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誌明走過來,拿起宇輝剛才用過的咖啡杯,準備去清洗,狀似隨意地問了一句:
“你這同學……挺關心文化事業的啊。”
蘭鳳正低頭看宇輝留下的名片,聞言抬頭,笑了笑:
“是啊,他說他們公司有這方麵的項目。”
她似乎完全沒有察覺到任何異樣,將名片隨手放在了名片盒裡,注意力很快又回到了未完成的音樂分享會策劃上。
然而,有些種子一旦播下,就會在土壤裡悄然生長。
宇輝這看似“順理成章”的到訪,像一顆投入平靜湖麵的石子,雖然漣漪不大,卻實實在在地打破了某種平衡。
何誌明那微妙的警惕,蘭鳳那份渾然不覺的坦然,以及宇輝那句“我會常來的”承諾,都預示著,青禾書社這片剛剛恢複平靜的水麵,或許即將迎來新的、細微的波動。
生活的篇章,總是在不經意間,被一些意外闖入的標點符號,改變了節奏和走向。
我看向窗外,陽光依舊明媚,但我知道,有些故事,才剛剛開始醞釀下一個情節。
宇輝那次以“調研”為名的拜訪,像一顆被小心投入湖麵的石子,漣漪散開後,水麵似乎恢複了平靜,但水底的暗流卻開始悄然改變方向。
他果真如他所說,“常來了”。
起初是每周一次,總在周六下午,書社人流相對平緩的時段。
他每次都會帶著他的筆記本電腦,點一杯美式,在靠窗的那個固定位置坐下,處理一些工作,或者隻是安靜地看書。
他的到來和離開都悄無聲息,除了偶爾與當值的蘭鳳或林少蓮點頭致意,並不多做打擾。
但頻率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宣告。
何誌明對此保持了高度的警覺,卻又無法言說。
宇輝的行為無可指責,他是顧客,是蘭鳳的老同學。
他安靜、禮貌、消費,沒有任何越界之舉。
何誌明隻能將那份莫名的介懷壓在心底,用更加沉默的觀察來應對。
他會注意到宇輝目光追隨蘭鳳的頻率,會注意到他帶來的不再是文件袋,而有時是一本他認為蘭鳳會感興趣的新出版的設計類書籍,或者一盒包裝精致的、來自他出差地點的特色點心,借口總是“順便”、“朋友送的,嘗一嘗”。
蘭鳳起初並未多想。
老同學照顧生意,帶點小禮物,在她看來是人之常情。
她大方地收下,與宇輝分享,偶爾在工作間隙會和他聊上幾句,話題多圍繞書社、行業動態或者共同認識的同學近況。
宇輝很懂得把握分寸,交談時目光坦誠,語氣自然,從不涉及任何私人情感領域,這讓蘭鳳感到輕鬆,也逐漸將他視為了一個可以愉快交流的“熟客”兼老友。
然而,次數多了,頻率高了,一些細微的變化還是難以避免地發生了。
一個周五的晚上,書社舉辦一場小型的電影放映會。
活動結束後,大家忙著收拾場地,搬運桌椅。
宇輝很自然地留下來幫忙,他話不多,但動作利落,和何誌明一起抬沉重的投影設備時,兩人之間有一種男人間無聲的、帶著些許較勁意味的默契。
收拾妥當,蘭鳳給大家倒了水。
宇輝接過水杯,很自然地站在蘭鳳身邊。
他看著窗外夜色中書社暖黃的燈光映照出的“青禾”二字,輕聲說:
“每次來這裡,都覺得很放鬆,好像時間都慢下來了。”
他的語氣裡帶著一種不易察覺的感慨和……歸屬感。
蘭鳳笑了笑,剛要接話,何誌明的聲音從旁邊插了進來。
帶著一絲刻意的明朗:“是啊,我們這裡就是希望大家能找個地方喘口氣。宇輝先生要是喜歡,隨時歡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用了“宇輝先生”這個稱呼,禮貌而疏離,強調了對方“客人”的身份。
宇輝看向何誌明,笑容依舊溫和:“謝謝,我一定常來。”
那一刻,空氣中有一種無形的張力,短暫地凝聚在兩個男人之間。
蘭鳳似乎隱約察覺到了什麼,她看了看何誌明,又看了看宇輝,眼神裡閃過一絲疑惑。
但很快便被疲憊掩蓋,她打了個哈欠:“好了好了,收拾完就趕緊各回各家吧,累死了。”
這件事像一根小小的刺,紮在了何誌明心裡。
他開始更加留意宇輝和蘭鳳之間的互動。
他發現,宇輝對書社的了解越來越深,甚至能就某些圖書的選品和活動策劃提出一些頗有見地的看法,這讓蘭鳳有時會主動征求他的意見。
他們之間的交談,不再僅僅是浮於表麵的寒暄,偶爾會涉及到一些更深入的理念探討。
何誌明感到了某種威脅。這種威脅並非來自激烈的競爭或明確的追求,而是源於一種緩慢的、無聲的滲透。
宇輝正在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方式,重新嵌入蘭鳳的生活,以一種“理解者”和“支持者”的姿態,分享著她事業中的點滴。
這與何誌明自己曾經帶來的傷害和後續艱難的修複過程,形成了某種對比。
林少蓮將這一切看在眼裡,私下裡對我說:“華華,你帶來的這個老同學,能量不小啊。何誌明最近話更少了,煙好像也抽得多了點。”
我歎了口氣,無法否認。
宇輝的耐心和策略,出乎我的意料。
他沒有急於表白,沒有製造任何戲劇性的場麵,隻是用持續的、高質量的陪伴和共鳴,一點點瓦解著蘭鳳可能的心防,也一點點挑動著何誌明那根敏感的神經。
而蘭鳳,身處風暴眼的中心,似乎並未完全意識到身邊湧動的暗流。
她享受著與宇輝交流帶來的智力上的愉悅和放鬆,也習慣了何誌明沉默而堅實的守護。
她或許感覺到了兩人之間那微妙的磁場,但剛剛從一段情感創傷中走出來的她,下意識地不願去深想,寧願將這一切維持在一種模糊的、安全的平衡狀態。
直到有一天,宇輝在一次閒聊中,狀似無意地提起:“下周末國家劇院有場非常不錯的先鋒話劇,主題是關於城市與記憶的,我記得你以前高中時就對話劇挺感興趣的,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這是一個明確的、超越普通朋友範疇的邀請。
蘭鳳正在整理書單的手頓住了。
她抬起頭,看向宇輝,他鏡片後的目光溫和卻帶著不容錯辯的期待。
她又下意識地瞥了一眼不遠處正在擦拭書架、背影顯得有些僵硬的何誌明。
空氣仿佛在這一刻凝固了。
書社裡熟悉的咖啡香和書香,似乎都染上了一絲緊張的氣息。
蘭鳳會如何回應?
是接受這份來自過往的、遲到了十五年的邀約,打破目前的平衡?
還是婉拒,將關係維持在安全的界限內?
而一旁沉默的何誌明,又會作何反應?
青禾書社這個溫暖的避風港,再次被推到了情感糾葛的十字路口。
這一次的波瀾,不再來自外部的風雨,而是源於內心深處,那些關於過去、現在與未來選擇的無聲較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蘭鳳那張帶著些許錯愕與掙紮的臉上。
喜歡重生賭愛請大家收藏:()重生賭愛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