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小靈的話,趙啟根本沒有任何猶豫道。
“那還等什麼,給我進行一次醫術召喚。”
不說趙長風對自己的好,光是趙長風那超神將的戰力,便值得此次召喚。
而且能召喚出一名神醫,對他麾下也有著不小的幫助,像是郭嘉這種英年早逝的,有神醫的坐鎮,往後便絕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見趙啟已經做出決定,小靈直接動用安插在另一個係統中的暗手。
隨著白光一閃而逝,趙啟眼前藍色光幕出現,耳邊也響起了小靈那清甜的聲音。
“召喚開始,因特殊人才稀少,故此次召喚係統隻會給宿主三名候選人,宿主可從其中去掉一人,在剩下的兩人中進行隨機召喚。”
聲音落下,三組數據便呈現在了光幕之上,趙啟從上到下一一看去。
召喚人物一:藥王孫思邈,醫術103。
“運氣不錯,第一位就是藥王孫思邈。”
看著係統召喚出來的第一個候選人,趙啟眼前一亮,在心中頗是喜悅的說道。
孫思邈自幼多病,故立誌於學習醫學知識。
青年時期開始行醫於鄉裡,其提倡並踐行以“大醫精誠”之醫德對待患者,不管貧富老幼、怨親善友,都一視同仁,無論風雨寒暑,饑渴疲勞,都求之必應,一心赴救,並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深為群眾崇敬。
605年618年間,孫思邈遊學四川,後隱於終南山煉丹。
與沙門道宣律師交厚,寫了不少道家煉丹方麵的著作。
唐太宗、高宗曾多次招他任國學博士、諫議大夫等職,均謝絕,唯於673年時任承務郎,執掌尚藥局,掌管合和禦藥及診候方脈等事務。
次年,因病辭退。孫思邈在數十年的臨床實踐中,編著成《備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醫學的發展水平討論。
晚年還主持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孫思邈將張仲景的六經辨證法改為按方劑主治及臨床表現特點相結合的分類法,成為以方類證之指南;提倡的臟腑虛實、寒熱辨證,對後世臟腑辨證影響深遠;總結婦、兒科成就,提出應獨立設科,對後世婦、兒科形成專科有促進作用;提倡保健灸足三裡),按摩、導引、散步,輕微勞動及食治、講求衛生等結合,為老年病的防治也留下了寶貴經驗。
孫思邈逝世後,被後人尊為“藥王”,並將其故鄉的五台山改為藥王山,還為其建廟塑像,樹碑立傳。
若是這位藥王出世,在此方世界絕對可以坐上醫家魁首的位置。
其不管是功績,還是人品,還是能力,都可謂是無可挑剔,若有他的幫助,自家二叔的傷勢絕對可以痊愈。
召喚人物二:神醫華佗,醫術101。
“這位可是敢給曹操開顱的狠人。”
趙啟在心中惡趣味的想道。
華佗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
華佗與董奉、張仲景並稱為“建安三神醫”。
少時曾在外遊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麵,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
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
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
華佗被後人稱為“外科聖手”、“外科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