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伯融筆走龍蛇,鋼筆的筆尖在紙上劃出沙沙的聲響。
一個個專業而陌生的儀器名稱,從他的筆下流出,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權威。
李浩軒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看不懂那些型號和參數,但他看得懂老教授眼中重新燃起的光。那是一種找到了畢生戰場的戰士,眼中才會有的光芒。
終於,筆尖停下。
一張寫得滿滿當當的清單,遞到了李浩軒麵前。
“看吧。這些,是一個現代化農業化學實驗室最基礎的配置。很多高端的,我都沒敢寫。就這些,你先給我弄來。”錢伯融的語氣平淡,卻透著一股考驗的意味。
李浩軒接過清單,目光從上到下掃過。他雖然不全認識,但“進口”、“高精度”這些字眼,以及那一長串列表,讓他清楚地意識到,這背後代表的,將是一筆足以讓任何鄉鎮企業主心臟驟停的巨款。
“沒問題。”他將清單仔細疊好,鄭重地放進上衣口袋,動作平穩,沒有一絲猶豫。“教授,您先在廠裡熟悉一下情況,住處我已經讓人去安排了。這張單子上的東西,我負責給您弄回來。不管多難,不管多貴。”
錢伯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沒再說話。
這個年輕人的反應,超出了他的預料。沒有討價還價,沒有麵露難色,隻有全然的接受和承諾。這種毫無保留的信任,比任何言語都更有力量。
李浩軒沒有在實驗室多待,他立刻找到了李二牛。
“二牛哥,你馬上找幾個手腳麻利的嬸子,把村東頭那間空著的小院,徹底打掃出來。那是以前地主家的院子,雖然舊了點,但清靜。家具都換新的,被褥也用最好的。那裡以後就是錢教授的住處。”
他又從口袋裡掏出一遝錢塞過去:“生活用品,吃的喝的,都按最高標準來。另外,找個勤快可靠的嬸子,專門負責照顧教授的飲食起居。工資從廠裡開,算我的。”
“明白!”李二牛拿著錢,感受著廠長話語裡的鄭重,用力點頭。他知道,這位錢教授,是廠裡請來的真神。
安排好這一切,李浩軒沒有片刻耽擱。他揣著那份沉甸甸的清單,再次跨上摩托車,直奔縣城。
他清楚,清單上的很多設備,尤其那些指明要進口的,光有錢在紅星縣是絕對買不到的。他必須去找人,找有能力辦成這件事的人。
第一個要找的,自然是農技站的趙建國。
當李浩軒風塵仆仆地出現在趙建國辦公室,並將錢伯融已經“出山”的消息告訴他時,趙建國手裡的茶杯“哐當”一聲掉在了地上。
“什麼?你……你真把錢老給請出來了?!”趙建國目瞪口呆,一臉的難以置信。
“人已經在我們廠裡了。”李浩軒把那份設備清單遞了過去。
趙建國扶了扶眼鏡,接過清單一看,倒吸一口冷氣。
“我的乖乖!氣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浩軒,你這是要上天啊!你知道這些東西多金貴嗎?彆說咱們縣,就是市裡幾個大單位,有這玩意的都寥寥無幾!很多都是省裡才有!”
“所以我才來找趙哥您幫忙。”李浩軒的態度誠懇,“您見多識廣,門路也多。這些設備,哪裡能買到?需要走什麼流程?”
趙建國在辦公室裡焦躁地踱步,臉上的表情又是興奮又是為難。
“錢老肯出山,這是天大的好事!是咱們市農業界的大喜事!你小子,真是立了大功了!”他先是激動地一拍大腿,隨即又皺起眉頭,“但這些設備,尤其是進口的,都需要外彙指標。這個東西,彆說我,就是縣裡都批不下來。這事,必須找市裡,找張局長!”
“好,我馬上去市裡!”李浩軒當機立斷。
“你彆急!”趙建國拉住他,“這事不能這麼莽撞地去。你得有個名頭。這樣,我馬上給縣裡打報告,把你廠子裡的實驗室,申請成為咱們縣的‘重點農業技術研究室’,我再以農技站的名義,給你出一份聯合采購申請。你拿著這些東西去找張局長,才名正言順!”
“多謝趙哥!”李浩軒心中一暖。趙建國這番操作,無疑是給他送上了最關鍵的“敲門磚”。
在等待趙建國辦手續的間隙,關於黑金肥廠的消息,已經長了翅膀一般,在靠山村和周邊的圈子裡傳開了。
“聽說了嗎?咱們廠長請了個省裡來的大教授!”
“何止啊!我聽二牛說,廠長要在村西頭蓋個啥‘實驗室’,還要花幾十萬買一堆洋機器!”
“幾十萬?我的天!那得是多少錢啊?廠長這是要乾啥?”
工人們在驕傲和自豪之餘,也充滿了震驚和不解。幾十萬,在八十年代的農村,是一個足以壓垮人想象力的天文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