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時間的感悟中,伏羲探究了法寶上的陰陽變化之理,思考天地間的無窮變化,以及周天星辰與洪荒大地的聯係。
他花費了整整九九八十一年的時間在此參悟天地之理,期間不曾飲食。
得益於他曾經跟隨趙公明修行,身懷修為已經辟穀,否則普通人早已無法支撐。
最終伏羲豁然開朗,悟透天地玄機,創造了顛覆性的八卦之象——乾、兌、坤、離、震、巽、坎、艮。
八卦演繹天地無窮陰陽變化,揭示天機玄理。
精通者可通過感悟天、地、風、雷、水、火、山、澤等自然事物,推演天機,趨利避害。
人族能人借此推演,避開諸多災難。
伏羲創製八卦法,人族習之,生活顯著改善,未來充滿希望。
但此法乃先天八卦,泄露天機過多,施術者常遭反噬,家族亦可能衰敗。
伏羲重新演繹編排,創造後天八卦,雖不如先天八卦精確,但於人族已足夠使用。
伏羲還觀察天地,開創天乾地支曆法,確定時節氣候。
人族用乾支紀年法,記載歲月時日。
此後伏羲名望日增,成為人族共主。
趙公明建議伏羲承命祭天,建立國家社禝以彰顯人皇正統地位。
伏羲於是決定以風氏部落為中心,建立華胥國,定都陳地。
建國後首要之事便是祭祀上天,祈求天帝賜下人皇權柄。
趙公明引領伏羲至泰山之巔,建立五色祭壇,祭祀封禪,以承天命。
然而修建五色祭壇耗時漫長,伏羲尚在人皇位上,時間雖快到期,卻不急於祭天。
同時,在天界大羅天,東華感受到西王母腹中強大的生命氣息,預見到自己與西王母血脈所誕生的子嗣必將非凡。
一旦出世,必將震撼天地。
此時伏羲在位時間已近尾聲,紅雲的準備時間已到。
心念及此,東華揮動手掌,一道流光自天界遁出,落至洪荒大地。
萬壽山五莊觀的鎮元子正在修行,感受到召喚後立刻前往淩霄寶殿。
見到東華後,鎮元子行禮道:“微臣鎮元子拜見陛下。”
東華告知鎮元子,伏羲即將圓滿人皇之路,紅雲的機緣已到。
鎮元子得知紅雲需洗去因果,轉世入人族證道地皇果位方有證道可能後激動不已。
身為戊土大帝的鎮元子依照仙庭禮法行跪拜大禮感謝天帝對紅雲的大恩。
洪荒世界強者為尊,東華作為至高天帝、三界大天尊、混元大能,其尊貴無人能比。
鎮元子深知紅雲能得此機緣全靠天帝出手相救。
鎮元子離去後,東華呼喚最小的禺疆,吩咐道:“禺疆,第二任人皇即將誕生,你需下界輔佐其即位。”
禺疆詢問:“老師,地皇將生於何處?”
東華回答:“人皇更迭,天命轉移。
如今人族氣運集中在渭河薑水之地,你可前往尋找。”
禺疆領命後下界。
東華隨後沉浸在自身未來的修煉之路中。
他感覺自己與大道愈發相合,修為不斷精進,甚至有一種即將突破的感覺。
他的修煉速度比未成道時還要快無數倍。
這得益於他將混元根果懸於萬道之上,力量納於己身,不受洪荒天道乾擾。
隨著參悟的道法增多,他的修煉速度愈發快速。
此外,還有殘缺的造化玉碟相助。
但最關鍵的是十二重樓中的大道神符,它時刻散發玄光,展現天地妙理於東華眼前,使他的修為不斷提升。
隨著修為提高,東華越發覺得大道神符玄妙無比,蘊含無限神秘,絕對是遠超混元境的存在,必定是天道境的物事。
東華的修行、神通及機緣寶物,幾乎都是在大道神符的指引下獲得。
仿佛他的道路被提前設計好,有一隻無形的大手在引導他的人生。
麵對大道神符、殘缺法寶碎片、古老祭壇及神秘大能等謎題,東華雖已突破混元境界,但仍感覺距離揭開洪荒天地背後的還很遙遠。
他收斂心神,感受身上凝聚的人道氣運,開始推演自己的未來。
其瞳孔中日月星辰運轉,兩座大陣模型浮現。
人族之地,渭河薑水旁,有一個名為烈山部落的中型部落。
部落裡有個美麗的少女,名叫任姒。
某日,她在華山遊玩時,被九霄之上的五爪神龍精氣所感。
不久後,她懷孕了並在薑水旁產下一子,取名烈山氏。
烈山氏天賦異稟,出生僅三天便能說話,五天就能行走。
部落視他為天生的大賢,對其母子極為重視。
烈山氏自幼聰明過人,師從禺疆學習法術神通及治理之道。
年僅五六歲便展現驚人悟性,其聰明程度堪比昔日之伏羲。
隨著年紀增長,烈山氏開始輔佐部落處理事務,並因其賢能受到人們的稱讚。
因被認為是紅雲的轉世,其修煉速度極快。
隨著人族數量的增長,食物問題逐漸凸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麵對這一問題,烈山氏尋求老師禺疆的幫助,並成會了種植稻穀的技巧與方法,解決了人族的食物問題。
之後,烈山氏萌發了新的想法:篩選出更多適合人族食用的穀物。
然而麵臨的問題是,洪荒大地上的穀物與雜草混雜在一起,難以分辨哪些可食哪些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