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自伏風峽大敗後,實力受損,威望大跌,眼見中山郡各縣紛紛倒向劉備聯軍,再加上劉備收服了五千降卒,自知難以抗衡,便將貪婪的目光投向了同樣飽經蹂躪、且此刻群龍無首的常山國。
常山國屢遭張燕、楊鳳等部洗劫,郡兵早已打散,豪強或逃或降,百姓如待宰羔羊。楊鳳率領麾下數千餘能戰之兵,如同餓狼般撲入常山境內,一路燒殺搶掠,直逼郡治真定縣所屬的鄉亭。
真定縣趙家莊,聽聞賊兵將至,頓時陷入恐慌。莊民趙勝,乃是一位仗義疏財、頗有名望的豪俠,其弟趙雲年少時便外出拜師學藝,至今未歸。危難之際,趙勝毅然決定,由自己帶領莊中部曲及青壯斷後,掩護老弱婦孺向山中轉移。
“快走!進山去!”趙勝手持長槍,立於村口,對慌亂的人群大吼。村民們含淚告彆,扶老攜幼,倉惶逃入後山。
楊鳳兵馬很快殺到。趙勝率眾拚死抵抗,為鄉親撤離爭取時間。他們依托村寨簡陋的工事,與數倍於己的賊兵展開血戰。趙勝武藝不俗,接連刺倒數名賊兵,但終究寡不敵眾,部曲傷亡殆儘,他本人亦被楊鳳親自盯上。
“兀那漢子,倒是條好漢,可惜跟錯了人!”楊鳳獰笑著挺槍來戰。趙勝雖勇,卻非楊鳳敵手,激戰數合,被楊鳳一槍刺中胸膛,壯烈殉難!至死,他仍怒目圓睜,望著鄉親撤離的方向。
數日後,一名白袍銀槍的壯士風塵仆仆地趕回趙家莊。他劍眉星目,姿顏雄偉,正是學藝歸來的趙雲趙子龍。然而,等待他的不是家人的團聚,而是殘破的家園和兄長戰死的噩耗!
幸存的村民泣不成聲地向他講述了趙勝為保護大家如何英勇戰死的經過。趙雲如遭雷擊,悲憤填膺,跪在兄長的衣冠塚前,指甲深深掐入掌心,鮮血淋漓。
“此仇不報,趙雲誓不為人!”年輕的趙雲立下血誓。夏侯蘭等一百餘名受過趙家大恩、同樣滿腔悲憤的青壯村民,自願拿起武器,追隨趙雲,尋找楊鳳報仇雪恨!
趙雲雖滿腔仇恨,卻並未失去理智。他派出機靈之人打探,很快得知楊鳳部仍在常山郡境內流竄搶掠。他率領這一百餘名義憤填膺卻缺乏訓練的村民,循跡追蹤。
終於,在真定縣以西的一處山穀,他們追上了正在洗劫一個村落的楊鳳所部。
“楊鳳狗賊!納命來!”趙雲眼見村落慘狀,想起兄長之死,怒火徹底焚儘了理智,大喝一聲,挺槍躍馬,如同白色閃電般直衝敵陣!夏侯蘭等人也紅著眼,嘶吼著跟隨衝殺。
趙雲師承名家,槍法精絕,此刻含怒出手,更是勢不可擋!隻見他手中龍膽亮銀槍化作點點寒星,所過之處,賊兵如同草芥般紛紛倒地,竟被他一人一馬硬生生撕開了一道口子,直取中軍的楊鳳!
楊鳳正指揮搶掠,忽見一白袍銀槍的壯士悍不畏死地衝來,槍法淩厲無比,也不由一驚,揮槍迎戰。兩人槍來槍往,頓時纏鬥在一起。楊鳳力大招沉,經驗老到;趙雲槍疾馬快,銳氣正盛,一時間竟鬥得難分難解。
然而,趙雲雖勇,他帶來的村民卻遠非楊鳳麾下千餘悍匪的對手。很快,這一百多人就被大量的賊兵團團圍住,陷入苦戰,死傷慘重,眼看就要被全殲。
“鄉親們!”趙雲瞥見夏侯蘭等人險象環生,心急如焚,想要回援,卻被楊鳳死死纏住,分身乏術,心中不由升起一股絕望。
就在此時,山穀外突然響起震天的喊殺聲!隻見三路官軍如同神兵天降,從三個方向猛衝過來,旗幟鮮明,正是“劉”、“關”、“張”字大旗!
楊鳳大驚失色!他萬萬沒想到劉備會突然出現在這裡!他對劉備關羽張飛早已心生懼意,此刻見三人齊至,魂飛魄散,手上招式不由一亂。
高手相爭,豈容片刻分神?
就在楊鳳心神劇震的刹那,趙雲眼中精光爆射,抓住這稍縱即逝的破綻!手中銀槍如同毒龍出洞,快如驚鴻,疾刺而出!
“噗嗤!”
一聲悶響,亮銀槍鋒精準地穿透了楊鳳的咽喉!
楊鳳難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喉嚨裡發出“咯咯”的聲響,手中鐵槍墜地,龐大的身軀轟然從馬背上栽落下去,氣絕身亡!
主將被殺,本就因劉備大軍出現而驚慌失措的賊兵頓時徹底崩潰!在三路大軍的合圍猛攻下,要麼跪地求饒,要麼被當場格殺。戰鬥很快結束。清點戰場,楊鳳所部三千餘人,戰死一千餘,俘虜一千餘,無一漏網。
戰場漸漸平息,硝煙彌漫。劉備策馬來到那白袍壯士麵前。方才他在山上指揮,親眼目睹了此人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的絕世驍勇,心中震撼無比,更是喜愛非常。
“在下新任常山郡太守劉備,劉玄德。多謝壯士相助,誅殺此獠!”劉備拱手,語氣真誠而讚賞,“不知壯士高姓大名?家鄉何處?”
趙雲知來者便是名震河北的劉備劉玄德,連忙下馬,抱拳行禮,聲音因激戰初歇而略帶沙啞,卻不卑不亢:“常山真定人,趙雲,趙子龍。多謝劉府君援手之恩!雲乃為報兄仇而來,不敢居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趙雲?趙子龍?”劉備聽到這個名字,心中猛地一震!仿佛一道閃電劃過腦海!他強壓下心中的悸動,仔細打量眼前這小將:白袍銀槍,英姿勃發,觀其氣度,真乃一身是膽!
他深吸一口氣,關切地問道:“原來如此。子龍勇武,備欽佩之至。不知今後有何打算?”
趙雲神色一黯,望著身後傷亡慘重的鄉親和夏侯蘭等人,沉聲道:“兄仇已報,雲當護送幸存鄉親回鄉,重建家園,再圖後計。”
劉備聞言,正色道:“子龍此言差矣。如今天下不寧,賊寇四起,豈獨真定一鄉需要守護?楊鳳雖死,黑山張燕仍在,四方豺狼虎視眈眈。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護一方黎庶!備蒙朝廷恩典,授以常山相之職,正欲掃清郡內賊患,安撫百姓,然苦於麾下乏人。子龍有萬夫不當之勇,兼有仁愛之心,何不投身軍旅,與備及關張二位兄弟一同,保境安民,匡扶社稷,豈不勝過獨守鄉裡?”
這番話,情真意切,既肯定了趙雲的能力,又指明了更高的抱負。趙雲本就心懷天下,隻是因兄仇未報而暫困於鄉。如今大仇得報,又親眼見到劉備的軍容威儀、關張的絕世武勇,更聽聞過劉備在涿縣、安喜縣的仁政威名,心中早已折服。
他抬頭看向劉備,隻見對方麵容誠懇,目光中充滿了賞識與期待,又想起方才他及時援手,救了自己和眾多鄉親的性命,不再猶豫,單膝跪地,抱拳道:“府君之言,如撥雲見日!公若不棄,雲願追隨左右,效犬馬之勞!”
劉備大喜過望,連忙下馬親手扶起趙雲:“我得子龍,如旱苗得甘霖也!快請起!”
就在這時,簡雍也已率領留守的五百兵士押運著物資趕來會合。看到戰場已定,楊鳳伏誅,又見劉備得了一員威風凜凜的白袍壯士,亦是高興。
簡雍聽完戰況彙報,目光一閃,對劉備道:“玄德,此乃天賜良機!楊鳳新死,其老巢必然空虛,守備鬆懈。我軍新勝,士氣正旺,何不乘此機會,利用這些降卒為向導,直搗黃龍,端了楊鳳的老窩,永絕後患,亦可獲其積蓄,以資軍用!”
劉備、關羽、張飛、趙雲聞言,眼睛皆是一亮,深以為然。
計議已定,劉備立刻行動。他率軍押解俘虜,進駐附近縣城。以常山國相的身份,命令縣令妥善安置傷亡的趙家莊村民,並找地方關押那一千餘俘虜。
隨後,劉備派出能言善辯的親兵,對俘虜進行分化瓦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許之以利。很快,便有五百俘虜表示願意歸降。
劉備以其前世特種兵的犀利眼光,從這五百降卒中精心挑選出十名看起來機靈且對楊鳳老窩地形熟悉的士卒作為向導。
他命關羽、簡雍帶領二百親兵以及三百兵士,並趙雲部下的夏侯蘭等村民以及部分縣兵,留守縣城,負責看管降卒和未降者以及物資。
自己則與張飛、趙雲,率領其餘兩千精銳,由向導帶領,星夜兼程,直撲楊鳳位於太行山深處的老巢!
果然如簡雍所料,楊鳳主力儘喪、本人戰死的消息尚未傳回,老巢守軍毫無防備。在張飛如同雷霆般的猛攻和趙雲靈巧犀利的突進下,山寨防線迅速被突破。留守的千餘賊兵見大勢已去,大多選擇了投降。
此戰,繳獲極豐!糧食堆積如山,金銀錢帛無數,還有大量軍械物資。劉備當即下令,命趙雲派人聯絡附近深受楊鳳荼毒的百姓,前來協助搬運物資,並允諾凡出力者皆可得糧食布匹為酬。百姓聞訊踴躍而來,既助清點轉運,又得實利相助,無不感戴劉備恩德。
待物資悉數運回縣城中後,劉備將降卒編入部伍,妥善安置,而後下令縱火,將這座為禍多年的匪巢焚為灰燼!
劉備斬殺楊鳳的消息傳出,中山、常山、乃至涿縣百姓,無不拍手稱快。朝廷和朱儁聞訊,更是欣慰不已,深感用人得當。而黑山軍首領張燕,得知楊鳳覆滅的全過程後,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首次對這個新任的常山相產生了極大的忌憚,竟一反常態地收縮了活動,並悄悄派人開始詳細打探劉備的底細和手段。朱儁的壓力,因此驟然減輕了許多。
喜歡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