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在森羅基地有條不紊的運轉中悄然流逝。
能量塔的光芒日益穩定璀璨,如同森林中一顆永不熄滅的晨星。
地底深處,那條連接著γ7的微小通道,持續不斷地輸送著溫和而純淨的生命能量,如同耐心的醫者,一點點滋潤著古老造物近乎枯竭的核心。
這一日,趙小雨的意念帶著一絲難以抑製的振奮,在基地核心區域擴散開來:“林默,大山叔!能量信標與γ7的初級連接穩定了!它剛剛反饋了一小段關於‘基礎生態維護協議’和‘低耗能材料重構’的數據包!”
一直在主導能量循環和監控地脈的林默,以及正在引導一片新開墾的晶化土地塑造防禦工事的張大山,立刻將注意力集中過來。
“哦?快說說,有啥好玩意兒?”
張大山迫不及待地問,他對於這些“上古科技”充滿了好奇,總覺得能搗鼓出點厲害家夥。
林默則更為沉穩:“解析出具體內容了嗎?是否有實用價值?”
趙小雨的意念在解析工坊中流轉,將接收到的信息共享出來:“‘基礎生態維護協議’主要涉及如何高效調和不同屬性的能量以促進特定植物生長、淨化受汙染土壤和水源,其效率遠超我們目前依靠自然共鳴和生命能量浸潤的方式,尤其是對‘蝕變之毒’這類高侵蝕性能量殘留的分解,提供了幾種全新的催化模型。”
她頓了頓,語氣中帶著研究的專注:“而‘低耗能材料重構’技術更有意思。它描述了一種利用特定頻率的能量場,引導基礎物質如土壤中的矽酸鹽、金屬微粒)在分子層麵進行重組,形成兼具植物韌性、金屬強度以及能量導通性的複合材料的方。這種材料被γ7的記錄稱為‘活性晶化基材’。”
“活性晶化基材……”
林默重複著這個名詞,腦海中瞬間閃過無數念頭。
這種材料,聽起來簡直是為他們構想的“新形態”量身定做!
既能保持與植物核心的親和力,又能提供足夠的結構強度和能量傳導能力,最關鍵的是,其製造過程能耗較低,符合他們當前的能量儲備水平。
“小雨,立刻重點分析‘活性晶化基材’的合成條件與具體參數。大山叔,配合小雨,調動基地儲備的合適物質,準備進行初步試驗。”
林默迅速下達指令,心中那個關於新形態的構想變得更加清晰和迫切。
“明白!”
趙小雨立刻投入緊張的數據解析和模型構建中。
平衡之力讓她能極其精細地操控能量,模擬出γ7數據包中描述的那種特殊能量場。
張大山也來了精神:“好嘞!老子這就把東邊那片剛凝聚的‘鐵木岩’礦脈給梳理一下,看看合不合用!”
森羅基地再次進入高效的研究與試驗狀態。
趙小雨在解析工坊內,小心翼翼地調整著能量塔輸出的生命能量,混合著從地脈中提取的土元素之力,試圖複現那特殊的“物質重構場”。
張大山則源源不斷地將初步篩選、富含矽和微量金屬元素的土壤和粉碎的岩石樣本送入能量場中。
失敗是不可避免的。
最初幾次嘗試,要麼能量場頻率不穩導致物質結構崩潰,化作齏粉;
要麼能量屬性衝突,引發小範圍的能量紊流,差點損壞工坊的監測符文。
但趙小雨沒有氣餒,她如同最耐心的工匠,一次次記錄數據,調整參數。
林默則在一旁,結合自己前世對能量物質轉化的粗淺認知和文明之核中偶爾閃過的靈感,提出方向性的建議。
終於,在經曆了數十次失敗後,解析工坊中央的能量場內,一團原本灰褐色的土壤混合物,在穩定而奇異的能量場作用下,開始發出微弱的瑩白光芒。
物質顆粒如同擁有了生命般,自行排列、組合、融合,顏色逐漸轉變為一種溫潤的、帶著木質紋理的乳白色,表麵卻泛著類似陶瓷或晶體的光澤。
能量場穩定輸出一小時後,一塊約莫巴掌大小、觸手溫潤、卻異常堅韌的乳白色板材懸浮在空中。
“成功了!”
趙小雨的意念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成功的喜悅,“初步檢測,硬度接近高品質鋼鐵,韌性極佳,能量導通性良好,對生命能量的親和度超過預期!這就是‘活性晶化基材’!”
“好家夥!這玩意兒摸著像玉,看著像木頭,硬度還真不賴!”
張大山的意念探過來,好奇地“戳”了戳那塊板材,感受到其傳來的堅實觸感。
林默心中一定,最關鍵的材料問題,看到了解決的曙光。他立刻道:“小雨,辛苦你繼續優化合成工藝,提高效率和成品率。大山叔,擴大基礎物質的收集和預處理規模。我們接下來,要嘗試用這種材料,結合能量構築,為我們自己打造‘軀殼’!”
新形態的構建,遠比合成一種新材料複雜得多。
這涉及到能量核心希望之種)與外覆軀體的連接、能量回路在擬態軀體中的鋪設、意識對軀體的精確操控、以及不同形態之間的切換與穩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趙小雨根據之前構建的轉化模型,開始設計最初的“擬態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