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子急得跺腳:彆廢話了吳敵,快去救人!我們沿石壁繞行時,奎子不斷點射擊退企圖偷襲的蒙哥。每有同類墜崖,剩餘蒙哥便愈發狂躁,既畏怯又暴怒地聚集起來。
角度所限,李亨利已無法回跳。我深知蒙哥數量越多膽子越大,必須趕在它們發動總攻前集結防禦。
眾人悶頭疾奔,忽見警戒的蒙哥人立枝頭發出尖嘯,整個族群頓時動不已。張弦催促道:再快點,它們發現我們了。
剛趕到地方,李亨利的冷煙火恰好熄滅。我急忙拋去新的,聽見奎子說:你這兄弟,我認了。
我們依次傳遞著冷煙火,張弦抽出霜鋒古劍想扔給李亨利,他卻搖頭道:“有霜鋒在手,我確實能自保,但這些蒙哥報複心極強,越殺越凶,數量又太多,遲早會耗儘我的體力。彆再它們了——你們看樹下,蛇群正在聚集,蒙哥們很快就會被食物吸引過去。”
奎子聞言立刻收手,我舉起冷煙火向下照去,隻見青銅樹乾的龍紋溝壑間,無數烙鐵頭正借著粗糙的樹皮向上遊動,黑壓壓如潮水般湧來。我心頭一緊:“不是說蒙哥專克毒蛇嗎?這些蛇怎麼敢主動靠近?”
李亨利的聲音從下方傳來:“蛇群餓瘋了。剛才掉下去的蒙哥引發了爭搶,饑餓讓它們連天敵都不怕——雖然單打獨鬥敵不過蒙哥,但群起攻之總能撕碎幾隻,對蛇群而言這就是活命的口糧。”
胡子緊接著解釋:“這是條雙向食物鏈。蒙哥學名蛇獴,本是蛇類克星,可一旦有同類被蛇毒放倒,立刻會變成蛇群的大餐。底下的蛇主要靠捕食蒙哥維生,所以才會拚命往上衝。”
聽著他們精準的分析,我暗自慚愧。此時蛇群已逼近,粗如碗口的巨蛇與細若手指的小蛇糾纏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蒙哥哨兵發出急促的嘶鳴,整個族群終於按捺不住,如黑色瀑布般傾瀉而下撲向蛇群。
突然,瘦貨抽出就往脖子上抹,東海一個箭步奪下凶器。我還沒回過神,竟鬼使神差地拔刀自刎,幸虧張弦打落了我的。冷汗瞬間浸透後背——我怎麼會想?
瘦貨呆【敏感內容較多,無法繼續輸出】
李亨利停下腳步時,我們才得以追上。下方正上演著一場驚心動魄的獴蛇大戰,無數蒙哥死死咬住蛇的脖頸不放。雖然力量不及大蛇,但它們隨著蛇身的翻滾而靈活轉動,反而占據了優勢。有的蒙哥跌落至下層,又敏捷地攀住樹枝,最終將口中的蛇撕碎吞食,但也有不少墜落深淵,注定成為蛇的腹中餐。
我們下降了約二十多米,手電筒的光線終於能照清底部的情形。
巨樹中部懸掛著一個巨大的太陽神鳥圓盤。當手電光穿過圓盤的齒牙向下照射時,隱約可見基座部分盤根錯節,無數粗壯的青銅根係深深紮入地下岩層,與大地融為一體。
正的主乾由一座拔地而起的青銅台支撐,台上爬滿了各式毒蛇。銅台四角各矗立著一尊三米多高的青銅太陽神鳥,造型對稱威嚴。四口足以吞人的巨鐘從最底層的粗枝上垂下,宛如放大版的鈴鐺,與四尊神鳥錯落有致,構成虛實相間的八角圖案,既華麗又莊重。
我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說不出話。從我的角度垂直俯瞰,銅台與巨鐘的排列所投射的光影,竟形成了一張清晰的八卦圖。
實在難以想象古人如何建造出如此宏偉的青銅巨樹。這樣的工程恐怕需要數萬勞工日夜趕工才能完成,其藝術造詣與工藝精度更是令人歎服。但最令人不安的是這棵巨樹的真正用途——難道它真的具有某種魔力?否則為何會吸引如此眾多的蝮蛇在此棲息?
蒙哥們的攻勢愈發凶猛,很快將蛇群逼退至太陽神鳥圓盤下方。就在這時,詭異的一幕發生了:數以萬計的蛇群如潮水般退散,紛紛向地壑深處遊去。緊接著,地核深處緩緩睜開一雙明月般的巨眼,仿佛一個沉睡的巨人正在蘇醒。
蒙哥們嚇得渾身發抖,有的甚至因過度驚嚇而昏厥墜落,還有些發狂似的朝我們爬來,擦肩而過繼續向上逃竄。但更多的蒙哥已被嚇得僵在原地,動彈不得。
張弦震驚地問道:難道這世上真有巨人族?
李亨利同樣目瞪口呆,顯然無法回答。我突然想起《盜墓筆記》中關於秦嶺神樹的記載,驚恐地喊道:這該不會是傳說中的蠻荒巨蛇燭九陰吧?
東海顫抖著說:二黑你彆嚇我,程爺突然覺得肚子餓得慌,咱們還是趕緊往上爬吧。
那雙巨眼輕輕眨動,似乎剛從睡夢中醒來,隨後快速向青銅巨樹逼近。從那對明亮眼睛的移動軌跡中,我完全無法判斷這究竟是何等可怕的存在。
[以下內容由收集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
張弦視力最佳,盯著黑暗處凝視片刻,突然說道:那是條巨蛇。
胡子聞言驚歎:竟然真的是燭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