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龍”計劃一經啟動,整個龍魂基地如同上緊了發條的機器,以前所未有的效率運轉起來。
所有非必要的項目為“玄龍”讓路。技術人才被集中,有限的電力優先供應新建的“能源核心模擬測試平台”,剛剛開采出的、尚帶著地底寒氣的黑曜石礦石被一車車運往新建的“星鐵合金冶煉車間”。趙德柱和劉福貴幾乎住在了工地上,雙眼布滿血絲,聲音沙啞地指揮著每一個細節。
林默親自繪製了“玄龍”陸上模擬平台的概念圖——那更像是一個巨大的、布滿管道和線纜的鋼鐵骨架,核心是一個放大版的“靈能地脈”混合能源方爐,以及一座計劃中的、小型化的“符文電磁加速導軌”設想中的主炮原型)。
困難超乎想象。黑曜石的熔點和特性難以掌握,第一次嘗試冶煉就以爆炸告終,損失了寶貴的礦石。能源核心的輸出極不穩定,模擬啟動時產生的靈能湍流差點摧毀了整個測試平台。
每一次失敗都意味著珍貴資源的損耗和時間的流逝。基地內彌漫著一種焦灼的氣氛。
就在這艱難的時刻,美利堅和蘇維埃的代表團,帶著新的評估報告和上級指令,再次來到了龍魂基地的外圍談判點。
這一次,雙方的態度發生了微妙而顯著的變化。
之前那種居高臨下的審視減少了許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加務實、甚至帶有一絲急切的探究。林默提出的新條件——那些關乎大型船舶製造的核心技術,讓他們更加確信,這位東方皇帝所圖甚大,並且可能真的掌握著某些實現藍圖的關鍵“拚圖”。
尤其是“鸞鳥”驗證機那石破天驚的一撞,雖然粗糙,卻無比直觀地展示了那種能量核心與特殊材料結合後可能爆發的威力。這迫使他們對林默手中的技術價值進行了重新評估。
談判桌上的交鋒更加激烈。
美方代表,一位頭發梳得一絲不苟、眼神銳利如鷹的技術事務官,用手指敲著清單:“陛下,您要求的‘高溫高壓蒸汽輪機基礎原理’和‘遠程對海搜索雷達技術’,是我國海軍的核心機密之一。您用這些未經驗證的‘能量穩定化’知識來交換,我們認為價值並不對等。”
蘇方代表,一位穿著軍裝、表情嚴肅的將軍,語氣生硬地補充:“還有大型船體結構設計軟件。這需要超級計算機進行運算模擬,你們甚至沒有匹配的硬件。給出它,如同給原始人一份航天飛機圖紙。”
林默穩坐主位,神色平靜。他早有準備。
“價值對等與否,取決於需求。”他緩緩開口,“貴國困擾於能量武器的續航和穩定性問題,不是嗎?你們的巨型機甲和幽靈戰艦,似乎也並非完美無缺。”他輕輕點出了之前觀察到的細節,讓雙方代表眼神微凝。
“朕提供的,正是解決這些‘瓶頸’的可能路徑之一。或許不完整,但足以讓你們的研究少走幾年彎路。”他頓了頓,聲音加重,“而朕要的,也並非最前沿的成品,隻是‘基礎原理’和‘初始版本’。這對你們而言,是早已消化甚至即將淘汰的技術,用它們換取一個突破瓶頸、拉開與競爭對手差距的機會,這筆交易,究竟誰更劃算?”
他拋出了誘餌,也點明了利害關係——美蘇之間同樣存在激烈的競爭。
“至於硬件……”林默微微一笑,指向山洞深處若隱若現的、閃爍著符文光芒的簡陋“計算中樞”由大量刻錄了基礎運算符文的靈能水晶陣列構成),“我們有我們的辦法。你們隻需要交付約定的知識載體磁帶、打孔卡或圖紙),如何解讀和使用,是我們的事。”
談判陷入了僵持。美蘇代表需要請示國內。
然而,林默手裡還有一張牌。
他讓楚雲飛“無意中”向雙方的隨行武官透露了“玄龍”陸上平台正在測試“新型防護裝甲”和“高能粒子流武器原型”的消息實際上是故意誇大了測試內容)。
這個消息如同投入油鍋的水滴,瞬間炸開。
新型裝甲?高能粒子流?難道他們真的在搞那種超越時代的戰艦?
緊迫感瞬間壓過了猶豫。
幾乎在同一天,美蘇代表團都收到了來自國內最高層的、內容相似的指令:“原則上同意交換,但必須儘最大可能獲取更多關於能量核心和新型材料的細節!必要時可提供部分非核心的子係統圖紙,以換取對方的‘整體設計思路’!”
博弈的天平,開始向著林默傾斜。
最終,經過又一輪徹夜的激烈爭吵和妥協,一份初步的技術交換協議達成了:
林默將提供:
1.【靈能符文能量穩定化】技術初級版,缺失關鍵參數)。
2.【地脈能量粗提取與淨化】技術簡化版)。
3.關於“星鐵黑曜石”合金基礎特性的部分數據。
美利堅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