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則一旦他們反咬一口,公布陰謀,閻君將陷入困境。
其他閻君或許亦知其在做什麼,一旦懷疑其秘密泄露,必將采取行動。
哼,你瞧得起誰呢?我身為神獸後裔尚知謹慎行事。
閻君孤身一人,或許掌握一二神獸力量,然而其責任感不足。
若非那些事物即將覺醒,對付他易如反掌。
我可不願當亡命之徒,更不想與他同流合汙。
他這樣的人難以真心相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背叛或拿來擋刀。
若那些事物覺醒順利,他的日子還好過;一旦失敗,他就走投無路。
我不會與這樣的人一起冒險。
燭龍聽到東華帝君的言論,心中有些不滿。
他覺得自己的生活已經足夠好,不明白為何東華帝君要強調他必須證明自己的價值。
燭龍認為,自己並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自己的用處,而且他覺得東華帝君的評價並不準確。
他認為自己在關鍵時刻能夠為閻君提供巨大幫助,儘管有時想法並不確定是否會對他們有所幫助。
因此,他覺得自己應該有一定的用處,否則閻君為何不去聯絡他?
東華帝君認為燭龍的想法過於簡單。
他明白閻君不會選擇燭龍的原因是因為燭龍的證明並不穩定,存在不確定性因素,這是導致他無法得到閻君的拉攏的關鍵原因。
因此他認為在決策過程中穩定性與信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畢竟閻君所做的事情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他必須選擇最穩妥的夥伴。
因此,像地府的九頭鳥這樣的純正神獸成為他的首選夥伴。
雖然燭龍也有神獸血脈混雜在其中,但比起九頭鳥來說更加不確定因素存在。
總的來說,野心過大的野心家和不夠穩妥的行動,是無法被決策者信任的。
因此他必須選擇最穩妥的夥伴來確保事情的成功。
神獸與神明緊密相連,若神明狀態好轉,神獸的境遇自然也會有所提升。
然而,現實卻並非如此簡單。
當前,大多數生靈對神獸並不待見,神獸的境況頗為尷尬。
儘管他們地位尚存,但內心並不快樂,因為現今的狀況與昔日榮光相差甚遠。
東華帝君深知,即便給予神獸再多的,他們也不會輕易臣服。
原因在於,東華帝君並不看好神獸,他認為它們並非最佳選擇。
天帝需要神獸來維持秩序,但東華帝君的態度始終不冷不熱。
燭龍聽聞東華帝君之言,嘴角上揚。
它表示讚同東華帝君的觀點,認為自己實力不濟並不代表不被選上的理由,而是因為自身的立場與神靈不相融合。
它坦言自己對神明的感情複雜,並不喜歡,也未見其恢複給自己帶來益處。
對那些自信滿滿的神靈複蘇,它持保留態度,認為自身作為血脈混雜的妖獸,一旦麵對真正的挑戰,日子不會好過。
因此,無論對方承諾何種條件,它都不會輕易選擇站隊。
諸多妖獸中,有許多與其相似存在困境的個體,對於它們而言,平衡才是真正的關鍵。
東華帝君對此深有體會。
他強調自己並非因為實力不足不被選上,而是自身並不願意涉足複雜的陣營鬥爭。
他明確表示修仙之路無需太多人幫忙,強者自然能夠獨當一麵。
然而若有需求打打下手之類的幫助,也並非不可考慮。
畢竟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但作為妖獸的他並不會被推到最前線衝鋒陷陣。
對於六界中的其他生靈來說,他的存在還是有一定價值的。
但無論何種情況,他都不會輕易為他人冒險或付出全力以赴的努力。
他滿足於現狀的日子過得很好。
“你無法離開,必須與我們並肩作戰。
若那些存在真的覺醒,你的日子將不好過。”
“你未曾助他們,若他們勝利,你的地位將如螻蟻。
神獸不會視你為後代,反而可能視你為恥辱。”
“他們已容忍妖獸存在許久,曾提議讓具有神獸血脈的妖獸消除那些威脅。
他們對你們這類妖獸的存在深感厭惡。”
東華帝君了解燭龍的疑慮,他隻是不想全力以赴。
現在的情況不允許燭龍如此選擇。
若那些存在無法被控製,神獸的地位將無限提升,擁有神獸血脈的燭龍這類妖獸的日子將不好過。
神獸會厭惡他們,認為他們玷汙了高貴的血脈。
因此,燭龍彆無選擇,隻能與他們站在一起。
否則,未來絕不好過。
東華帝君說的是事實,燭龍隻是在逃避。
如果那些存在無法覺醒,神獸首先會攻擊他們這種血脈混雜的妖獸。
自認為高貴且實力強大的神獸,不應輕視其他妖獸。
否則,東華帝君認為他們隻是神明的舔狗。
六界中的生靈都應被承認,不應被視為螻蟻。
這樣的想法偏激,東華帝君不認同那些神明是創世之神,他們在思維與胸懷上都相差甚遠。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們自私、眼界狹隘,如果不是真正的神明,東華帝君不願與他們相提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