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天成喝了一大口酒,繼續道:“所以啊,老辦法不行了,就得折騰新辦法。科舉製,就是在這些舊製度玩不轉之後,被逼出來的一套更強調公平、更注重程序、更能大規模篩選人才的玩法。它是一個漫長的演化過程,不是某個人一拍腦袋想出來的。”
“它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南北朝後期。當時一些南方政權,比如梁武帝,就比較重視文化,搞過一些策試。但真正有點模樣的,是在隋朝。”
扶蘇在很認真的在聽,雖然搞不清楚這些萬年前朝代的時間線,現在最重要的是將科舉的這個事情搞清楚!
“隋文帝楊堅統一天下後,覺得以前那套選舉辦法太爛了,於是開了個‘誌行修謹’和‘清平乾濟’兩科,讓各地推薦人來考試,這算是分科考試的雛形。”
“到了他兒子隋煬帝楊廣,大業元年設‘進士科’,‘進士’這個詞開始登堂入室。‘進’是推薦、選拔,‘士’就是士子。通過考試來選拔士子。這就是一般公認的科舉製度正式誕生的標誌。”
“為啥是隋朝?因為經過幾百年亂世,舊的門閥勢力被打得七零八落了,隋朝又是新建立的統一王朝,皇帝想加強中央集權,就必須打破舊的人才壟斷,從更廣泛的階層中選拔聽話、能乾的人。科舉正好能滿足這個需求。”
扶蘇恍然大悟,原來科舉的誕生,背後有著如此深刻的時代背景和政治需求!
並非單純的文教興盛。
“到了唐朝,科舉製度就逐漸完善和發展起來了。”趙天成繼續深入,“唐朝的科舉分得很細,有很多科目,叫‘常科’和‘製科’。”
扶蘇看著趙天成,先生多次說過這個唐朝很強!
“常科是每年定期舉行的。主要科目有:‘秀才科’,要求最高,考方略策,也就是治國方略,後來漸漸廢了。‘明經科’,主要考對儒家經書的記憶和理解,比如貼經——填空默寫、墨義——解釋經義。‘進士科’,主要考詩賦、時務策——對時政的見解和對策。‘明法科’,考律法。‘明字科’,考文字學。‘明算科’,考數術等等。”
“看出來沒?唐朝科舉還挺實用的,不僅有文科,還有法律、文字、數學這些專科。但最受重視的,越來越偏向‘進士科’。為啥?因為進士科考詩賦和策論,更能看出一個人的文學才華、思維能力和政治見識,比光會死記硬背的明經科有水平多了。所以當時社會上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考明經科三十歲算老的,考進士科五十歲算年輕的,可見進士科之難,地位之高。”
扶蘇的眼睛亮了,五十歲還在考試,這朝廷給的希望讓其奮鬥了一生啊!
“除了常科,還有‘製科’。這是皇帝臨時下詔,根據特殊需要開設的科目,比如‘賢良方正能言極諫科’、‘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等等,不限身份,現任官員、白身百姓都可以考,考中了往往能得到破格提拔。這是對常科的補充,也是為了撈取特殊人才。”
“考試流程呢,在唐朝也基本定型為三級:”
“第一級,‘鄉試’。在地方州、府舉行,考中的叫‘鄉貢進士’或‘舉人’,獲得了進京參加省試的資格。第一名稱為‘解元’。”
“第二級,‘省試’。在京城尚書省舉行,由禮部侍郎主持,這是最關鍵的一級考試,考中了就叫‘進士及第’。省試第一名稱為‘省元’或‘狀元’。”
扶蘇好奇問道:“先生,尚書省和吏部侍郎是何?”
“這個以後再說,先說完科舉”。
“第三級,‘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對省試錄取的進士進行重新排名,一般不再黜落。殿試後分甲發榜,但唐朝分甲還不像宋朝以後那麼嚴格規範。”
“中了進士,那可是了不得的榮耀!‘曲江宴’、‘雁塔題名’,風光無限!授官起點也高,很多能直接進入清貴的翰林院或者中央各部任職,前途無量。”
扶蘇聽得心馳神往,又倍感壓力。
如此複雜的科目設置和嚴格的考試層級,需要何等強大的組織能力!
嬴政在心中暗暗評估:分科取士,進士為重,殿試定名……此製將人才選拔係統化、儀式化,極大地增強了其權威性和吸引力。
皇帝親自主持殿試,更是將恩寵與威權集於一身,妙極!
李斯則敏銳地注意到“明法科”和“明算科”的存在。
看來這科舉並非隻考儒家經義,亦可納入律法、算術等實用之學,這與秦製並非完全水火不容。
關鍵在於考試內容和標準的製定權!
趙天成接著說:“唐朝科舉雖然搞起來了,但問題還很多。最大的問題就是‘公薦’和‘行卷’風氣盛行。”
“‘公薦’就是考試前,達官貴人、文壇領袖可以公開向主考官推薦自己看好的考生。”
“‘行卷’就是考生把自己平時寫的詩賦文章,提前投遞給那些有權有勢、有名望的人,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賞識和推薦。”
“這就導致考試還沒開始,錄取名單可能已經在權貴圈子裡內定得差不多了。考試本身反而成了走過場。比如大詩人王維,當年就是走了玉真公主的門路才中的狀元。還有大詩人杜甫,考了好幾次都沒中,未必是才學不行,恐怕是沒找對門路或者沒人推薦。”
扶蘇默默的記住了這兩個的名字,想著是否還有經天緯地的名句出來!
“所以唐朝的科舉,公平性還是大打折扣,很大程度上依然被門閥士族殘餘勢力和新興的權貴階層所影響。”
“到了宋朝,嘿,這才算是科舉的黃金時代,也是它真正發揮出巨大威力的時代!”
趙天成的語調提高了一些,“宋朝皇帝深刻吸取了唐朝和五代的教訓,把科舉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進行了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基本杜絕了唐朝的弊病。”
因為橫渠四句,扶蘇現在心中最為向往的朝代就是趙天成口中的宋朝了!
喜歡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請大家收藏:()始皇彆鬨!我就吹個牛你當真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