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冰洞深處,那幽藍的能量門扉如同亙古存在的冰冷眼眸,無聲地注視著外界。林默率領特遣隊撤離至安全距離,迅速建立了多層隔離區和全天候監測站。傳國玉璽傳遞出的警告——“囚籠……蘇醒……即毀滅”——如同寒冰刺入骨髓,讓他不敢有絲毫怠慢。
加固,而非探索,成為了對待這個“瓦爾哈拉方舟”的唯一準則。
利用從軒轅丘和龍宮遺跡中學到的知識,結合“先天一氣”的精妙操控,林默親自指揮符文師團隊,以能量門扉為中心,布下了一座龐大的“九幽鎮封大陣”。陣眼由九塊蘊含磅礴“先天一氣”的靈玉構成,勾連地脈,引動天地之力,形成一道無形的、堅韌的能量屏障,旨在隔絕內外能量交換,加固那已顯裂痕的囚籠。陣法完成的瞬間,整個冰洞內的寒意似乎都收斂了幾分,那能量門扉的波動也變得更為隱晦。
“此陣隻能加固,無法根除。”林默對留守的負責人鄭重交代,“嚴密監控能量波動,任何異常,立刻上報,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任何人靠近。”
處理完南極的危機,林默立刻返回怒濤崖。穀神星傳來的關於“吞噬者”與古戰爭的信息,以及南極囚籠的確認,讓他意識到,太陽係乃至人類文明的處境,遠比想象中複雜和危險。
與此同時,穀神星方向的探索也有了新進展。
在“周天星辰陣圖”的掩護和加強了護盾的偵察艇小心探測下,“啟明號”發現那個引力異常點內部,並非“星塵幽靈”的巢穴,而更像是一個小型的、不穩定的空間褶皺。褶皺的另一端,連接著一片死寂的虛空,那裡漂浮著更多類似殘骸的碎片,以及一種令人不安的、仿佛能吞噬一切光線的背景輻射殘留。
“這裡可能是一處古戰場的邊緣,或者……一個被遺忘的墳場。”科學官得出了初步結論。他們不敢深入,隻是投放了數個長期監測探測器後,便謹慎地撤離了異常點區域。
趙雲虎決定,以穀神星基地為前哨,逐步清理和探索周邊相對安全的小行星,建立更完善的預警和防禦體係,並將主要精力放在修複損傷和消化那艘殘骸帶來的技術上。遠征的意義,從單純的開拓,轉變為在危機四伏的古戰場邊緣建立立足點。
地球內部,“吞噬者”情報的有限共享,引發了深遠影響。
·美利堅加快了“方舟”計劃的步伐,數個位於地底和近地軌道的“文明種子庫”開始秘密建設。同時,他們主動向大夏提供了更多關於太陽係外圍監測的數據,並正式提議建立“太陽係聯合防禦情報網絡”。
·蘇維埃殘存勢力在得知宇宙尺度的威脅後,內部最後的極端思潮徹底瓦解,務實派全麵掌權。他們開始主動尋求與大夏和西方的合作,尤其是希望獲得能源和糧食援助,以穩定國內局勢,共同應對可能的外部危機。
·歐羅巴及其他抵抗組織更加緊密地圍繞在擁有上古傳承和先進能量技術的大夏周圍,一種以應對共同威脅為基礎的、更加務實的聯盟雛形開始顯現。
外部壓力,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擠壓著地球文明內部的紛爭,促使著某種程度上的團結。
怒濤崖,最高戰略會議。
林默將各方情報和現狀擺在桌麵上。
“諸位,情況已經很明朗了。”他目光掃過與會的核心成員,“我們生活在一個並不安寧的宇宙角落。‘吞噬者’的威脅雖看似遙遠,但南極的囚籠證明,危險可能近在咫尺。艾爾丹的觀察,更像是一次對‘候選者’在危機中表現的評估。”
“我們的路隻有一條:向內加速整合與提升,向外謹慎探索與防禦。”
他宣布了下一階段的戰略:
1.“文明之火”計劃:舉全球之力,加速對知識晶體和兩大遺跡傳承的消化融合,重點突破能源、材料、生命科技和空間技術,全麵提升文明等級。
2.“星鏈盾牌”計劃:以穀神星前哨為起點,在小行星帶關鍵節點建立監測和防禦平台,構建太陽係內層預警體係。
3.“深空之眼”計劃:聯合美、蘇等具備能力的勢力,共同向柯伊伯帶乃至奧爾特雲發射更先進的探測器和監測站,密切關注太陽係外圍動向。
4.“禁忌紅線”法案:在全球範圍內,嚴格立法禁止對任何已確認的、具有高度風險的上古遺跡或外星造物如南極囚籠)進行未經授權的探索和激活。
人類的未來,如同一艘航行在暗礁與風暴中的航船,必須更加謹慎,更加團結,也更需要點亮屬於自己的、足夠明亮的燈塔。
星火雖微,但彙聚成炬,亦能照亮前路,在這片沉寂而危險的星海中,為文明爭取一線生機。
喜歡我剛登基稱帝!二戰爆發了?請大家收藏:()我剛登基稱帝!二戰爆發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