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內郡,袁軍大營。
袁紹誌得意滿。吞並王匡勢力後,他實力大增,麾下兵精糧足,謀臣如雲,猛將如雨。汴水慘敗後去往揚州募兵的曹操,此時,也帶著從丹陽太守周昕那裡募集到的兩千丹陽兵以及曹氏子弟重新募集到的五千軍士暫時投奔了袁紹。袁紹的目光,早已越過黃河,投向了那富庶廣袤的冀州。韓馥暗弱,據守寶地,實乃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大帳內,袁紹正與心腹謀士許攸、逢紀、郭圖密議圖冀之策。
“韓文節優柔寡斷,非雄主之材。然冀州帶甲十萬,糧草可支十年,強攻未必能下,且易失人心。”袁紹撫須沉吟道,“前番立劉虞之議,未能使其與韓馥徹底反目,如之奈何?”
許攸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狡黠的光芒:“主公不必憂心。冀州雖富,然韓馥膽怯。可再行驅虎吞狼之策。公孫伯圭屯兵幽州,驍勇善戰,素有南下之意。主公可遣密使,許以厚利,誘使其出兵南下,寇略冀州北部。韓馥聞聽白馬義從來襲,必然膽寒驚懼。屆時,主公再以盟友之姿,陳兵邊境,名為助拳,實為施壓。內外交困之下,韓馥這等庸才,為保性命富貴,除了將冀州拱手讓於主公,還能有第二條路嗎?”
袁紹聞言大喜:“子遠此計大妙!正合我意!便依……”
話音未落,一名斥候匆匆入帳稟報:“啟稟主公,青州急報!”
“青州?”袁紹一怔,接過帛書迅速瀏覽,眉頭漸漸鎖緊,“焦和竟被黃巾嚇死了?青州全境大亂,黃巾肆虐,各郡告急?劉備、孔融等人聯名向朝廷求救?”
他將帛書傳遞給幾位謀士觀看。
逢紀看後,冷笑道:“焦和蠢材,死不足惜。隻是這青州一亂,恐生變數。劉備此人,近來名聲鵲起,更與公孫瓚有同窗之誼。若其趁亂占據青州,又與公孫瓚勾結,一南一北,於主公大業恐有妨礙。”
郭圖也點頭道:“元圖所言極是。公孫瓚乃豺狼之性,不可不防。若其南下受阻於冀州,轉而東向,與劉備合謀青州,則其勢大成,將來必成心腹大患。”
袁紹麵色凝重起來:“二位先生認為該如何應對?”
許攸眼珠一轉,計上心來:“主公,攸有一策,可一石三鳥。主公何不主動上表長安,就以‘青州無主,賊勢猖獗,需有能臣鎮撫’為由,表奏劉備為青州牧!”
“什麼?”袁紹一愣,“表奏劉備為州牧?豈非助長其勢?”
“非也非也。”許攸笑道,“主公請想。第一,劉備若為青州牧,名正言順,其首要目標必是平定青州黃巾。青州經此大亂,早已殘破不堪,黃巾勢大,夠他劉備折騰許久,其力必耗於內,短期內無力外顧,更無法與公孫瓚合謀威脅主公。”
“第二,此舉可示好劉備,至少暫時穩住他,使其感念主公‘舉薦’之恩,避免其在主公圖冀之時於背後生事。”
“第三,也是最妙的一點。”許攸壓低了聲音,“董卓如今最願見關東諸侯互鬥。主公表奏劉備,董卓多半會順水推舟應允。如此一來,一個織席販履之徒竟能位居州牧,那些自詡高門的諸侯如袁公路等人,心中會如何想?必更加不屑,且會更急切地爭奪地盤名位,關東局勢將更亂!局勢越亂,對於正積蓄力量、圖謀冀州的主公而言,豈非越有利?”
袁紹聽完,撫掌大笑:“妙!妙啊!子遠真吾之陳平也!此計大善!既困住了劉備,安撫了公孫瓚,又攪亂了局勢,還賣了個人情!好!即刻草擬表文,以我的名義,八百裡加急送往長安!”
於是,一份由袁紹發出的、舉薦劉備擔任青州牧的表文,以最快的速度送往長安。
喜歡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