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轉眼又過了五天。
陳家村西邊的“石頭坡”,在短短一周內,已經徹底換了副模樣。原本雜草叢生、亂石遍地的荒涼景象,被一片片清理出來的、平整的黃褐色土地所取代。三十名婦女組成的“開荒娘子軍”,爆發出驚人的能量。
她們每天卯時就到,日落而息。林晚晴不僅兌現了每天一塊錢的高薪和管飽的午飯,更是在勞動中與她們同甘共苦。她從不指手畫腳,而是拿起工具和大家一起乾。累了,她就從家裡帶來兌了靈泉水的大麥茶,讓大家解渴提神。
這支無形的強心針,讓女人們渾身都充滿了使不完的勁兒。她們驚奇地發現,跟著林老板乾活,似乎沒那麼容易累,一天下來,腰不酸腿不疼,精神頭還好得很。
於是,乾活的熱情愈發高漲。清理出來的石頭被分門彆類地堆放在山坡角落,準備日後砌牆圍欄。割下的雜草也堆積成一座座小山,在太陽下暴曬,等待著被當成最初的草木灰肥料。
王桂香這個隊長也當得儘職儘責,她將三十個人分成幾個小組,劃定區域,互相競爭,大大提高了效率。看著每天都在擴大的勞動成果,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喜悅。
這天是周六,學校放假。
林晚晴第一次沒有讓李浩和李暖在家裡等她,而是一大早就帶著他們,一起坐上了去陳家村的牛車。
“媽媽,我們去哪裡?”李暖好奇地問,小臉上滿是興奮。
“去看看媽媽工作的地方。”林晚晴笑著說。
當牛車停在“石頭坡”下,李浩和李暖都驚呆了。
他們看到了一個從未見過的火熱場麵。幾十個阿姨和奶奶,揮舞著鋤頭和鐮刀,在山坡上忙碌著。她們的歌聲、笑罵聲、工具碰撞聲,彙成了一曲充滿力量的樂章。
而她們的媽媽,就站在那片新開墾的土地上,正和王桂香隊長說著什麼。她穿著一身樸素的勞動服,頭上包著頭巾,陽光灑在她身上,讓她整個人都在發光。
“老板來了!”
不知是誰喊了一聲,所有人都停下了手裡的活,熱情地跟林晚晴打招呼。
“老板,今天中午還吃燉肉不?”
“老板,你看我們這片,今天就能清完了!”
李浩和李暖呆呆地看著這一幕,看著那些大人用尊敬和親近的語氣喊自己的媽媽“老板”,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和自豪感,瞬間充滿了他們小小的胸膛。
這和那個在家裡被奶奶呼來喝去,被爸爸打罵的媽媽,完全是兩個人。
“浩浩,暖暖,過來。”林晚晴朝他們招手。
兩個孩子拘謹地走了過去。
“這就是你們說的那片農場嗎?”李浩看著眼前廣闊的土地,小聲地問。
“現在還隻是開始。”林晚晴指著那片土地,眼中閃爍著光芒,“等把這裡的石頭都清走,地都翻過來,媽媽就會在這裡種上最好吃的番茄、黃瓜、青菜。以後,我們還要在這裡蓋大房子,有自己的院子,再也不用住彆人家了。”
她描繪的未來,第一次如此真實地展現在兩個孩子麵前。那不再是一句空洞的承諾,而是由眼前這片土地和那些辛勤勞動的人們,共同構築起來的堅實基礎。
中午,兄妹倆和工人們一起,坐在山坡上,吃著大鍋飯。今天的菜是土豆燒雞塊,香氣四溢。他們看著媽媽端著大碗,和那些阿姨們坐在一起,一邊吃飯一邊大聲說笑,討論著下午的工作。
那一刻,李浩突然覺得,以前那個隻會哭泣和忍耐的媽媽,好像已經徹底消失了。現在的媽媽,強大、自信,受人尊敬,像太陽一樣耀眼。
他默默地扒著飯,心裡做了一個決定。
開荒的進度喜人,但新的問題也隨之而來。
“老板,這石頭坡的地太硬了,光靠人力翻,太慢了,而且也翻不深。”傍晚收工後,王桂香憂心忡忡地對林晚晴說。
林晚晴點點頭,這也是她正在考慮的問題。土地清理隻是第一步,要種好菜,必須深耕鬆土,改良土壤。
“是得用上大家夥了。”林晚晴心裡盤算著,“村裡的拖拉機能用嗎?”
“早就趴窩了,零件都配不齊。”王桂香歎了口氣,“要去縣農機站租,可那幫人眼高於頂,咱們這種小門小戶的,怕是排不上隊,還死貴。”
“我來想辦法。”林晚晴沒有多說,但心裡已經有了計劃。無論是買還是租,拖拉機必須儘快搞定。她甚至已經開始盤算著,是不是該買一輛屬於自己的小型拖拉機,一步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