑馬全都驚了。馬匹嘶鳴著四處狂奔,有的騎士被甩背摔斷手腳,更有步卒被亂馬撞得骨斷筋折。
眼見核心騎兵被驚馬帶走,王淵長歎一聲。中軍方向的火光與寂靜已經說明了一切——鄜延路大軍,徹底敗了。
王淵的援軍在此遭遇埋伏,被打得措手不及,敗局已定。
久經沙場的王淵迅速在腦海中還原了戰況。梁山人馬定是派出一支精銳,繞過先鋒營夜襲劉延慶疏於防備的中軍,同時另遣一隊在半路設伏,專候他的援兵。
王淵所部連夜急行軍,士卒多有掉隊,行進十裡後已顯疲態。梁山伏兵以逸待勞占儘優勢,更兼霹靂炮這等利器,王淵豈有不敗之理?
梁山賊寇中竟有精通兵法之人!可恨劉延慶無能,斷送我鄜延路百年威名!王淵咬牙怒喝,當即下令:全軍撤退!往濟州方向撤,不得戀戰!
夜色如墨難辨方向,雖得軍令有序撤退,終究難逃潰敗之局。至此,鄜延路兵馬與朝廷官軍全線崩潰。一夜之間,十餘萬大軍兵敗如山倒。
此戰主帥劉延慶逃得最快,此刻已帶著兒子劉光世及百餘親兵奔至濟州城下。速開城門!本帥劉延慶!
天色漸明,城頭守軍看得分明。這位統領十萬大軍的統帥披頭散發,滿麵塵灰,身邊僅剩的百餘名親兵個個垂頭喪氣,還不時驚慌回望,生怕追兵殺至。
城樓上,濟州太守張叔夜眉頭緊鎖。昨夜劉延慶中軍遇襲時,衝天火光映紅夜空。張叔夜當即率領未及出發的後軍前往接應,不料半路便遇潰兵,得知中軍已破。為保濟州安危,他隻得回防,原指望劉延慶能重整敗軍,豈料這位將門之後竟狼狽至此!
素來儒雅的張叔夜此刻也按捺不住怒火。什麼世代將門,什麼西軍名將!這劉延慶連高俅那等市井出身之輩都不如——至少高太尉征討梁山時,尚能保全營寨,隻是水戰失利而敗。
那時,高俅麵對的是鼎盛時期的梁山!
而劉延慶統領鄜延路數萬大軍,加上數萬官軍和民夫,總兵力超過十萬,卻隻對上之後兵力不足全盛時期一半的梁山。
明明占據絕對優勢,卻連梁山泊的水麵都沒見到,就在陸地上被柴皓擊潰!
甚至全軍崩潰,劉延慶丟下大軍,獨自逃命!
張叔夜真想質問劉延慶,仗打成這樣,怎麼還有臉逃回來?
喜歡水滸:後周遺孤,開局撕詔書請大家收藏:()水滸:後周遺孤,開局撕詔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