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破的“根須守護者”靜靜矗立在解析工坊的強化能量場中,如同一個經曆惡戰、亟待休整的巨人。
趙小雨的平衡之力如同最靈巧的織工,引導著優化後的“活性晶化基材”流質,精準地填補著裝甲上的裂痕,重新編織內部受損的能量回路。
新材料的能量抗性和導通性提升明顯,修複過程比預想中順利許多。
林默的意識核心在希望之種內緩緩旋轉,汲取著地脈能量,修複著強行連接帶來的意識創傷。
他的思緒卻並未停歇,如同最精密的雷達,掃描著基地的每一個角落,分析著當前的局勢。
“收割者協議”的威脅如同懸頂之劍,ζ12的覆滅絕非終結,而是一個開始。
被動防禦絕非長久之計,必須主動提升實力,擴大優勢。
“大山叔,外圍清理情況如何?是否有可利用的殘骸?”
林默的意念傳出,沉穩有力,聽不出絲毫之前的虛弱。
“差不多了,林小子。”
張大山的回應很快傳來,帶著一絲嫌棄,“這幫鐵疙瘩,拆碎了也就是一堆廢銅爛鐵,能量核心都自毀了,屁用沒有!不過,它們那個能噴酸液和噴火的玩意兒,結構倒是有點意思,老子讓幾棵活化樹試著模仿了一下,弄出了能噴射強腐蝕樹液和黏著性樹脂的變種,算是有點收獲。”
因地製宜,化敵之長。
這倒是符合張大山的風格。林默心中微動,這或許可以作為基地防禦體係的一個補充。
“很好,將這些變種植株在防禦環帶外圍特定區域進行培育。”
林默肯定道,隨即話鋒一轉,“基地的防禦不能隻依靠擬態武裝和固定工事。小雨,基於我們對ζ12能量信號和攻擊模式的分析,能否設計一種大範圍的能量乾擾場或者探測預警係統?”
解析工坊內,趙小雨一邊維持著修複能量場的穩定,一邊調出了之前記錄的戰鬥數據。
“可行性很高。”
她迅速回應,“ζ12的指揮信號和機械單位的協同,依賴於一種特定的高頻能量脈衝。我們可以設計一種反向乾擾場,在探測到類似脈衝時自動激活,擾亂它們的協同。至於預警,可以利用‘活性晶化基材’優良的能量導通性,在基地外圍地下鋪設一個巨大的能量感應網絡,任何非己方的能量源進入範圍,都能提前預警。”
“這個好!”
張大山插話道,“要是早點有這玩意兒,咱們也不至於等它們快到門口了才發現!”
“那就立刻開始設計並部署。”
林默拍板,“優先級僅次於擬態武裝的修複與優化。能量供應方麵,我會協調地脈節點,確保充足。”
他頓了頓,意識掃過那堆積如山的機械殘骸,一個念頭浮現:“另外,這些殘骸,或許並非完全無用。嘗試分離出其中尚且完好的金屬部分,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能量抗性的合金。我們可以用它來強化基地建築的結構,或者作為製造更大型防禦工事的基礎材料。”
廢物利用,是末世生存的基本法則。
前世,他就是靠著撿拾廢墟中的資源,一步步建立起最初的庇護所。
“明白。分離和熔煉工作可以交給活化土壤和地火能量來完成,效率不會太低。”
趙小雨記下了這項新任務。
基地的發展藍圖在林默腦中逐漸清晰。以希望之種和文明之核為核心,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防禦與生產體係:最外層是能量感應預警網絡和自然陷阱包括張大山搞出來的變異植物);中間層是強化後的荊棘屏障、地陷陷阱以及可能的大型固定防禦工事;內層則是擬態武裝的機動防禦和能量塔的支持。
而這一切的基礎,是能源、材料和信息。
“對γ7的能量輸送再提升一個級彆。”
林默做出了指示,“我們需要更快地從它那裡獲取信息,哪怕是碎片化的。同時,嘗試分析它反饋能量中的信息流,看看除了‘生態維護協議’和‘材料重構’之外,是否有關於‘收割者’弱點或者‘方舟’其他功能單元的信息。”
“風險會不會太大了?”
趙小雨有些擔憂,“加速能量輸送,可能會讓我們被‘標記’得更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