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不足是他當前的難題,因此必須謹慎保全自身。
麵對事態已無法隱藏,他們必須加快行動速度。
時間已經流逝,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不能再慢慢籌劃了。
仙界已經得知消息,知曉那些存在的存在。
如果不儘快喚醒那些東西,天家可能會找到解決辦法並消滅它們。
那樣他們將失去所有努力,並得罪天界和其他勢力。
閻君既然已經表態,他同意借出地府的輪回鏡。
我提出隻使用一天的時間,不知閻君能否接受。
我理解地府每日輪回時需用輪回劍,但此刻情況緊急,我們在境外發現了即將覺醒的神明,需要立刻查明其來曆。
因此向地府借用輪回鏡進行調查。
東華帝君並未隱瞞此事,他已向閻君解釋過。
閻君對修仙界的關注早已深入骨髓,九淵之事他們必然早已知曉。
對方可能已經為此準備了很長時間,因此我們必須抓緊時間。
那些神明已經沉睡了很久,如今有了大量信仰之力,他們的覺醒隻是時間問題。
我們必須做好準備,一旦他們蘇醒,天下將陷入危機。
閻君似乎有意複活那些存在,與我們處於敵對陣營。
他的態度變化之快讓我們確信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
原本六成的把握現在已增至十成。
我們必須想辦法解決閻君,如果他被解決,接下來的事情會容易很多。
我們不能任由這個狡猾的敵人繼續策劃陰謀,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如果能提前消滅他,那將是最理想的結果。
而且地府能夠孕育出新的閻君,證明即使除去現有閻君,地府秩序也不會崩潰。
以前不敢對閻君動手,皆因普遍認為他是天下間最特殊的存在。
一旦除去,輪回秩序或將出現混亂,因此東華帝君一直有所顧忌。
但自出現另一閻君後,他們意識到閻君並非不可動搖。
隻要策略得當,必能將其製服。
現閻君站在敵對立場,他們決心先除之而後快,因其實力深不可測且狡猾多端。
東華帝君此次親自前來,意在借用地府的輪回鏡。
此鏡不可輕易離開地府,否則地府工作將陷入混亂。
但鑒於東華帝君的請求及當前緊急情況,地府決定破例出借。
閻君已知東華帝君的來意,他並不感到意外。
東華帝君顯然是欲借輪回鏡查探某些消息。
但閻君明白,輪回鏡能查知的消息有限,不足以對目前形勢產生重大影響。
儘管如此,他已決定爽快答應東華帝君的請求。
因他知道一旦拒絕,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猜疑和衝突。
與其卷入不必要的紛爭,不如借出輪回鏡以平息事態。
他們的大計即將成功,一個輪回鏡的借出不會對他們造成太大威脅。
反而,若能借此緩和與東華帝君的關係,對他們來說是有利的。
因此,閻君表示願意借出輪回鏡。
他並不覺得這是損失,反而認為這是他們計劃成功前的必要妥協。
緊急情況之下,我等不得已前來借用輪回鏡。
此次事件涉及之事物極為恐怖,我們必須迅速做好準備。
消息越多,對我們六界而言,機遇亦更大。
我等想知道閻君獲悉此消息後,是否願意與我們共同對抗敵人?我們所居之地即將遭受外敵入侵,無論我們身處何方,必須團結一心。
對抗那些實力強大的敵人,我們必須聯手所有人。
東華帝君深知閻君的所思所想,雖知閻君可能不會答應,或隻是拖延時間,但他仍會儘力爭取。
通知地府是必要的,否則他們可能會借此機會對我們發起攻擊。
東華帝君必須全麵考慮所有事情,但在沒有確鑿證據之前,他不會對閻君采取行動,這是閻君的要求。
在他們實力未完全恢複,那些家夥尚未覺醒之前,閻君不會對東華帝君輕易出手。
他們明白,彼此間的實力不易消亡,一旦暴露,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他們默契地達成了一種協議,時機未到,不會相互動手。
東華帝君敢帶燭龍來地府,是因為他了解閻君的為人和性格。
他不同於燭龍這種易衝動者,反而更加難以掌控。
東華帝君經驗豐富,應對起來輕鬆自如。
但如果閻君暗中耍手段,東華帝君會顯得被動。
不過就算再艱難,他們也必須努力應對。
這是一場生死之戰,那些蘇醒之物一旦覺醒,無人能夠幸免。
對於東華帝君和閻君來說,他們都是不可調和的敵人。
現在,他們必須為了自身的利益而行動。
東華帝君現在能聯合其他人,共同應對這場危機。
閻君的友軍尚未覺醒,因此他不敢輕舉妄動,儘量不逼迫修仙記翻臉。
他們目前專注於其他事務,因為真正的敵人是那些沉睡的勢力,而非閻君個人。
即使消滅了躺湮,那些沉睡的東西可能仍會醒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