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皓聞言冷笑。
他心知肚明:若此刻站在趙桓麵前的是金國元帥,這懦弱之君早已屈膝求饒。
柴皓麵前,趙桓仍敢厲聲嗬斥,不過是仗著柴皓比金人更講禮數,多少會遵循中原的規矩,不會立刻對前朝皇帝下。
說白了,就是覺得柴皓好欺負!
“謀逆大罪?”
“這罪名定得妙,那孤是不是該把大周反賊趙匡胤從墳裡挖出來,按謀逆罪鞭屍?”
柴皓冷笑一聲,趙桓頓時啞口無言。
在這件事上,他確實無話可說。
見趙桓沉默,柴皓冷聲道:“既然你冥頑不靈,不肯認罪,那孤隻好當著汴梁百姓的麵,公開審判你的罪行了。”
此言一出,趙桓臉色驟變!
“朕乃天子!即便退位,也該受禮遇!自古以來,哪有審判天子的道理?更何況是當著百姓公審!天家威嚴何在?你柴賊日後也要登基為帝,此舉一出,萬民對天子還有何敬畏!”
趙桓漲紅了臉,急忙爭辯。
他原以為柴皓隻是走個過場,斥責幾句昏君無道,樹立新主的威信便罷。
萬萬沒想到,柴皓竟要公開審判他!
若真如此,趙桓將顏麵儘失,成為史上第一個被百姓審判的天子,淪為千古笑柄!
“趙桓!事到如今,你還高高在上,視萬民如草芥?”
“當日孤攜太上皇遊汴河時,便告誡過你們趙家——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你趙宋橫征暴斂,民不聊生,自然不配為帝!”
“審判你又如何?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此乃天理!”
“即便孤日後登基,若盤剝百姓,倒行逆施,同樣不配執掌天下!”
柴皓的叱喝聲傳遍四周,汴梁軍民與麾下將士聞言,皆震驚失色!
自古以來,雖有“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說,但官官相護,往往高高舉起,輕輕落下。
柴皓此言,徹底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即便是官員303違法,也鮮少受到懲處,更何況是王公貴族!
包青天的龍頭鍘能斬皇親國戚的傳說之所以廣為流傳,正是因為現實中從未有過,百姓隻能借話本寄托幻想!
而此刻,柴皓竟說出“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之語!
此言猶如驚雷炸響!
眾人震驚的並非柴皓要審判趙家天子,而是他話語中透出的態度——
不僅趙家天子違法需與庶民同罪,今後所有犯法,皆當如此!
包括柴皓自己,以及他的後世子孫!
“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古已有之,但曆代真正在意的寥寥無幾!
唯有周王柴皓,不僅在意,更在踐行!
不,或許此刻不該再稱他為周王。
自趙宋皇帝淪為階下囚,柴皓策馬入汴梁起,他在世人眼中便已有了新的身份——
天子!
從此刻起,天下百姓心中,唯有柴皓配得上這一稱號!
“趙佶!你在位時不顧民生,大興土木,為享樂修建艮嶽。
推行花石綱,禍亂東南,民怨沸騰,百姓流離。
設立西括田所、東南應奉局,強奪民田家產,致千萬家破人亡!
昏聵無能,重用蔡京、王黼、高俅、童貫、朱緬、楊戩等奸佞,盤剝百姓,殘害忠良!
金兵南下,你不思抗敵,棄百姓於不顧,獨自逃命,毫無君王擔當!
致使黃河以北戰火肆虐,生靈塗炭!
你——可知罪!”
禦街之上,柴皓端坐馬背,俯視被縛的太上皇趙佶,厲聲喝問。
說公審便公審,連馬都未下,當街開審!
更從當朝皇帝之父趙佶審起!
此舉令汴梁軍民乃至天下人,皆見柴皓言出必行!
趙佶渾身顫抖,眼中滿是恐懼與不甘。
他深知,柴皓絕非戲言!
“柴皓!你既欲為天子,為何自毀威儀!”
趙佶雙目赤紅,咬牙嘶吼。
他是個昏庸天子,向來極重顏麵,如今被柴皓當著那些曾被他肆意欺壓的百姓公開審判,隻覺顏麵掃地!
可他怎會知曉,若真如靖康之恥那般重演,趙佶被金人擄走,所受的屈辱,將比今日慘烈百倍!
“趙佶!你錯了!”
“天子的威嚴,不在於高高在上!”
“而在於萬民歸心!”
“真正的,並非因他立於巔峰。”
“而是天下人甘願為他俯首!”
“不是我將你拉下神壇,是你自己,玷汙了天子之名!”
柴皓冷冷掃了趙佶一眼,厲聲喝道:“趙佶!你認不認罪!”
馬下,趙佶仰頭望著柴皓,喉頭滾動,艱難咽下一口唾沫。
他並非愚鈍,豈會看不出柴皓眼中的決絕?
可他仍不願低頭,一旦認罪,他便不再是之君,而是千古罪人!
“柴皓!你敢保證,你與你的子孫永無過錯嗎!”
趙佶雙目赤紅,嘶聲吼道,妄圖以此激起柴皓的私心,讓他為後世留條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