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門任務殿內略顯嘈雜,數十名身著統一月白道袍的煉氣期弟子,正圍在幾麵巨大的任務玉璧前。
玉璧由整塊溫潤的青玉雕成,上麵流轉著金色的符文,不斷刷新著密密麻麻的任務條目。今日新發布的條目格外醒目,閃爍著淡淡的銀輝:
【丙級宗門任務:凡塵尋緣】
內容:遣弟子若乾,分赴大梁、南詔、西涼三處凡俗國度,尋訪身具靈根、心性尚可之未啟慧者,引其入門。
時限:三月。
要求:煉氣後期,通曉基礎相麵、望氣之術,需攜帶宗門製式“照靈鏡”及“引緣符”。
酬勞:視引薦者資質及最終入門情況,賜下品靈石十至五十枚,貢獻點若乾。
————
窗外的陽光透過“萬卷閣”古樸的雕花木窗,在布滿歲月痕跡的青磚地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五月的午後,窗外庭院裡的古槐樹沙沙作響,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的花香與若有若無的墨香。
“林默,閉閣時辰到了。”萬卷閣管事王嬤嬤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林默這才驚覺窗外已是暮色四合。他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肩膀,開始收拾桌上散落的筆墨紙硯和幾卷厚重的竹簡。
“可需老身幫手?”林默抬頭,看見王嬤嬤站在過道裡,手裡拿著串黃銅鑰匙。
“勞煩嬤嬤掛心,小子這便好。”林默快速將書卷歸入書匣,突然想起什麼,“對了,嬤嬤可知《嘉靖通州誌》置於何處?閣冊記載尚存,小子今日遍尋乙區而未得。”
王嬤嬤:“《嘉靖通州誌》啊…當在甲區‘珍異閣’丁字架下層。然此書乃孤本,紙脆墨洇,閣規所定,非經特許,不得借閱。”
看著林默失落的神情,王嬤嬤沉吟片刻:“你若急用,明晨卯時來尋我,老身或可為你通稟閣主,求個特許。”
“多謝嬤嬤!”林默眼睛一亮,隨即又有些躊躇,“隻是明日休沐,恐擾嬤嬤清靜?”
“不妨事。”王嬤嬤擺擺手,“老身慣常早起。卯時三刻,莫要誤了時辰。”
就在這時,一陣清冽如高山雪鬆、又帶著晨露般生機的氣息飄入他的鼻端。
“嬤嬤,閣中可是新添了清心香?”林默隨口問道。
“嗯?”王嬤嬤一臉茫然,“不曾啊,萬卷閣忌用香料,恐損典籍。”
“林默?”王嬤嬤的聲音忽然變得有些縹緲,“你麵色怎如此蒼白?可是身子不適?”
林默的視線恍惚了一瞬。當他重新凝神,赫然看見丁字書架前站著一個身影——一個身著月白道袍、身姿挺拔的青年。
他正從書架下層取出一卷古舊的玉軸書簡,動作輕靈優雅,如同拈花拂柳。
“嬤嬤,那位道長…”林默指向青年,卻發現王嬤嬤的神情更加困惑。
“哪位?老身並未見人。”
林默猛地轉頭,青年依然在那裡,甚至似乎感應到了他的注視,緩緩轉過身來。
“我名鄭輥,緣法已至。”鄭輥將玉簡遞向林默,“拿去吧,。”
“啊!”林默痛哼一聲,猛地縮手,玉簡“啪嗒”一聲掉在地上。當他再抬頭時,眼前空空如也,唯有那玉簡靜靜躺在地上。
“林默!”王嬤嬤的聲音帶著驚疑在耳邊炸響,“你對著空處作甚?魔怔了不成?”
林默眨了眨眼,冷汗已浸濕內衫:“您…您沒看見方才那位穿月白道袍的仙長?”
王嬤嬤的神情從困惑變成了凝重:“從方才起你便氣色有異,可是讀書過耗,傷了心神?此地除了你我二人,哪還有旁人?”
————
王晴猛地睜開眼睛,胸口傳來一陣灼熱的刺痛。窗外清冷的月光透過紙窗縫隙,在陋室坑窪的泥土地麵上投下一道慘白的光痕,梆子聲隱約傳來,已是三更時分。
王晴她伸手摸向脖頸間的古玉,指尖剛觸到玉麵就本能地縮了回來——那枚溫潤的玉石此刻燙得像塊烙鐵。
“嘶…”王晴倒抽一口冷氣,咬牙扯下紅繩。
陋室狹窄,僅容一床一桌一凳,王晴是這清河鎮上的獨居繡娘,年近三十,靠著替人縫補刺繡勉強糊口。
白日裡在鎮上的“墨香閣”幫工整理古籍舊書,是王晴難得的、能接觸那些不屬於她這個階層的“文字世界”的機會。
王晴輕手輕腳地下床,將發燙的古玉小心放入案頭一個粗陶碗中,又舀了小半瓢水倒進去。
清水接觸到玉石的瞬間騰起一縷細小的白霧,碗中傳來細微的“滋滋”聲。
做完這一切,王晴扶著桌沿喘息,突然發覺自己的呼吸節奏變得異常緩慢悠長。
一陣天旋地轉的眩暈感猛然襲來——
王晴霍然清醒,隻見一位身著月白道袍的道人,正盤膝懸浮於離地三尺之處。
道人穿著青雲門製式的月白道袍,他的眼神極為明亮,如同寒潭映月,深處卻藏著難以掩飾的疲憊與一絲急切。
“仙人?您為何入我家中…”王晴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道人開口,聲音清冽如泉,卻帶著一種奇異的穿透力,“你可以喚我青溪。我乃青雲門內門弟子,道號青溪。”
他抬手,動作並非老人那般從容,而是帶著一種年輕修士特有的利落。食指在空中迅疾地一劃——
“嗡!”
一團拳頭大小、赤紅中夾雜著青碧之色的火焰憑空躍出,懸浮在兩人之間。
青溪道人操控著火焰,它在他指尖如活物般穿梭,時而化作展翅的翠鳥,時而凝成一本燃燒著青焰的書冊。火焰舔舐書頁,非但沒有焚毀,反而有清晰的銀色符文從中浮現:
【道法自然,引氣築基】
“一點微末引火之術。”青溪道人目光灼灼地看向林晚,帶著審視與一絲期待,“你且試試感應它?”
王晴下意識地後退半步,但那青焰書冊卻在她念頭剛起時便化作一道流光,瞬間沒入她的眉心!
一股難以言喻的清涼暖流自頂門灌入,如溪流般迅速淌過四肢百骸,最後在王晴臍下三寸之處丹田)彙聚、盤旋,形成一個微小的、緩慢旋轉的氣旋。
“好!”青溪道人眼中疲憊一掃而空,迸發出驚喜的光芒,“雖已年逾凡俗‘最佳’之齡,但靈根深藏,底蘊未失!隻是…被這凡塵俗氣蒙蔽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