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深知自己的擔憂和責任感不能單純傳達給西王母,因為她的犧牲是為了整個六界。
然而,他也必須確保她的安全。
東華帝君決定陪伴西王母,讓她安心休養,直到找到治療她傷勢的辦法。
在這段時間裡,他派燭龍前去尋求其他神君的幫助,以尋找可能的解決辦法。
而太上老君暫時無法前來幫忙,因為他的事務繁忙。
關於下一步的行動計劃,他們打算前往地府尋求幫助。
但是他們都清楚地府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對此事的謹慎態度。
他們認為地府雖然存在危險,但作為六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能不會對這次事件過多參與或摻和其中。
儘管如此,前往地府借取輪回鏡的計劃仍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性。
他們明白地府的特殊地位,超脫於六界之外而不受外界影響乾擾的事實使他們充滿了憂慮和警惕性。
他們對未來的危險和不穩定的狀況保持高度警覺和防備態度,以確保不會給自己和地府帶來更大的麻煩或危機。
燭龍表達了他的擔憂,認為前往地府不是一件小事,可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風險。
他們知道他們所麵臨的強大對手的強大存在並沒有消失很長時間,可能是因為內心的憤怒和不滿而存在的原因。
“然而我們知道我們對這些創造者造成的影響——他們的權力、地位都被取代。
這也解釋了為何他們有怨念、不快和不消失的理。”
第xxx世間眾生皆經曆輪回,但地府的存在卻保證了這一過程的穩定。
正因如此,人們敬畏地府,深知一旦得罪,輪回之路或將斷絕,消散於世間成為無法挽回的遺憾。
地府,乃是每個人生命的歸宿。
關於輪回轉生,能否投個好胎,全看地府的安排。
地府不熱衷於爭奪世俗之物,對外在之物的興趣也頗為淡漠,因此與世間眾人關係和諧。
此次事件,他們本無需涉足其中。
畢竟,那東西即便覺醒,亦不會對地府出手。
因為重建地府需耗費巨大精力,且地府的存在具有必要性。
因此,那東西不會輕舉妄動對付地府。
燭龍的擔憂並非無的放矢,九頭鳥與地府關係良好,但神獸的身份始終令人難以安心。
複活那尊神靈,如今地府的處境頗為微妙。
是否應助一戰尚未可知。
九頭鳥是否參與其中也未可知。
燭龍的擔憂並非無理,東華帝君亦在思考這一問題。
地府是否會與六線一同禦敵?其實他們無需卷入其中,戰鬥並非他們的需求。
即使世間所有人都消散,地府仍將存在!但無論如何,必須嘗試與地府溝通。
地府的閻均存在時間久遠,或許與那東西有所關聯。
若真如此,他們在那個東西的覺醒中或許發揮了重要作用。
麵對未知,必須謹慎行事。
當前首要之務是試探地府的態度,看看他們究竟站在哪一邊。
如地府真的站在那東西一邊,則需提前做好準備應對。
他們必須提高警惕,因為任何人均可能背叛,尤其是地府態度曖昧且擁有一頭九頭鳥的情況下。
他們的地位特殊,東華帝君對地府信任度不高。
儘管地府承諾借出輪回境,東華帝君仍存疑慮。
畢竟地府的閻君來曆神秘,與未知之物存在聯係。
他可能曾生活在神明存在的時代,並可能認識該物,若他選擇幫助該物複蘇,將是巨大威脅。
因此,他們不僅要麵對外部敵人,還需防備內部背叛。
他們對內部敵人一無所知,必須小心謹慎。
接下來的行動不能被彆人利用,否則將引發大問題。
未知之物複蘇需要信仰之力,若閻君幫助,此過程將大大加速。
你也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懷疑地府的顏君是正確的。
此未知之物可能源自遠古時期,如是這樣,他認識此物的可能性極高。
此物看似強大,可能是當時強大的神明。
但因無相關記錄,說明此神可能已被消滅。
此神可能曾是我們崇拜的大能,但並非所有神都能接受隕落的事實,複辟的可能性存在。
畢竟誰能接受自己的消亡呢?燭龍聽到東華帝君的話後點頭表示認同,被自己的創造物取代是令人憋屈的,可以想象曾經的那些神明有多麼絕望和不甘。
但多數神明順應天道發展而消亡,因他們的力量過於強大導致世界無法容納他們。
天道讓他們消失,多數神明會接受這一事實,但少數無法接受的神明可能會設法複辟,重現昔日輝煌。
就連神獸們也不願默默無聞,因為他們渴望得到人們的尊敬和供奉。
第xxx它們似乎感覺到了自己所處地位的動搖,感受到了一種強烈的危機感。
那些曾經被它們視為低賤的妖獸如今已經逐漸嶄露頭角,逐漸與它們並肩而行。
然而這並沒有讓它們感到欣喜,反而更多的是對現狀的不滿和不甘。
對於神獸而言,這無疑是一種屈辱。
這屈辱不僅來自於自己的實力與地位的下滑,更來自於修仙界對於它們的輕視與誤解。
它們想要重現曾經的輝煌,想要再次得到人們的尊敬和崇拜。
喜歡洪荒:我東王公,開局拒絕悲劇請大家收藏:()洪荒:我東王公,開局拒絕悲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