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雄敗亡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被潰散的西涼敗兵帶回了汜水關。謀士李肅聞聽詳情,驚得魂飛魄散,不敢有絲毫怠慢,連忙修書一封,將關東聯軍勢大、華雄被一紅麵長髯不知名將領陣斬的緊急軍情,火速送往洛陽相國府。
洛陽,相國府。董卓覽畢李肅告急文書,勃然大怒,一把將絹帛撕得粉碎:“廢物!華雄誤我!一群關東鼠輩,竟敢如此猖狂!”殿內文武皆戰栗不敢言。
他急召心腹謀士李儒、義子呂布等人商議。李儒麵色凝重,上前一步道:“嶽父息怒。如今失了上將華雄,敵軍士氣正盛。那袁紹身為盟主,其叔父袁隗現官居太傅,仍在洛陽城中。若其叔侄二人裡應外合,則洛陽危矣,對我軍大為不利。為絕後患,當先行鏟除內應!”
董卓銅鈴般的眼睛凶光一閃:“文優所言極是!咱家差點忘了袁隗老兒!”他當即下令,命李傕、郭汜二將率鐵騎五百,連夜包圍太傅袁隗府邸,不論男女老幼,儘數誅絕!
是夜,洛陽袁府血流成河,哭喊震天。袁隗及其滿門老少,連同府中仆役,皆慘遭屠戮。李傕、郭汜割下袁隗首級,以石灰醃了,派人快馬送往虎牢關方向,欲震懾聯軍。
消息傳至酸棗聯軍大營,舉營皆驚。袁紹聞訊,如遭五雷轟頂,踉蹌數步,臉色瞬間慘白如紙。他跌坐於地,半晌無言,心中五味雜陳,翻江倒海。
他與袁隗,並非簡單的叔侄。何進被殺後,董卓能迅速吞並何進舊部,掌控京師,其叔父袁隗在背後的默許、配合乃至暗中操作,功不可沒。袁紹原本以為,自己作為袁家這一代的佼佼者,將是叔父全力支持的下任家主。然而,隨著時間推移,他逐漸發現,叔父袁隗真正屬意的,或許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或是其弟袁逢那一脈,自己不過是袁隗布下的一枚棋子,一個專門用來衝鋒陷陣、乾臟活累活的殺手!煽動何進與宦官對抗,建議何進召外兵入京……這些最終導致天下大亂的計策,背後或多或少都有袁隗的暗示與推動。臟活他袁紹乾了,而最終的果實,袁隗卻想留給自己嫡係一脈。
如今,袁隗全家被董卓所殺,袁紹既有養育之恩被斬斷的悲痛,更有一種被利用、被欺騙、最終又被無情拋棄的強烈怨憤與悲涼!他伏地痛哭,哭聲中有真切的悲傷,更有無人能懂的複雜情緒。
而另一邊的袁術,則是真真切切地嚎啕大哭。被殺的袁隗家人中,有他許多親近的堂兄弟、子侄,那是血脈相連的親人!他與袁紹的嫌隙更深,此刻卻同感剜心之痛。
董卓殺儘袁隗滿門後,心腹之患暫除,遂起大軍二十萬,分為兩路。一路命李傕、郭汜領兵五萬,固守汜水關,堅壁不出;自己則親統十五萬大軍,以李儒為謀主,呂布為先鋒,樊稠、張濟等將為輔,浩浩蕩蕩,直撲洛陽東麵的雄關——虎牢關!此關距洛陽僅五十裡,乃扼守東部咽喉的戰略要地。
大軍抵達虎牢關,董卓令呂布領精兵三萬,在關前紮下營寨,宛如一把尖刀,抵在聯軍咽喉。自己則坐鎮關內,遙控全局。
流星探馬將董卓親征、兵臨虎牢的消息飛報袁紹大營。袁紹強忍悲痛,召集諸侯商議。曹操目光銳利,分析道:“董卓屯兵虎牢,意在截斷我諸侯中路聯絡,使我首尾不能相顧。當今之計,需派重兵前往迎擊,挫其銳氣!”
袁紹從善如流,當即分派王匡、喬瑁、鮑信、袁遺、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劉備等九路諸侯,前往虎牢關迎戰董卓。曹操自引本部兵馬,作為後應支援。
九路諸侯得令,各自引兵出發。河內太守王匡心急救難,兼之欲搶頭功,率軍最先抵達虎牢關前。
隻見對麵營門大開,旌旗招展處,一隊鐵騎旋風般湧出,當先一將,威風凜凜,正是呂布!他頭戴三叉束發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麵吞頭連環鎧,腰係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如猛虎,馬似蛟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名,今日一見,方知不虛!
王匡見呂布氣勢,心中已怯了三分,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回頭問麾下:“誰敢出戰?”
話音未落,河內名將方悅挺槍躍馬而出:“末將願往!”拍馬直取呂布。
兩馬相交,槍戟並舉。然而,僅僅五合!方悅便覺眼前戟影如山,壓力排山倒海而來,一個招架不及,被呂布一戟刺穿胸膛,挑於馬下!
呂布毫不停留,縱馬直衝王匡大陣!畫戟揮舞間,如虎入羊群,擋者披靡。河內軍頓時大亂,四散奔逃。呂布引鐵騎左衝右突,如入無人之境。幸得此時喬瑁、袁遺兩軍趕到,見形勢危急,慌忙上前接應,拚死抵住呂布兵鋒,方才救下魂飛魄散的王匡。呂布見聯軍援兵漸至,方才冷笑一聲,引兵退去。
王匡、喬瑁、袁遺三路諸侯合兵一處,清點損失,皆心驚膽戰,退後三十裡下寨。不久,鮑信、孔融、張楊、陶謙、公孫瓚五路諸侯也陸續引兵到來。八路諸侯相聚,言及呂布之勇,無不色變,皆認為其英勇無敵,暫不可力敵。
喜歡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