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需要了解東華的具體想法和計劃,並希望能共同探討出最佳的應對策略。
大殿內的氣氛逐漸凝重,三人開始認真討論即將到來的大劫和他們需要做的準備。
大殿內,東華開始細述他在紫霄宮聽道的經曆。
聽完他的敘述後,西王母對燭龍問道:“燭龍道友,為何不去紫霄宮聽聖人講道?”
燭龍笑了笑,回答道:“我龍族在洪荒中是罪人。
昔日三族之戰導致洪荒生靈塗炭,我們怎能再去聽道?”
雖然這麼說,但他的眼中卻閃過一絲異樣的光芒。
他還有一個理由沒有說出來。
在龍漢量劫爆發後,羅睺的陰謀、鴻鈞的行為以及三族的命運,他都看在眼裡。
他認為鴻鈞為了戰勝羅睺,不惜利用三族的紛爭來證自己的道。
因此,燭龍對鴻鈞沒有好感,認為鴻鈞雖為洪荒聖人,卻與他們龍族有仇。
隨後,燭龍提到帝俊和太一兄弟統一了洪荒大地的妖族,收服了十大妖神,來勢洶洶。
他詢問東華對此有何看法。
東華對此感到驚訝,雖然他對帝俊太一統一妖族早有預料,但實際情況來得比他預想的還要快一些。
接著,燭龍直言不諱地說東華是先天純陽之氣出身,有天生帝皇命格,與帝俊太一命格相衝。
而且鴻鈞還賜下了萬仙之首的名號給他。
因此,他擔心帝俊太一已經將東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想要除之而後快。
對此,東華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明白。
燭龍雙目射出神光,深沉地問道:“道友既然已知,是否有應對之策?”
東聞言哈哈大笑,與身旁的西王母對視一眼後,回應道:
“燭龍道友莫非建議我建立勢力,與帝俊太一對抗?”
燭龍的話語中透露出強烈的意圖,他清楚表明了自己的期望。
“正是。”
燭龍的神色變得激動,聲音加大,仿佛要發泄出內心的鬱氣:“憑借道友的絕世天賦,證道隻是時間問題。
那帝俊太一何足掛齒,何能主宰洪荒?在道友萬仙之王的身份下,必然一呼百應。
我龍族兒郎,願為道友效勞!”
多年來,燭龍心中一直積壓著一股氣。
自上次龍漢量劫以來,龍族因鴻鈞的算計而一蹶不振,喪失了天地霸主地位,過去的榮光也埋在了曆史之中。
他心中充滿了不甘。
遇到東華這樣的天賦絕頂的大神通者,他覺得如果不全力支持,將會遺憾終生。
他親眼見證了兄長祖龍的死亡以及無數龍族的隕落,這在他心中形成了心結,他渴望讓龍族重獲昔日的榮光。
借助祖龍的遺寶,燭龍更加確信東華是引領龍族未來的希望。
因此他將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東華身上。
聽完燭龍的話,東華神色凝重,然後緩緩開口:“我確實有爭霸洪荒的意圖,但現在時機尚未成熟。”
燭龍不解地問道:“何謂時機未熟?”
東華點頭:“如今帝俊太一統一妖族,而十二祖巫所領導的巫族亦成為大患。
兩族間的衝突愈演愈烈。
他們必然有一場血腥大戰。
我們不如坐觀其鬥,收漁翁之利。
然而,我們雖不必急於建立勢力,但布局宜早。
招攬大神通者加入紫府洲,以待時機。”
燭龍聽後佩服不已,讚歎道:“道友智謀深遠,實非我所及。”
東華淡淡一笑:“我們可以提前布局,招攬四海之中的大能加入紫府洲。
如‘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之計。”
隨後詢問:“你可知道四海之內有哪些大能可為我所用?”
燭龍言四海之中除了龍族並無其他厲害的仙靈,但提及禺虢和禺疆父子。
東華聽聞此二人雖生活在東海小島且於三族戰後出世,卻已修得大羅金仙之境,遂欲招攬之。
燭龍表示此父子曾受龍族照顧,願負責招攬。
隨後,東華提及紫府洲周圍的五座仙島漂浮不定,欲尋馱島之物。
燭龍提議北海中的玄龜,其子孫無數,可擔當此任。
玄龜因共工撞不周山及女媧砍其四足作為撐天柱的洪荒神話,一直未得化形。
但東華認為他有通天建木枝乾可解此因果,並決定尋找玄龜。
燭龍與玄龜相識,願一同前往。
二人離開紫府洲前往北海。
洪荒四海原是龍族領地,燭龍熟悉地形。
他們來到北海,發現其水色與東海截然不同,北海水色更黑,奇妙無比。
北海亦有鯤鵬等大能,但其所在的北冥海僅是北海靠近極地的一部分。
玄龜因無法化形終日遊蕩於北海之中。
東華與燭龍追尋玄龜的氣息,最終來到一處海域。
他們發現,在這片海域下,正上演著一場血腥的激戰。
其中一方是北海玄龜,另一方則是一頭奇異的異獸,身軀龐大,長相獨特,宛如麒麟與多種異獸的融合,通體赤紅,煞是好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者都是大羅金仙圓滿的修為。
燭龍對東華介紹,這赤紅異獸是天地異種——避水金晶獸,四海當中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