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大亂將起_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95章 大亂將起(1 / 1)

光熹元年189年)八月,洛陽的空氣已稠得如同凝固的血。大將軍何進端坐府中,卻如坐針氈。誅殺蹇碩、逼死董重、鴆殺董太後的一係列勝利,並未給他帶來預期的安全感,反而如同在深淵邊緣又踏前了一步,四周皆是虎視眈眈的幽暗目光。

以張讓、趙忠為首的“十常侍”餘黨,雖表麵恭順,卻如同潛伏在宮牆陰影下的毒蛇,隨時可能暴起噬人。他們深得妹妹何太後的信任,每每他欲徹底清除宦官,何太後總是以“先帝新棄天下,我便與士人共殺宦官,何以麵見先帝於地下?”為由,涕泣反對。其弟車騎將軍何苗也收了宦官重賄,屢屢為宦官說情,甚至暗中告誡他:“兄弟共治天下,當與士大夫同心;若儘誅宦官,權去母後,我等危矣。”內外交困之下,何進這位屠戶出身的大將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焦慮和猶豫之中。

府中幕僚,以袁紹、曹操為首,仍在不斷催促他下定決心,徹底鏟除宦官。袁紹甚至獻上一計:“大將軍,今公兄弟並領勁兵,部曲將吏皆英俊名士,樂儘力命,事在掌握,此天讚之時也。今不悉斷閹寺之頭,懸之都市,則恐變生肘腋,悔之無及!”

然而,何進終究缺乏那份孤注一擲的魄力。他既恐懼宦官狗急跳牆,又擔憂妹妹與弟弟的態度,更怕背負屠殺內侍的惡名。在這種優柔寡斷與驚懼不安的交織中,一個看似“穩妥”實則愚蠢透頂的念頭,在他心中滋生——引外力入京,以兵威逼迫何太後就範!

此議一出,曹操當即強烈反對:“宦官之禍,古今皆有;但世主不當假之權寵,使至於此。若欲治罪,當除元惡,付一獄吏足矣,何必紛紛召外兵乎?欲儘誅之,事必宣露,吾見其敗也!”曹操看得明白,召外兵入京,如同引狼入室,必生大亂!

但何進已被袁紹“為國除患,何疑而不斷”的慷慨陳詞所蠱惑,聽不進曹操的逆耳忠言。他固執地認為,憑借大將軍的權威,足以駕馭那些外鎮將領。

於是,光熹元年八月,何進以大將軍、錄尚書事的身份,做出了那個足以將東漢王朝最後一點元氣徹底葬送的決定:向各地擁兵自重的州牧、刺史、太守發出密令,命其率軍入京,“勤王靖難”,以兵威脅迫何太後同意誅殺全體宦官!

一道道蓋著大將軍印信的密令,由快馬信使攜帶著,衝出洛陽,奔向四麵八方。其中一道密令,經過數日馳騁,穿越了烽煙隱隱的冀州大地,送到了青州平原國相劉備的手中。

此時,平原國在劉備集團的治理下,已初現安寧景象。秋收在即,田野金黃,軍屯民田皆碩果累累,府庫日益充盈,軍士經過整訓,士氣高昂。

劉備接到這份來自洛陽的密令時,正在校場觀看鞠義操練先登營的新式陣法。展開絹帛,看清內容,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無比凝重,甚至閃過一絲駭然!

“何進……竟真的走出了這一步蠢棋!”劉備心中巨震。雖然他早已從曆史和賈詡的分析中預見到何進的敗亡,但親眼看到這封如同催命符般的召兵令,依然感到一陣心悸。這封命令,不僅是何進的催命符,更是整個帝國崩潰的發令槍!

他立刻下令:“速請文和先生、雲長、翼德、子龍至議事廳!”

片刻之後,核心成員齊聚。劉備將密令傳閱眾人。張飛一看就跳了起來:“嘿!這大將軍總算乾了件明白事!知道俺大哥是能打的!大哥,咱們正好點起兵馬,殺奔洛陽,宰了那幫沒卵子的閹禍,順便也讓朝廷那幫人看看咱們的厲害!”

關羽撫須沉吟道:“三弟稍安。大將軍此令,恐非良策。外兵入京,猶如引洪水入廳堂,恐難以收場。且我平原新定,大軍若離,恐生變亂。”

趙雲亦道:“關將軍所言極是。況青州黃巾未靖,我等離去,若焦州牧……或他人來襲,如之奈何?”

眾人議論紛紛,目光最終都投向了沉默不語的賈詡和麵色沉靜的劉備。

劉備看向賈詡:“文和先生,依你之見,此令,我當遵否?這洛陽,我該去否?”

賈詡抬起眼皮,目光掃過那密令,嘴角似乎掠過一絲極淡的嘲諷,緩緩開口:“大將軍死期至矣。此非勤王令,實乃招禍檄文也。”

他頓了頓,繼續冷靜分析:“其一,何進此舉,自曝其短。堂堂大將軍,錄尚書事,手握京畿兵權,竟無力處置家奴,需借外力恫嚇太後,其威望已蕩然無存。蛇無頭不行,然若此頭乃朽木所雕,群狼環伺之下,頃刻便為齏粉。

“其二,密令一出,宮闈驚變在即。宦官輩豈是坐以待斃之徒?彼等深得太後信重,盤踞宮禁多年,垂死反撲,必石破天驚。何進首當其衝,必遭反噬,死無葬身之地。

“其三,亦是最大禍患:外兵入京,如縱虎狼入羊群。彼輩邊陲悍將,久蓄野心,一旦窺得中樞虛弱,權柄誘人,豈肯再俯首聽命?屆時,強藩逐鹿,皇權旁落,天下崩裂,再無寧日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賈詡目光轉向劉備,語氣斬釘截鐵:“故,府君若去,有三害:一害基業,平原基業初成,大軍遠征,根基動搖,恐為他人所乘。二害自身,洛陽已成是非漩渦,凶險異常,府君兵力並非最強,卷入其中,稍有不慎,便成齏粉。三害大義,縱僥幸得存,誅宦之後,主公以客軍身份留駐京師,將如何自處?是聽命於勝出的強藩,還是與之對抗?無論何種,皆非良局”

“然則,朝廷詔令在此,雖為何進所發,亦具名分。若公然抗命,恐予人口實。”劉備沉吟道,他心中所慮,實則另有一事。

賈詡微微傾身,聲音壓得更低,卻如匕首般精準:“府君豈不聞‘陽奉陰違’?何進死期不遠矣。府君可即刻回書,言青州黃巾複起,形勢危急,急需彈壓,一旦平定地方,即刻星夜率軍入京相助。如此,既未明確拒絕,又贏得了觀望時間。依詡之見,洛陽巨變,就在旬月之間。待其塵埃落定,再做決斷不遲。”

劉備聽完,沉默良久。賈詡之謀,老辣穩妥,最大程度規避風險,保全實力,確是亂世存身發展的不二法門。賈詡的分析也句句在理,完全符合曆史走向和利益考量。按此策行事,最為穩妥。

然而,他腦海中卻不斷浮現出恩師盧植那清臒而剛正的麵容。盧植如今仍在洛陽,以其剛烈性格,在此大變局中,絕不會明哲保身,很可能挺身而出,怒斥何進之非,甚至直麵即將入京的豺狼董卓,禍必及身。

恩師待他恩重如山,不僅是學業恩師,更是他仕途的引路人。明知巨變將至,恩師身處險地,自己豈能安坐平原,僅作壁上觀?

他深吸一口氣,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賈詡身上,聲音低沉卻堅定:“文和先生之謀,老成持重,乃保全發展之上策。然……備有一事,心中難安。”

他頓了頓,眼中流露出真摯的情感:“吾師盧子乾,如今仍在洛陽。先生剛直,必不容於權奸。如今京師即將大亂,吾師身處險地,備……實放心不下。若因顧及自身安危而坐視恩師罹難,備心何安?日後又有何麵目立於天地之間?”

此言一出,廳內一片寂靜。關羽、張飛、趙雲等人皆麵露敬重之色,他們深知劉備重情重義。賈詡看著劉備,那古井無波的眼中,似乎也閃過一絲微不可察的波動。

“府君仁義,詡敬佩。”賈詡緩緩道,“府君可遣一支絕對忠誠精乾之小隊,攜府君親筆手書,秘密潛入洛陽。其使命非為參戰,非為勤王,隻為一人:伺機接應盧尚書,護其周全,撤離險地!如此,既全了忠義,又不墜入險地,更不動搖根基,實乃兩全之策。府君,此策可行否?”

劉備立刻頷首:“文和先生之策,正合我意!子龍!”

“末將在!”趙雲踏前一步,抱拳領命,眼神銳利而沉靜。

“予你五十名白毦營精兵,皆換裝易容,分批潛入洛陽。攜我手書,密見盧師,陳明利害,務必將恩師安全接出!記住,爾等此行唯一目標便是盧尚書,無論洛陽發生何事,哪怕天翻地覆,亦不可卷入!接到人後,即刻循安全路線撤離,返回平原!”劉備指令清晰,不容置疑。

“末將遵命!必不辱使命!”趙雲聲音堅定。

“雲長,翼德,”劉備又看向關張二人,“平原軍政,一如往日,嚴加守備,謹防周邊異動!文和先生,總攬全局,若有變故,皆依先生之策應對!”

“大哥府君)放心!”眾人齊聲應道。

賈詡補充道:“子龍將軍此行,還需與我們在洛陽的暗線取得聯係,獲取宮內最新動向,選擇最佳時機動手。切記,速戰速決,不可戀戰。”

計劃既定,眾人立刻分頭行動。

喜歡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綜影視:念念不舍 魂穿呂布:貂蟬離間弑父?那是我親爹! 穿越明末爭霸大海 穿越三國,係統卻讓我當反賊 鑄運天秦 晉商風雲:蒲州王氏傳奇 在大唐苟活 重生開局90天賺十億 電近人身 隱世天尊的懸壺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