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的傍晚像一塊緩緩沉下去的金箔,奧林匹克體育場在暮色裡亮起第一圈冷白的燈。
看台被整齊地劈成兩半:
一側是那不勒斯的地中海藍,
另一側是拉齊奧的天青藍。
兩塊藍在空中交界,像是要在同一片天空裡分出彼此的邊界。
賽前的禮儀很短,話都說得很克製。
佩特科維奇隻是提到拉齊奧對第六座紅箭意大利杯的渴望,
貝尼特斯也隻是淡淡一句:“那不勒斯要把意大利杯留在聖保羅。”
兩邊把話都留在了草地上。
哨音落在草葉尖端,意大利杯決賽的上半場正式開始。
哨響。
兩隊都沒有冒進。
前五分鐘,皮球像被兩隻手來回撥弄的陀螺,剛進一個半區,就被對手穩穩壓回去。
那不勒斯的戰術很明確:壓迫從中圈開始,江辰與卡列洪斜切封線路,哈姆西克上前咬人,後腰則死死護住肋部。
拉齊奧的布置同樣清晰:把節奏降下來,利用坎德雷瓦與盧利奇的寬度牽動,再找克洛澤的身後小跑。
第9分鐘,拉齊奧先出了爪。
坎德雷瓦右路持球內切,拉杜上到肋部做牆,皮球回到萊德斯馬腳下,一腳直塞撕開了布裡托斯身後的小口子,克洛澤順勢前插。
德桑克蒂斯判斷極快,整個身子像被彈簧推出去,搶先把球壓在胸前,滾地起身,一個翻腕把球抱牢。
第一聲驚呼從拉齊奧看台炸開,又很快被壓下去。
那不勒斯的回應是第14分鐘的反擊。
江辰在中圈背身接到因勒的傳球,肩胛輕輕一沉,用背把比亞瓦頂出半步,“涅盤之誌”帶來的訓練痕跡在這一刻毫無誇張地顯形——第一觸把球“落在腳前二十厘米”的肌肉記憶讓他無需多餘觸球就完成了轉體。
他沒有再像以往那樣立刻起速,而是用半側的身體護住球,等哈姆西克補上。
二傳給馬雷克,江辰自己繞到右肋,哈姆西克再順足推回,江辰外腳背斜塞,卡列洪斜插至禁區右側迎球推射——擦柱而出。
貝尼特斯在場邊輕輕點了點頭,這是他們這個月最想看到的“第三人配合”。
第21分鐘,拉齊奧回敬了一個定位球的冷汗。
埃爾納內斯在禁區弧頂贏得任意球,他站在皮球後緩了一口氣,內腳背兜遠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