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陳荷的輕鬆自如相比,靈獸殿的馬元則顯得掙紮許多。
同樣擁有築基巔峰的修為,靈氣不可謂不雄厚。
但晉級之路,卻走得磕磕絆絆,每一場都贏得頗為艱難,甚至有些狼狽。
戰術核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他花費巨大代價弄來的幾件威力不錯的法器。
一柄能噴吐毒火的飛叉,一麵能反彈部分法術的銅鏡,還有一套能困敵的連環飛刃。
戰鬥時,往往先是自身靈氣狂湧,施展大範圍的法術進行壓製和騷擾,然後便迫不及待地催動那幾件法器,試圖憑借法器的犀利一擊定乾坤。
此法雖有效,卻顯得過於依賴外物,且缺乏變通。
一旦遇到實力相當、手段靈活或者同樣擁有強力法器的對手,便常常陷入苦戰,隻能依靠修為硬耗,或是險之又險地憑借某件法器的特殊功效僥幸取勝。
最終,雖然也擠入了百強之列,卻堪堪掛在末尾,氣息起伏,臉色也不太好看。
台下甚至能聽到一些細微的議論。
“馬師兄全是靠法器堆上去的啊…”
“修為是夠了,但這打法…”
另一位引人注目的,則是秘傳閣的趙槐。
代表的是日漸興起的“新興派”。
法術運用,與傳統路子截然不同。
或許不會召喚巨大的火球,而是操控數十朵看似微弱的“螢火”,這些螢火卻能精準地吸附在對手的護身靈光上,持續燃燒,消耗其靈氣;
或許不會施展厚重的土牆,而是布下一片“流沙靈域”,改變局部環境,限製對手的移動和發力;
更注重能量的高效利用、環境的借用、以及各種法術之間意想不到的組合效果。
雖然修為或許不是最高的,攻擊也不是最猛的,但這種新穎奇特的戰鬥方式,往往能讓習慣傳統鬥法模式的對手措手不及,疲於應付,最終露出破綻。
趙槐的晉級,也讓台下眾多弟子對“新興派”有了更直觀的認識,確實讓人“眼前一亮”,感受到了另一種修仙對敵的思路。
百強賽仍在繼續,陳荷的算無遺策、馬元的法器開路、趙槐的新法初鳴,與成林的穩如山嶽交相輝映,共同勾勒出青雲門新一代築基弟子的多樣性與活力。
而真正的龍爭虎鬥,還在後麵。
青雲門築基百強榜單高懸,靈光閃耀的百個名字引來無數羨慕與敬畏的目光。
然而,真正的較量,此刻才剛剛開始。
休整三日後,戰鼓再鳴!
規則簡單而殘酷,百強弟子通過抽簽,兩兩對決,一戰定勝負,勝者晉級五十強,敗者則止步於此。
氣氛瞬間變得凝重起來。
能躋身百強者,無一不是築基弟子中的佼佼者,皆有壓箱底的手段。
接下來的每一場,都將是硬仗,再無僥幸可言。
第一擂台四周,靈氣激蕩,金鐵交鳴之聲不絕於耳。
一名黑衣勁裝的刑罰堂弟子率先出手,劍勢如暴雨傾瀉,招招淩厲、直取要害,儼然是要以雷霆之勢速戰速決。他大喝一聲:“破!”劍風呼嘯,幾乎撕裂空氣,逼得台下眾人紛紛屏息。
而他的對手,那位煉器堂弟子卻神色從容。他不急不緩,身形如流雲般飄移,手中五色陣旗接連擲出,口中低誦:“五行輪轉,困龍鎖靈——起!”
霎時間,一座隱約流轉著五色光華的“小五行困陣”自他腳下蔓延展開,將大半個擂台籠罩其中。
刑罰堂弟子一腳踏入陣中,頓時身形一滯,如陷泥沼,四周空氣仿佛都變得沉重粘稠起來。他揮出的劍氣像是撞入無形之牆,威力驟減,速度也遠不如前。他怒吼連連,左衝右突,劍光縱橫,卻始終掙脫不出這五行流轉的樊籠。
陣外的煉器堂弟子則如魚得水,步履輕靈地遊走在陣緣,不時打出一道道低階法術——“石錐術”、“水縛印”、“藤纏訣”,雖不致命,卻連綿不絕,不斷消磨著對手的靈氣與心誌。
“有本事出來與我正麵一戰!”刑罰堂弟子憤然喊道,額角已滲出細汗。
煉器堂弟子隻是微微一笑,回應如風拂過:“師兄,陣法亦是我道,你破不了,便是輸了。”
最終,刑罰堂弟子靈氣耗儘,劍招散亂,不得不拄劍而立,咬牙認輸。
台下鴉雀無聲,眾人皆被這以靜製動、以陣代劍的戰法所震撼。
煉器堂弟子手段之縝密、之難纏,在這一戰中,展現得淋漓儘致。
第二擂台之上,氣氛陡然凝重。
秘傳閣弟子趙槐一襲青衫,靜靜立於台側,身形清瘦,仿佛一陣風就能吹倒。
而他的對手,卻是一名赤著上身、肌肉虯結的體修弟子。
對方周身泛著古銅色的光澤,每一步踏出都震得擂台地麵微微顫動,裂痕自他腳下蔓延開來。
“秘傳閣的人,也敢上來挨揍?”體修弟子聲如洪鐘,大笑一聲便猛撲而來,一拳擊出,勁風呼嘯,似有開山之勢。
台下觀眾不禁為趙槐捏了一把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以柔克剛之道,世人皆知,可真正要在如此狂暴的攻勢下穩住陣腳,又談何容易?
然而趙槐眸清似水,不見半分慌亂。
他步履輕移,如風中細柳,恰到好處地避開剛猛拳風,同時雙手一揚,無數細小的靈植種子隨風灑落,散發出淡淡的草木清氣。
“沒用的!這些草籽,我一拳就可儘碎!”體修弟子怒吼著再度撲來。
可就在下一刻,那些種子一沾地便迅速生根發芽,轉瞬間化作萬千藤蔓,如活物般瘋狂生長,形成一片洶湧的綠色浪潮,向他纏繞而去!
體修弟子暴喝著不斷扯斷藤蔓,拳打腳踏間碎屑紛飛。
但“纏人藤”生生不息,斷而複生,越纏越緊。
更棘手的是,一股若有若無的異香彌漫開來,侵入他的呼吸之間。
“怎麼回事……我的力量,好像在流失?”他心頭一凜,隻覺得氣血運轉越來越遲滯,每一拳都再難發揮出十成力道。
趙槐仍從容立於蔓藤之間,輕聲開口:“剛不可久,柔難以守,師兄,你力強,卻未必能持久。”
體修弟子掙紮愈烈,怒吼聲卻漸低,如同陷入蛛網的猛獸,空有一身氣力卻無從施展。最終,趙槐指尖凝出一縷翠綠光華,淩空一點——
“噗”的一聲輕響,那道精準的木刺術掠過重重藤蔓,正中他氣海穴。
體修弟子身形一僵,隨即轟然跪地,再也無力再戰。
擂台上下先是一靜,隨即嘩然。
誰都未曾想到,這一場強弱懸殊的對決,竟以這等巧妙的方式終結。
新興派弟子對於器物的運用之妙、戰術之奇,實在令人大開眼界。
第三擂台之上,熱浪翻湧,空氣中彌漫著一股焦灼的氣息。
馬元的對手顯然是一位火係術法的高手,隻見他雙臂揮動間,熾熱的火球連綿射出,狂暴無比,將半片擂台都映照得一片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