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駕馭燭龍這個神獸,必須得到他的尊重和信任。
否則,在外麵行走,他的囂張氣焰會讓他顏麵掃地。
燭龍不是好惹的,現在他連東華帝君都打不過,還敢輕舉妄動,顯然沒有把主人放在眼裡。
接下來,必須給他一個教訓,讓他認清自己的身份。
燭龍自知理虧,表示知道東華帝君是他的主人,會小心行事。
他抱怨被封印在此,若知道是誰乾的好事,定要詛咒其祖宗十八代。
一旦有機會,他會掘地三尺找到對方,好好“照顧”
。
看到燭龍的傲氣,西王母搖了搖頭。
她知道燭龍性格過於傲嬌,智商不高。
如今被東華帝君訓斥,日後的日子恐怕會更難過。
但燭龍的性格注定了他的命運,誰也改變不了。
龍華帝君沒有理會兩人的爭執,專心陣圖。
隨著深入探索,他對地下的寶物愈發渴望。
畢竟連盤古幡都出現了,下麵還有什麼驚喜呢?若是讓這些寶物落入他人之手,後果不堪設想。
如今魔界蠢蠢欲動,雖然目前不是天界的對手,但若給他們時間休養生息,必定更加肆無忌憚。
魔界四位魔君實力強大,為了對抗天界,他們甚至能維持表麵的團結,這可不是常見的現象。
魔界紛爭激烈,魔君們都是從底層一步步拚殺上來的,傲骨錚錚,絕不願屈居人下。
雖表麵維持友好共同對抗天界,實則各懷鬼胎,時常暗中較勁。
然而,他們實力強大,乃幾界之霸主,自然不能輕視。
魔界一直是天界的心腹大患。
魔君性情殘忍,衝動好戰,天界時刻關注魔界動態,以防其挑起事端。
東華帝君破陣而下,三人行至一處奇異之地。
此處看似死寂,黑壓壓的一座城,霾塵遍布,不見生靈。
西王母心生疑慮,不解為何此處被封印,且顯得如此詭異。
此處究竟隱藏何種危險?為何要像關押亡靈般再次封印此地?此地看似長久封閉,但危險並未因此而消解。
例如盤古幡這等曾經風雲一時的寶物,雖被長久封印,但殘留的危險依舊不可小覷。
曆經的幾層中的猛獸,雖被削弱至無力反抗,但曾經的威勢仍存。
如燭龍,雖為神獸後裔,在此地亦無力反抗。
他明白自己的尊嚴與自由相較之下,選擇妥協是明智之舉。
他不願消散於此天界間,因此選擇成為東華帝君的坐騎。
形勢逼人,燭龍明白自己的實力在此地受限,無法抗衡強大的對手。
他不願重蹈那些消亡的猛獸的覆轍,因此選擇了妥協。
實力雖削弱,誅滅燭龍卻非易事。
然而,東華帝君並未輕舉妄動,因燭龍尚未犯下惡行,且即便其恢複巔峰實力,仙界亦有應對策略。
因此,東華帝君留下了燭龍,因其具備思考的能力,受血脈影響較小,不似單純憑本能行事的妖獸,破壞力相對有限。
突然,他們感到靈力失效,無法調動。
儘管他們的靈力沒有問題,但就是無法運用。
東華帝君麵色大變,告知西王母和燭龍,他們現在的情況就像普通人一樣,儘管身體比普通人更強壯,但無法使用靈力使他們陷入被動。
此地奇異詭異,靈力受限似乎與特殊寶物或秘境有關。
連靈力都無法使用,他們不解其中緣由。
然而,東華帝君決定深入探索。
他對這裡的情況了解不多,但已知這裡的每一樣物品都有可能導致巨大的災難。
因此,他決心查明這裡的。
燭龍也感受到體內靈力的異常,吃驚地說出他的困惑。
他們詢問自己是否要繼續深入,因無法使用靈力,他們將失去戰鬥力。
無法使用靈力,三人組陷入被動狀態。
麵對未知的危險,他們無法抵抗。
此地深埋之下封印的流明之物極為危險,前行可能麵臨生死考驗,但止步不前,未來仍需麵對同樣的困境。
儘管燭龍心存顧慮,珍惜生命,但作為東帝君的坐騎,他必須前行探索。
這裡情況未知,氣氛詭異,儘管表麵上看似死寂無人,卻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
法寶失效,書中無記載,消息缺失嚴重。
創造此地的人實力強大,能在此地鼎盛之時將這些事物封印,但為何不直接消滅他們,反而留下威脅?西王母對此深感疑惑。
此地起源未知,連基本的線索都缺乏,更不知道那人的目的何在。
儘管他們想要探查,但時間已過去太久,難以追溯。
西王母甚至想使用宇宙雙目查看,但宇宙雙目毫無反應。
輪回境或許也無法窺探到這些消息,因為對方手段高明,不會留下破綻。
但宇宙雙目的特殊性使其即便被抹殺也不可能完全掩蓋其探查能力。
他們必須小心行事,因為這地方充滿了未知與危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東華帝君凝視著前方,深沉地說道。
上古時期的大能雖多,但能夠壓製眾多寶物與猛獸的存在,其實力必然超凡入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