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東華帝君對魔界之母的做法心生疑慮。
他想要知道,為何魔界之母對這些打算離開魔界的人如此決絕。
這些人跟隨魔界之母多年,即便沒有赫赫戰功也有勞苦功高。
對此,燭龍也表達了疑惑,他不能理解魔界之母為何要置他們於死地。
他覺得即使他們想要離開魔界,也不應遭到如此對待。
饕餮亦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覺得這些人並沒有犯下嚴重的錯誤,不應遭到殺身之禍。
他們認為這些人的離開意願並不算背叛。
然而,魔界之母卻對此持不同看法。
她認為這些人決定離開她便是背叛。
在她看來,無論東華帝君等人如何勸說,她都不會改變主意。
她決定要鏟除這些人,不論他們曾跟隨自己多久、做過多少貢獻。
她的態度堅決,不給眾人發言的機會。
魔界之母再次提醒東華帝君,這是魔界內部的事務,與他們無關。
她強調,此事與他們毫無瓜葛,希望他們不要再插手。
對此,東華帝君堅定表態:“我答應過他們要帶他們離開,決不食言。”
他深知魔界之母的強硬態度,但他依然決定堅守自己的承諾。
魔界之母對東華帝君的堅定態度感到無奈,她知道隻要有東華帝君在此,她無法傷害那些人。
儘管她想要處理這些人,但因為有東華帝君的保護,她無法下手。
此刻的魔界之母若想動他們,必須先打敗東華帝君。
這些人深受感動,他們沒想到在關鍵時刻,東華帝君仍然信守承諾。
其中一人勸道:“東華帝君,你的承諾已經足夠,我們感激不儘。
請你不要管我們,儘快離開。
我們知道你在我們仙界的法力在這裡不能完全施展。”
他們不希望連累東華帝君,希望他能夠明白他們的心意並離開。
然而,東華帝君並未動搖他的決心。
他知道這些人的依賴和信任都寄托在他身上。
他再次堅定表態:“我答應過的事一定會做到。”
他決心保護這些人直至最後一刻。
他的堅定和決心再次感動了在場的人,他們知道在東華帝君的庇護下,他們還有一線生機。
不論如何表述,魔界眾人對東華帝君的感激之情是真實存在的,因為他是一位信守承諾的帝君。
然而,當前局勢下,他們希望東華帝君明白,他們自身已是困境,無法再接受他的幫助。
命運使他們無法生還,他們隻能無奈接受現實。
但東華帝君卻並非輕易放棄之人,他已表明要帶他們離開。
魔界之母對此感到驚訝的同時,也對東華帝君的能力有所察覺,因為短時間內,她的人已被東華帝君所影響。
即便出於敵人身份,魔界之母也對東華帝君的能力頗為欣賞。
但無論東華帝君多有能耐,此時兩人立場敵對,無法改變。
麵對東華帝君的言辭,魔界之母隻能無奈接受現實。
此時東華帝君強調的並非收買人心,而是自身懷有仁慈之心,他希望魔界之母能理解這一點。
如果她也擁有仁慈之心,這些人或許不會想要離開魔界。
在東華帝君再次插話,然而魔界之母並未給予他發言的機會。
帝君仍然堅持道:“你應該審視自身的行為和決策,而非遷怒於他人。
他們離開的原因,不正源於你的作為嗎?”
他深知,若魔界之母的行為不過分,眾人怎會離去。
此刻的他,真心希望魔界之母能聽取他的建議,自我反省。
他的言辭充滿了道理,若魔界之母能真心接納,必將深刻反思自身行為。
隻有這樣,她才能明白自己做得有多過分,眾人也就不會離去。
但魔界之母不以為然,她覺得東華帝君並不了解,他的指責是無根據的。
魔界之母反駁道:“東華帝君,你何出此言?你憑什麼說我?憑什麼要我自我反省?我從未犯過任何錯誤。”
她認為東華帝君一無所知,才會說出這樣不理解人的話。
魔界之母覺得自己的成功來之不易,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但她無法理解為何此時有人背離她,對此感到極度不滿和憤怒。
因此,她想要懲罰那些背叛自己的人。
魔界之母認為東華帝君不了解實際情況,所以無法明白她的立場和決定。
如果東華帝君能理解她的經曆和選擇,一定不會說出這樣的話來。
她希望東華帝君不要站在高處說話不腰疼,因為他並沒有經曆過這些事情,無法理解她的感受和想法。
因此,此時的東華帝君沒有資格發言。
魔界之母堅信自己的立場和決策是正確的。
即便東華帝君站在她的角度考慮,他也不可能做出同樣的決定。
她認為東華帝君能饒過眾人一命已是非常大度了。
然而在她看來,“無論如何我都不會饒了他們性命”
。
魔界之母展現出的堅決態度凸顯了她對事情的看法和立場。
東華帝君深知此事雖為小事,但他看到魔界之母處理事務的方式後憂心忡忡。
喜歡洪荒:我東王公,開局拒絕悲劇請大家收藏:()洪荒:我東王公,開局拒絕悲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