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聯賽一路高歌猛進的那不勒斯,此刻把目光轉向了另一條戰線——意大利杯。
春日的意大利迎來了杯賽的關鍵階段。
上賽季,那不勒斯時隔二十多年再次捧起意大利杯,而如今,隨著江辰的加盟,聖保羅球場有了新的故事。
聯賽的激烈角逐暫時放下,藍衣軍團將目光投向另一條戰線——意大利杯,他們要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繼續書寫屬於自己的榮耀。
奧林匹克——這座混合了大理石、鐵與怒吼的巨大碗狀場館——今夜像一頭醒來的古獸。
紅與黃的旗幟順著轉角看台層層鋪陳,鼓點壓在胸口,空氣裡是煙火、汗水、以及決定命運的味道。
托蒂、德羅西的名字一遍遍滾過看台的口號;
藍色客隊區收得很緊,卻在每一次鼓點落下時齊聲回應。
意大利杯半決賽,奧林匹克體育場。
裁判一聲短哨,比賽開始。
第4分鐘,羅馬先亮刀。
托蒂從左內側拿球,腳背卷出一記標誌性的斜傳,拉梅拉斜插到右肋,淩空墊給禁區裡的奧斯瓦爾多。
帕奧洛·卡納瓦羅橫移晚了半步,幸好德桑克蒂斯倒地把球拍出底線。
角球罰出,馬爾基尼奧斯頂偏。
那不勒斯依舊穩紮穩打,回過身來就把節奏放慢,嘗試把球權從羅馬的氣勢裡“拽”回來。
第11分鐘,江辰第一次背身接球。
因勒一腳壓到弧頂,他迎球而立,背後是緊緊貼住的卡斯坦。
以往他會第一時間用右腳去撥,想用速度把人“卸”掉——今天沒有。
他左腳把球“踩住”,脊柱先轉、肩再擺,整個人在對手胸口的壓力下像螺旋一樣慢慢轉出半身位,左腳麵把球輕搓到右肋空當。
這個微小的弱腳第一觸,正是這段時間他在鐵籠小空間裡練了上千次的動作。
卡斯坦重心被拽走,哈姆西克順勢前插成了“第三人”,腳背一撩再分右側。馬喬套上,不停球傳中,禁區中路的潘德夫後腳跟一磕把球讓過,後點的卡列洪推射——斯特克倫堡用腳把球擋出。
聖保羅來的客隊區仍然爆出一陣掌聲。
第19分鐘,羅馬淩厲的反擊。
德羅西在中圈拿下一點,直塞切進肋部,拉梅拉突到禁區線,左腳搓遠角,球擦柱而出。
貝尼特斯揮手示意收、再收。那不勒斯把陣型壓得更緊,把江辰留在中線附近當“釘子”。
第24分鐘,比分被撬開。
因勒在中場右側切出一腳穿透球,江辰再度背身接應,這回布爾迪索上搶。
他沒有硬扛,而是把球護在腳底下等布爾迪索貼緊——節奏感應在他腦子裡“哢”一聲合攏,他知道對手要伸腳了。
右肩一沉,左腳背把球往內扣了四十五度,布爾迪索重心被帶飛,德羅西補位被哈姆西克擋了一下,江辰順足把球“塞”進肋部,左腳,正好落到潘德夫的跑動線路。
潘德夫抬頭一看,第一時間斜傳過頂。卡列洪後點前插,在斯皮納佐拉身前半步把球捅進遠角——01。
助攻雖然寫在潘德夫名下,但整條線路是江辰用背身、弱腳、第三人配合“織”出來的。
羅馬如同被點了火。
第31分鐘,托蒂在左翼和皮亞尼奇打了一個二過一,踩線倒三角回做,德羅西跟上重炮,球打在布裡托斯腿上變線,德桑克蒂斯飛身撲住。
第37分鐘,奧斯瓦爾多回撤拉出那不勒斯後防,皮亞尼奇直線打穿,拉梅拉從卡納瓦羅身後抹進,禁區右側小角度抽近柱,11。奧林匹克的聲浪像掀掉了屋頂。
被扳平那一刻,他快速招手,示意隊友“靠近”。
第41分鐘,他在中線附近“騙”出了一次黃牌:先背身頂住布爾迪索,假裝想轉身,腳底把球輕輕開出半米,等後者伸腿把他從側後“掛倒”。
犯規、黃牌、任意球。
那不勒斯把羅馬逼回了自己的三十米區——這不是表演,這是他學會讓對手犯錯的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