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
他在自己的三輪車旁,立起了一塊新的木牌。
木牌上用毛筆寫著幾個大字,龍飛鳳舞,格外醒目。
“正品出口轉內銷布料,假一罰十!今日起,每套三塊五!買五送一!”
漲價了!
在所有人都在瘋狂降價的時候,他竟然反其道而行之,把價格從三塊,直接提到了三塊五!
整個高第街都炸了。
“這小子瘋了吧?彆人都賣兩塊五,他憑什麼賣三塊五?”
“就是,想錢想瘋了?真當自己的布是金子做的?”
趙老財看到那塊牌子,先是一愣,隨即發出一陣冷笑。
“自尋死路!”
他篤定,不出三天,羅陽就得卷鋪蓋滾蛋。
然而,羅陽的後手,才剛剛開始。
當一個老顧客拿著一件彆家買的兩塊五的裁片,猶豫著要不要在羅陽這裡買時,羅陽拿起了剪刀和卷尺。
“大姐,您彆急著走。”
他把顧客拉到一旁。
“您買的這套,版型是對的,但您的肩膀比較窄,按照這個裁片做出來,袖子會顯得很垮,不好看。”
他拿起卷尺,飛快地幫大姐量了一下肩寬。
然後拿起剪刀,在那套兩塊五的裁片上,“哢嚓”幾下,修剪了一下袖窿和肩斜的角度。
“您看,這樣改一下,再拿去做,保證穿上跟量身定做的一樣合身。”
他又指了指裁片的布料。
“還有,您摸摸這布,再摸摸我的布。”
大姐下意識地摸了摸。
手感天差地彆。
一個是粗糙乾澀,一個是順滑緊密。
“您這布,下水洗一次,至少縮水兩公分,到時候這衣服就沒法穿了。”羅陽淡淡地說道,“我的布,您昨天親眼見過,開水燙都沒事。”
“一分錢,一分貨。是花兩塊五,買一件穿一次就扔的次品,還是花三塊五,買一件能穿幾年的正品,您自己選。”
大姐的臉瞬間就紅了。
她感覺自己貪小便宜,被人當場戳穿了。
“我……我買你的!靚仔,給我來一套你這個三塊五的!”
她毫不猶豫地掏出了錢。
羅陽微微一笑。
他沒停下。
他又對旁邊一個準備買裁片的年輕姑娘說:
“妹子,你這個子高挑,可以把下擺的裁片稍微放長一點,做成小長款,下麵配條褲子,特彆顯氣質。”
他又對一個身材微胖的阿姨說:
“阿姨,您選這個收腰款不合適,我給您換成直筒的版型,再把領子改成小翻領,保證遮肉又精神。”
他開始免費為每一個在他這裡購買裁片的顧客,提供“私人訂製”的修改建議。
這在1988年,是一個聞所未聞的概念。
這已經不是單純的賣貨了。
這是在賣設計,賣服務!
消息一傳十,十傳百。
那些圖便宜買了山寨貨的顧客,很多都後悔了。
因為他們發現,那些便宜裁片,要麼是布料有問題,洗一次就完蛋;要麼是剪裁得亂七八糟,做出來的衣服歪歪扭扭,根本穿不出去。
反觀在羅陽這裡買了高價貨的顧客,一個個都滿意得不得了。
不僅布料好,做出來的衣服還特彆合身、時髦。
一來二去,顧客們心裡都有了一杆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