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一隻醜陋的癩蛤蟆出現,比起其他怪物更為強大,它渾身疙瘩流膿,惡心至極。
這隻癩蛤蟆竟然能開口說話,並威脅東華帝君,此地將成為他的葬身之地。
癩蛤蟆吐出腥臭的黃綠色毒水,東華帝君以火球反擊,迅速蒸發毒水。
儘管這蛤蟆較強於其他怪物,但在東華帝君麵前仍無法抵擋。
正當東華帝君準備解決這隻蛤蟆時,它突然轉身逃跑,並發出囂張的呼喊聲:“我還會回來,你既然來了,必死無疑。”
東華帝君不為所動,決定跟蹤蛤蟆的蹤跡。
蛤蟆逃到一處瀑布後躍入水中,東華帝君揮劍斬開瀑布,發現瀑布背後隱藏著洞穴。
他毫不猶豫地進入洞穴,並在洞穴深處發現水池中有一隻巨大的碧綠色青蛙。
青蛙向東華帝君發出攻擊,但被東華帝君輕易化解。
青蛙的攻擊變得愈發激烈,但東華帝君仍然輕鬆應對。
經過一係列的攻擊後,青蛙抵擋不住,化為水霧消散。
水池的顏色也隨之變化,從漆黑變為清亮澄澈。
周圍的幻境也隨之消失。
顯然,這隻青蛙是陣法的核心,它的消失意味著陣法的。
西王母正在等待東華帝君,她滿臉擔憂。
當東華帝君揮手解除陣法時,她感到非常驚訝和欣慰。
西王母詢問東華帝君是否受傷,東華帝君輕輕撫摸她的臉頰表示沒事。
提起之前的蝕龍,西王母有些不滿,慶幸東華帝君實力強大,否則他們可能會陷入險境。
東華帝君對著西王母輕撫長發輕笑,“你就安心看著吧,我會教訓他的。”
聽到此言,西王母心安了。
隻見東華帝君怒目切齒地摸著那站在一旁低頭不語的神龍蝕龍。
後者緊張不安,隻恨自己沒有聽從對方之言早早現身。
但他仍想緩和氣氛,“我這是與你們玩笑,絕無惡意。”
然而東華帝君並不為所動,打算直接懲罰蝕龍。
西王母聽後也加入了對蝕龍的責難。
蝕龍內心惶恐不安,知道性命攸關,便提出願意獻上所有財寶以換取性命。
但西王母冷笑回應道:“你死後,這些財寶自然歸我們所有。”
麵對絕境,蝕龍無奈提出了一個新的提議:“我速度迅捷,二位若有需要代步的坐騎,我可自薦為坐騎。”
東華帝君在思考後覺得提議合理,便同意讓蝕龍成為他的坐騎。
但在此之前,他警告蝕龍必須忠誠老實,否則將失去最後的生存機會。
聽到這個決定後,蝕龍感激涕零地接受了命令,終於得以保全性命。
西王母騎在燭龍的背上,感受到疾風掠過臉頰,提及了燭龍禦風術火的快速。
她聯想到曾經聽聞的先家至寶風火輪,覺得二者速度相似,由此懷疑二者是否有某種關聯。
西王母表達了對風火輪的渴望與好奇。
燭龍聽聞,詳細講述了自己的經曆和收集的寶物。
其背後蘊含深厚的曆史淵源和道之玄妙。
燭龍一族能夠使用天帝精華,因此很多道人都對他們進行研究。
因此燭龍收集了許多寶物,現在歸屬於東華帝君等人。
而東華帝君雖參透“道”
的十分之一便能稱霸天下,但對於大多數修煉之人來說,“道”
仍是難以攀登的高峰。
談及風火輪的來曆,東華帝君並不意外。
他對風火輪的來源和背後故事早已耳聞。
但製造者依然是個謎團。
他猜想白胡子老道的背後應該有著爐火純青的煉器技術,他聽到過關於太上老君煉丹的傳說,但並沒有聽說他會煉器。
太上老君精通煉丹,但風火輪的原理源自燭龍禦風術火,讓人不禁猜測製造者的身份和背景。
為了保護製造者的安寧,避免麻煩和麻煩找上門來。
可能創造者故意保持低調也未可知。
這一懸念繼續引人猜想與探討,東王公一行也有可能在尋找合適的時機探訪風火輪的製造者究竟是何方神聖。
這天下來怪人繁多,有些人喜好被眾人追捧,有些人卻討厭這種熱鬨。
東華帝君聽聞有人知曉風火輪的來曆,雖不評價其好壞,但明白人心各有所好,不會因一點小事就判斷人的本質。
西王母聽聞燭龍與東華帝君的交談後,笑著分享了自己的看法。
他認為風火輪與燭龍的法術有相似之處,推測那位煉器大師可能曾拜訪過燭龍並獲取了寶物。
這位煉器大師的性情古怪,懂得與燭龍交換,其技藝非凡。
雖然風火輪的速度驚人,但在燭龍麵前仍稍顯遜色。
天下燭龍罕見,能夠與之抗衡的人更是鳳毛麟角,東華帝君便是其中之一。
其他人難以企及這樣的實力,因此儘管有人想捕捉研究燭龍,卻無力為之。
燭龍一族源遠流長,但如今數量稀少。
東華帝君有能力收服惡劣的燭龍,若換他人,恐怕頃刻間就會被摧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關於那位煉器大師,他的行為令人費解。
他創造出風火輪這樣的仙家至寶,卻名聲不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