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元年的冬風,較往年更為凜冽,遲遲不肯離去,依舊在青州大地上呼嘯,卷起殘存的積雪,又將臨淄城外新辟桃林的枯枝吹得瑟瑟發抖。
城內新落成的青州書苑悄然披上了一層冬日的素雅,飛簷翹角上積著少許未化的薄雪。這所由州牧劉備力主興建、彙聚了當世幾位大儒的學府,雖時日尚短,卻已成為青徐一帶士子心中新的文化聖地。朗朗讀書聲與爭辯研討之聲終日不絕,為這座飽經戰亂的古城注入了蓬勃的生機。
這一日,劉備處理完冗雜公務,未著官服,隻一身尋常青衫,悄然來到書苑。他穿過回廊,隔窗望見寬敞的明倫堂內,座無虛席。年邁卻精神矍鑠的盧植正端坐主講,聲音洪亮,剖析著《尚書》精義。鄭玄、管寧、邴原等大儒則分坐兩側,不時含笑補充或提出不同見解。台下,數百學子凝神靜聽,如饑似渴。
劉備不願打擾,隻靜靜立於廊柱陰影之下,目光掃過堂內,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與文華之氣。忽然,他的目光在學堂後排角落定住了。
那是一個看起來年僅十餘歲的少年,身形略顯單薄,衣著樸素,卻坐得筆直。與其他或癡迷、或困惑、或奮筆疾書的學子不同,他聽得極其專注,一雙清澈明亮的眼睛閃爍著與其年齡不符的睿智光芒,時而微微頷首,時而輕蹙眉頭,仿佛不僅能完全跟上盧植精深的講解,更在內心進行著獨立的思考與評判。
劉備的心跳驟然漏了一拍,隨即又加速跳動起來。儘管麵容稚嫩,但那獨特的眼神,那眉宇間初具雛形的輪廓……是他!絕不會錯!
他強壓下內心的激動,招手喚來書苑的一名執事,低聲詢問:“後排那位青衣少年,是何人子弟?”
執事順著方向望去,恭敬答道:“回使君,那是琅琊陽都來的諸葛氏子弟,名亮,字孔明。此子雖年少,然天資卓絕,過目成誦,舉一反三,盧公、鄭公皆驚其為神童。”
諸葛亮!果然是他!
劉備袖中的手因激動而微微握緊。縱使他如今已是一州之牧,麾下文武漸盛,深知這位未來臥龍的價值,此刻竟也有一種如獲至寶的眩暈感。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壓下立刻上前結識的衝動。龍潛於淵,非其時也。此刻他需要的不是打擾,而是讓其在這文華雨露中儘情生長。
“甚好。”劉備麵色恢複平靜,隻微微頷首,“傳話給盧師與康成公,對此子當善加引導,一應用度,若有短缺,皆由州牧府支應,不必聲張。”
“是。”
劉備最後看了一眼那專注的少年身影,嘴角噙著一絲難以察覺的欣慰笑意,悄然轉身離去。得遇大才之苗裔,比奪得一座城池更令他欣喜。
這份欣喜,在他回到州牧府,接到招賢館的最新稟報時,達到了頂峰。
“報主公!”孫乾手持簡冊,麵帶興奮之色,“泰山郡豪傑臧霸臧宣高,率其部眾千餘人來投!琅琊徐盛徐文向,亦引鄉勇數百人來奔!”
“哦?”劉備劍眉一揚,接過簡冊細看,“臧宣高,徐文向……好!皆是義勇之士!”
他話音未落,堂外又傳來一陣急促卻穩健的腳步聲。隻見簡雍引著數人大步而來。當先一人身材高大,麵容粗獷,膚色古銅,眼神銳利如鷹,顧盼間帶著一股常年在風波裡打滾的悍野之氣。其後跟著幾人,亦是個個精悍,步伐沉穩。
“主公!”簡雍抱拳道,“這位是活躍於東萊外海的管承首領。管首領聽聞主公仁德,重用管亥、周倉等黃巾舊部,特率麾下弟兄並戰船二十艘,前來相投,願為主公效犬馬之勞!”
管承!劉備心中又是一喜。這位可是曆史上在東吳那邊都掛了號的水戰好手,海上蛟龍!
他當即起身,繞過案幾,親自上前相迎,笑容真誠而熱切:“劉備何德何能,竟得壯士與諸位海上豪傑垂青!快請入座!”
管承見劉備身為州牧,竟如此禮賢下士,毫無輕視自己出身之意,心中頓生知己之感,原本的幾分忐忑化為激動,單膝跪地,抱拳道:“管承一介海莽,蒙使君不棄,願效死力!麾下弟兄皆善操舟弄水,慣經風浪!”
“得管首領,如得水上翼臂!”劉備用力扶起他,目光掃過臧霸、徐盛、管承三人,心中一個醞釀已久的計劃瞬間清晰起來。
他回到主位,神色轉為肅然:“如今青州初定,然環顧四周,北有袁紹虎視,南有陶謙、袁術相爭,黃河、濟水環繞,海域遼闊,若無一支強健水師,則門戶洞開,進退失據!籌建水師,刻不容緩!”
他目光首先看向臧霸:“宣高勇略兼備,威震泰山。備欲請將軍獨領一軍,依泰山險要,勤加操練,為我青州西南屏障,可能勝任?”
臧霸沒想到剛一投效便被委以如此重任,獨領一軍!頓時熱血上湧,慨然出列,聲如洪鐘:“霸,必不負主公重托!泰山在,青州西南門戶絕無閃失!”
“好!”劉備點頭,隨即看向管承與徐盛:“文向雖是琅琊人,然我聞你亦通水性,曉軍事。管首領更是在風浪裡搏殺多年的豪傑,精通舟船水戰之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走到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手指點向東北沿海:“我欲在樂安、東萊兩郡,依托河口海灣,籌建我青州水師基地!招募沿海熟知水性的青壯,打造戰船,訓練水卒!”
劉備轉身,目光灼灼地看向二人:“此任艱巨,關乎我青州未來命脈!劉備欲將此重任,全權交予二位!以管承為主將,徐盛為副將,即刻著手籌辦!所需錢糧、工匠、物資,皆可直報州府,由元直、文和及神工營優先調撥!你二人可為我練出一支可縱橫河海,摧鋒破敵的強師否?”
此言一出,滿堂皆驚。委任新投之將已是信任,更何況管承還有“海盜”出身這層敏感身份!如今竟將籌建水師的全權交給他們?
管承更是渾身劇震,猛地抬起頭,難以置信地看著劉備。他本以為能得接納已屬萬幸,最多做個依傍水寨的頭目,豈料……竟是全權主將!這份毫無保留的信任,如同重錘砸在他的心口,一股滾燙的熱流瞬間衝遍四肢百骸!
他噗通一聲雙膝跪地,眼眶發紅,聲音因激動而有些嘶啞:“承……乃海上漂泊之罪徒,蒙主公如此信重,委以腹心!承……承若不能為主公練出一支虎狼水師,願提頭來見!”字字鏗鏘,擲地有聲。
徐盛亦被這份信任和重托激得熱血沸騰,緊隨拜倒:“盛,願輔佐管將軍,竭儘駑鈍,必不負主公之望!”
“快請起!”劉備再次扶起二人,用力拍了拍他們的臂膀,“我得二位,水師可成矣!具體細則,可與憲和、元直詳細商議。神工營已改良樓船、艨艟圖樣,並試製新型弩箭,皆可用於戰船。望二位善用之!”
“諾!”管承與徐盛齊聲應命,眼中燃燒著士為知己者死的火焰。
看著臧霸、管承、徐盛等人領命而去,滿懷激憤地投入新的征程,劉備心中豪情湧動。文武漸聚,百業待興。然而他深知,天下的英才,並非隻有青州在招攬。
幾乎與此同時,東郡治所濮陽。
曹操握著新投文士荀彧的手,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文若肯來,吾之事濟矣!”他近日因得荀彧之助,名聲鵲起,潁川、汝南一帶諸多避禍的文士紛紛來投,帳下頓時人才濟濟。
州牧府邸內,曹操設宴款待新投的文士謀臣,荀彧自然居於首座。酒過三巡,曹操感慨道:“劉岱庸碌,非治世之才,兗州紛亂,百姓困苦。操每思及此,寢食難安。”
座下一位來自陳留的文士接口道:“曹公所言極是。劉公山確難服眾。如今兗州諸郡,如陳留張邈太守、濟北鮑信太守等,皆當世豪傑,然與劉州牧……唉,頗多齟齬。”
荀彧聞言,放下酒爵,聲音溫和卻清晰:“明公既心係兗州,何不遣使,與張孟卓、鮑允誠諸公多加聯絡?彧不才,願代為奔走。兗州若得安定,非唯百姓之福,亦足可為明公穩固根基,匡扶社稷之助。”
曹操眼中精光一閃,撫掌大笑:“文若真吾之子房也!此事便勞文若費心!”他心中雪亮,荀彧此舉,是在為他暗中編織一張覆蓋兗州的人脈大網,一旦時機成熟,取劉岱而代之,並非難事。
宴席散去後,曹操獨留荀彧於書房。
燭光下,曹操麵色沉靜下來,低聲道:“文若,青州劉備,近日動作頻頻,廣納流亡,甚至重用黃巾、海寇,又興辦書院,其誌不小。你如何看待此人?”
荀彧沉吟片刻,緩緩道:“劉玄德,人傑也。其手段恢弘,不拘一格,甚得民心。然其重用寒庶,寬待降虜,恐非純臣之道。且其與公孫瓚聯絡密切,若其二人聯手,北地方興未艾之袁本初,恐亦難製。”
曹操默然良久,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目光幽深:“劉玄德……確是個英雄。但願……莫要成為敵人才好。”話雖如此,其語氣中卻已帶上了幾分冰冷的銳意。
喜歡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