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東華不斷地嘗試融合周天星鬥大陣和都天神煞大陣,但結果仍然是失敗。
他開始思索失敗的原因,並很快意識到可能是因為缺少代表人之道的陣法來調和天地之力。
於是,他決定暫時放下融合陣法的研究,開始考慮創造一個新的代表人道的陣法。
他認為這雖然是一個挑戰,但隻要時間足夠就一定能夠成功。
之後,東華返回了大羅天。
不久後,揚眉出現在混沌中,對東華的失敗感到遺憾,因為他原本打算借此機會斬殺東華。
東華並不知道混沌中的情況,他回到天界後並沒有立刻閉關修煉,而是開始考慮如何處理昊天的問題。
昊天擁有少陽本源,這對東華來說非常重要,但現在昊天加入了老子的門下,這對東華來說是個不小的麻煩。
最後,東華決定如果必要的話,他會采取強硬手段來獲取昊天身上的少陽本源。
東華麵臨突破的關鍵時刻,決心堅守大道之路不動搖。
在閉關修煉的同時,人族軒轅勵精圖治,帶領部落發展農耕,積蓄力量。
軒轅不僅帶領軍隊橫掃周圍部落,更展現出大羅金仙的修為和無上的風采。
與此同時,蚩尤帶領的九黎部落同樣壯大,成為與人族有熊部落匹敵的強大勢力。
最終,兩大部落的決戰在不周山腳下的涿鹿拉開序幕。
洪荒生靈皆矚目此戰,因雙方身份均非凡。
軒轅身為天帝子轉世,而蚩尤則是巫族後代。
儘管普遍認為軒轅必勝,但戰爭真正開始之際,軒轅仍感慨萬分。
他眼神堅定,發出號令:“聽我號令,剿滅九黎!”
軒轅大軍快速進軍戰場,意圖在九黎部落反應不及之際先行發動攻擊,占據先機。
隨著驚天喊殺之聲,有熊大軍向前猛烈衝殺。
鑼鼓喧天,金戈鐵馬之中,血花綻放,生命消逝。
九黎部落反應不及,損失慘重。
然而,蚩尤迅速反應,親自帶領大軍衝殺,挽回劣勢。
其八十一個兄弟如魔神般,力大無窮,衝進軒轅軍隊中亂殺一氣。
晌午之際,軒轅大軍呈現敗勢,軒轅隻得下令撤退。
當晚,蚩尤率族人偷襲軒轅大營。
儘管軒轅有所預料並提前布置,但仍未能占得便宜。
九黎部落的人大多是驍勇善戰的人巫混血後代,加上蚩尤的兄弟戰力強悍,使得軒轅大軍一直處於被壓製狀態。
一日,當軒轅與蚩尤交戰時,天搖地動,遠方傳來連綿的獸吼。
地麵劇烈震動,仿佛有龐然大物在狂奔。
地平線上出現一道漆黑色痕跡迅速靠近戰場。
烏雲密布的天空,其實並非烏雲,而是無數凶獸,天上飛的、地上跑的,體型如山嶽般巨大,衝向有熊大軍。
看清凶獸後,士兵們驚恐萬分,紛紛要求撤退。
軒轅意識到蚩尤能驅使凶獸,立即下令全軍撤退。
軒轅與九黎部落對抗凶獸之際,軒轅大軍雖邊撤邊打,但損失慘重。
就在危機之際,倉頡忽然領悟,他揮毫潑墨,以文字凝聚天地人之威。
首現“天”
字,震撼天地,妖魔鬼怪無不顫抖。
倉頡借助此字之威,將無數凶獸壓為肉沫。
接著,“地”
字降臨,如同金色天碑,再次重創凶獸。
最後,“人”
字顯現,三字齊出,照亮蒼穹,彰顯倉頡之威。
他的造字之舉,如同靈感的饋贈,為洪荒眾生帶來希望。
倉頡揮毫間,古老的文字如泉湧般湧現。
地、水、火、風,四大元素凝結而成神秘符號。
乾、坤、日、月,天文地理之字一並創造。
瞬間,三千個人族文字猶如金光璀璨的星辰,在虛空中連綿不絕地落下。
這些文字所散發出的金光,象征著人族的勇氣和光明的未來。
凶獸在倉頡造字的功德之力下紛紛潰散,倉頡的修為也因此提升至大羅金仙之境。
蚩尤看到這一幕,麵色驟變,立刻下令撤退。
倉頡造字震撼人心!所創之字威力巨大,瞬間擊殺所有凶獸。
無奈之下蚩尤隻得撤退以避其鋒芒。
然而即便倉頡爆發也隻能暫時挽回敗局。
戰爭仍在繼續,雙方交戰長達十年之久。
有熊部落雖單體實力較弱但在軒轅氏巧妙布陣下仍堅守陣地但形勢依然嚴峻九黎部落驍勇善戰首領蚩尤及其八十一個兄弟更是難纏無比軒轅於是在三霄的建議下向天求援仙庭派遣巨靈神族前來助戰巨靈神族肉身強大無比與蚩尤的兄弟展開激戰扭轉了先前的頹勢戰鬥結束後蚩尤的兄弟在交戰中接連被斬殺。
軒轅偶然於大河之畔發現了天地異種應龍,馴服後將其作為坐騎。
應龍為龍族之一,施展法術引來大水,意圖衝擊蚩尤的大軍。
得知軒轅的行動後,蚩尤前往冥界,融合了大巫真身與現世之體,修為大增至準聖初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還尋求昔日友人風伯雨師等大巫的幫助。
儘管平心娘娘曾下過命令禁止巫族介入此事,但風伯雨師等巫還是念及舊情選擇了相助蚩尤。
在九黎部落施展法術,借助大巫真力,風沙大霧遮天蔽日,連陽光都無法穿透,軒轅大軍深受困擾。
儘管有能人風後發明指南車指引方向,但惡劣的環境仍使行軍困難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