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搖曳不定的燭火映照下,我顫抖著雙手翻開那本布滿歲月痕跡的古籍。陳舊的羊皮紙扉頁發出細微的脆響,邊緣蜷曲如深秋蜷縮的枯葉,墨跡在時光的侵蝕下暈染得模糊不清,卻依然透著一股令人心悸的神秘力量。窗外,暴雨如注,狂風裹挾著豆大的雨點,猛烈地撞擊著斑駁的窗欞,發出震耳欲聾的“劈裡啪啦”聲,仿佛天地都在為即將揭開的古老秘術而震顫。案頭油燈的火苗在穿堂風中忽明忽暗,將牆上的影子拉扯得扭曲變形,恍惚間,那些影子竟化作了星鬥運轉的軌跡。
古籍最上方,赫然寫著“1030年夏至小暑”幾個朱砂字跡,雖曆經歲月侵蝕,卻依然鮮紅如血,仿佛剛書寫不久。墨跡旁隱約可見乾涸的褐色痕跡,似是混合著某種神秘液體,為這古老的記載更添幾分詭譎色彩。在這段日期下方,還有幾行略顯潦草的小字:“昆侖之巔,七星墜地成巒,澗水映星而流,此乃天賜育命之地。”字跡中透露出書寫者當時難以抑製的興奮與激動。
一、璿璣宮的選址與建造
1030年夏至前夕,一支由九位玄門堪輿師組成的神秘隊伍,身背刻滿二十八宿的青銅羅盤,手持古老的《青烏經》古卷,踏入了昆侖山脈的深處。他們翻山越嶺,穿越茂密的叢林,趟過湍急的河流,曆經艱辛,隻為尋找一處能與星辰共鳴的特殊之地。
在持續了月餘的尋覓後,他們終於在一處被雲霧常年籠罩的穀地停下了腳步。眼前的景象令眾人驚歎不已:七座山峰環繞成鬥狀,恰似天上北鬥七星的投影,巍峨而神秘;中央穀地平坦如砥,每當夜幕降臨,星辰的光輝便會毫無阻礙地傾瀉而下,在地麵彙聚成璀璨的星河;而朔望之夜,山澗溪流更是泛起奇異的熒光,順著地勢蜿蜒流淌,勾勒出與星圖完全吻合的軌跡。更神奇的是,此地地磁異常,羅盤磁針呈螺旋狀震顫,仿佛在感應著冥冥中的召喚。堪輿師們認定,這裡便是建造璿璣宮的絕佳之所,是天地靈氣與星力交彙的“天樞穴眼”。
建造璿璣宮的過程異常艱辛且充滿神秘色彩。參與建造的工匠們皆為精挑細選的能工巧匠,在開工前,他們需齋戒七日,每日清晨以露水淨身,口誦《步天歌》,以表對天地星辰的敬畏,方可開始勞作。
璿璣宮整體呈八角形,對應八卦方位,每一麵牆壁都雕刻著不同的星宿圖案,仿佛將浩瀚星空凝固在了磚石之上。牆體采用從隕石中提煉的特殊金屬與昆侖玉石混合澆築,這種材料在月光下會散發幽藍的光芒,遠遠望去,整個宮殿宛如一座來自星辰的神秘堡壘。
屋頂的設計尤為精妙,采用可活動的穹頂結構,由二十八根精雕細琢的青銅立柱支撐。每根立柱上都鐫刻著二十八星宿的故事,人物栩栩如生,場景生動逼真。當特定時辰到來,穹頂便會緩緩開啟,露出內部暗藏的星軌機關。這些機關由隕鐵打造,通過齒輪與滑輪的精密組合,能夠模擬星辰的運轉軌跡,其複雜程度遠超當時的工藝水平,令人歎為觀止。
宮前廣場設有巨型日晷,晷針以隕鐵與赤金合金打造,堅硬而閃耀。晷麵刻滿上古星象符號,這些符號神秘莫測,仿佛蘊含著宇宙的奧秘。日晷不僅是計時的工具,更是璿璣宮與星辰溝通的媒介。
二、九星大陣的核心構建
一)主材采集與煉製
1.陣眼夜明珠:這顆關鍵的夜明珠取自南海深處的鮫人古墓,獲取過程充滿艱辛與危險。傳說鮫人守護著這顆珠子,任何覬覦者都會遭到可怕的詛咒。最終,經過無數次嘗試,探險者們在月圓之夜,以童子之血混合辰砂塗抹在夜明珠表麵,而後將其置於月光下,經七七四十九日浸染,才激發了它“引星”的神秘力量。夜明珠珠身刻滿《步天歌》全文,並用金絲精心鑲嵌,在陣法運轉時,它會投射出逼真的全息星圖,仿佛將人們帶入了浩瀚的宇宙之中。
2.九曜隕石:九塊隕石分彆取自九處墜星之地,每一塊都有著獨特的采集和煉製過程。北鬥七星隕石需在對應星宿高懸於天際時采集,此時的隕石被認為蘊含著最強的星力;落入火山的“熒惑石”熾熱無比,采集者需使用玄鐵鉗快速夾取,而後將其浸泡在鬆脂與龍腦香混合而成的靈液中,經過百日的浸泡,方能去除其暴戾之氣;來自銀河方位的“紫微星石”,則需在子夜時分,以玉盤承接露水,對其進行七七四十九次的洗滌,使其純淨無暇,與星辰之力完美契合。
3.水晶柱群:選用來自喜馬拉雅山脈的千年水晶,這些水晶曆經歲月的洗禮,蘊含著強大的能量。工匠們采用“透光透影”的古法進行雕琢,每一刀都精準無比,力求完美展現水晶的特性。每根水晶柱頂端刻有專屬九星的符文,這些符文神秘而古老,仿佛是星辰的語言;底部鑿出凹槽嵌入隕鐵碎片,使水晶柱與隕石的力量相互融合;柱身纏繞著以二十八宿絲線編織的符繩,這些符繩經過特殊的儀式加持,具有強大的守護力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二)陣法布局與儀軌
夏至日寅時三刻,天空還籠罩在黑暗之中,七位身著星辰刺繡法袍的術士,頭戴九梁星冠,腳踩禹步罡毯,神情莊重地在璿璣宮祭壇就位。祭壇呈九宮格布局,莊嚴肅穆,中央鑲嵌著那顆神秘的夜明珠,散發著柔和而神秘的光芒;四角擺放著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玉雕,栩栩如生,仿佛在守護著這片神秘之地。
1.啟陣儀軌
淨壇:術士們手持鶴嘴銅勺,舀取荷葉承露的“無根水”,將其與朱砂、雄黃、沉香粉末充分混合。而後,他們在祭壇四周潑灑,動作行雲流水,潑灑出的液體在空中形成星芒狀,仿佛在繪製一幅神秘的星圖。這一過程旨在淨化祭壇,去除一切汙穢,為陣法的啟動創造純淨的環境。
安神:術士們小心翼翼地將九曜隕石按“貪狼居北、破軍在南”的方位嵌入祭壇凹槽。與此同時,他們焚燒用鹿血書寫的《星穹祝文》,祝文在火焰中燃燒,升起的煙霧需凝聚成鬥狀,方算成功。這一步驟是為了安撫星辰之靈,獲得它們的認可與支持。
引氣:七位術士各持一麵刻有不同星宿的青銅鏡,隨著領頭術士敲響“九霄雲鑼”,那悠揚而空靈的鑼聲在夜空中回蕩。術士們迅速將鏡麵依次對準對應隕石,口中齊聲念誦:“天樞轉,地璿開,玉衡引,搖光來。九星列宿,照徹靈台。吾奉星主敕,萬法歸位哉!”他們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仿佛與星辰產生了共鳴。隨著咒語的念誦,祭壇周圍的空氣開始扭曲,仿佛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在湧動,九星大陣即將開啟。
2.符文鐫刻:在水晶柱表麵,工匠們以金剛石為工具,精心刻寫九星專屬符文。貪狼星符形如旋渦,象征著吸納星辰之力;破軍星符呈斷刃狀,寓意著滌蕩一切邪惡。這些符文的鐫刻必須在子時月光下進行,每刻一筆,工匠們都需以雞冠血點染,使符文與星辰產生緊密的共鳴,賦予水晶柱神秘的力量。
三、嬰兒培育的神秘儀式
小暑夜子時,萬籟俱寂,隻有星辰在夜空中閃爍。七位生辰八字契合“五星入垣”的嬰兒,被精心包裹在以天蠶絲織就的繈褓中。這些繈褓極為珍貴,上麵繡有北鬥七星與三十六天罡星圖,每一針每一線都蘊含著祝福與期望;邊角綴以珍珠、瑪瑙,這些珠玉皆經僧人誦經千遍加持,具有辟邪護佑的功效。
一)星浴儀式
1.準備:在祭壇周圍,放置著九個精美的青銅浴盆。浴盆中注入“三光水”,這是由晨露日光)、井水月光)、雨水星光)混合而成的靈液,充滿了天地星辰的精華。同時,浴盆中還加入了搗碎的夜光藻、雲母粉,使得靈液在黑暗中閃爍著微弱而神秘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