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_水滸:後周遺孤,開局撕詔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3章(1 / 2)

推荐阅读:

曆史上,每當小冰河期來臨,北方遊牧民族為生存所迫,便會大舉南下。明末後金的崛起如此,如今金國的興盛亦是如此。

風雪中,柴皓率領幽州鐵騎馳援千裡,已至黃河北岸。

距汴梁僅剩百裡之遙!

但這最後的征程注定艱難。前方不僅有風雪阻路,更有十餘萬金軍嚴陣以待,其中十萬是曾滅遼的精銳鐵騎。

柴皓麾下兵力如下:

這十萬義軍成分複雜:潰散的禁軍、逃亡的官軍、江湖豪傑、流離失所的農民,乃至小山賊。雖不乏熱血勇士,但裝備簡陋,多數僅持農具甚至木棒菜刀。雖士氣高昂,卻難敵金軍鐵騎。

然而這支隊伍成分雜亂,缺乏軍陣協作、戰場指揮和實戰應變之能。

即便偶有驍勇之士,十萬之眾卻如一盤散沙,難以凝聚戰力,稍遇衝擊便潰不成軍!

若要整訓此軍,須耗費時日統一操練陣法、號令與戰陣配合,更需實戰磨礪,否則絕難抵擋十萬金軍鐵騎的衝鋒。

莫說十萬,即便僅一萬女真鐵騎,亦能輕易擊潰這十萬烏合之眾。

但整編十萬大軍絕非朝夕之功,至少需一年半載;若欲練成精銳,更需數年光陰。

眼下時局緊迫,柴皓豈有如此餘裕?

然義軍群情激昂,難以推拒,隻得率眾浩蕩南下。

縱使戰力不濟,亦可虛張聲勢。

何況借此機會,柴皓正可從中遴選精銳,收歸麾下。

今日雖為散兵遊勇,他日未必不能脫胎換骨!

“渡河!”

風雪中,柴皓攥緊冰涼的蒼龍曜日槍,一聲令下。麾下一萬五千精銳步騎為前鋒,十萬河北義軍分列兩翼與後隊,踏冰渡河。

自河北路南下的柴皓軍,由汴梁正北方向渡河;而金軍主力自太原東進,雖分兵劫掠河北,主力卻取道京西路,自汴梁西北渡河。兩軍殊途同歸,劍指汴梁。

金軍實則早一步渡河。完顏宗望聞悉柴皓南下殲滅河北留守金軍後,當即下令全軍疾進,欲搶先攻陷汴梁。若得手,既可斷宋國命脈,攫取錢糧財賦,更可立傀儡皇帝,挾宋製皓。

柴皓星夜兼程,則為護佑汴梁周遭未及撤離的百姓——唯有他兵臨城下,金軍方不敢肆意屠戮。

此刻,汴梁西北一百五十裡外。

完顏宗望與完顏宗翰統十萬金國鐵騎、一萬仆從步軍,正頂風冒雪急行。

自雲州南下的十八萬大軍,五萬仆從軍留攻太原,沿途分兵駐守諸城又耗萬餘,另遣萬人圍困宗澤鎮守的相州,故現存十萬騎兵、一萬步兵。

風雪漫卷的平原上,七萬女真鐵騎與兩萬渤海、遼人精銳組成十萬大軍,正踏碎積雪向南疾馳。完顏宗望揮鞭抽開迎麵飛雪,對著身後如狼似虎的將士吼道:破汴梁者,金銀任取!宋國帝姬儘賞三軍!鐵甲碰撞聲裡,數萬把彎刀映著雪光出鞘。

潼關古道,種師道咳出的血沫染紅了白須。西軍鐵騎踏碎冰河,先鋒楊可世的旗號已插上洛陽城頭。老將軍沙啞的軍令淹沒在風雪中:快馬再加三鞭!

濟州軍陣前,張叔夜望著汴梁方向攥緊韁繩。柴進的紅巾在義勇軍中格外醒目,兩萬京東子弟腳步震得凍土開裂。太守突然拔劍指天:此去汴梁——

斥候馬蹄聲撕裂雪幕。完顏宗翰接過軍報獰笑,羊皮紙在掌中攥成團:柴皓小兒來得正好!十萬鐵騎的咆哮驚起飛雪,黑色洪流驟然加速。此刻天地間所有軍隊的矛頭,都指向那座風雪中的巍巍都城。

完顏宗望與完顏宗翰剛抵達汴梁城外,正部署金軍安營紮寨時,探馬疾馳來報。二人聞言目光驟冷!

柴皓這南蠻子,來得倒快!

分明是要搶在我們前頭!

可惜他幽州主力被希尹牽製在燕山,隻帶了萬餘騎兵,兵力不足!

至於那十萬義軍,不過烏合之眾!

何足掛齒!

兩位元帥交換眼神,從容傳令:營寨已初具規模,趁柴皓未至,先試試汴梁城的斤兩!

為應對柴皓威脅,金軍未分兵劫掠郊野,全軍急行至汴梁城下。若能速破汴梁自然最好,但二人也知宋都城牆高厚,不敢輕敵。隨軍遼宋工匠正加緊組裝沿途繳獲的攻城器械。

金軍營寨一反常態密集駐紮,自城外十裡延伸至五裡處。這般布陣專為防備柴皓——幽州鐵騎本就堪與女真精銳比肩,其中三千羽林軍更是驍勇異常。唯有集中兵力形成威懾,方能令柴皓不敢輕舉妄動。

嗚——

西風卷著雪粒,送來蒼涼的號角聲。茫茫雪幕中,黑壓壓的金軍鐵騎漸次顯現。前列是衣衫襤褸的宋國百姓,皆乃金軍沿途驅趕而來的人盾。攻城器械在仆從軍推動下緩緩向前,寒光閃爍的箭簇已對準了巍峨城樓。

金軍驅使著這群曆經磨難的宋人俘虜,將他們當作消耗汴梁守軍的工具!

衝啊!隻要攻上汴梁城頭,大金就還你們自由,重重有賞!

看看城上那些宋國官吏和士兵,你們怎能不恨?正是宋廷的無能,才讓你們淪為我大金鐵騎的階下囚!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