鄴城,冀州牧府邸。
袁紹高踞主位,麵色紅潤,誌得意滿。相較於數月前與公孫瓚苦戰時的焦頭爛額,此刻的他可謂春風滿麵。擊敗公孫瓚,迫使其縮回幽州,又借曹操之手驅走了覬覦兗州的袁術,如今更是聽到了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公孫瓚那個莽夫,竟然自毀長城,殺了劉虞!
“哈哈哈哈!”袁紹忍不住撫掌大笑,聲震屋瓦,“天助我也!真是天助我也!公孫伯圭匹夫,勇而無謀,竟行此自絕於天下之事!劉虞一死,幽州士民之心儘失,公孫瓚已成甕中之鱉矣!”
堂下,謀士濟濟一堂。以田豐、沮授為首的河北士族代表,以許攸、逢紀、郭圖、辛評等為首的潁川、南陽等地謀士,皆肅然而立,隻是神色間各有不同。
“主公,”首席謀士田豐率先出列,他麵容清臒,目光銳利,聲音沉穩,“公孫瓚殺劉虞,確是天賜良機。然我軍雖敗公孫瓚,然損耗亦巨,黑山軍張燕等部盤踞太行,時常寇掠,乃我心腹之患。若貿然北上,恐後院起火,為張燕所乘。”
沮授接口道,他性格比田豐稍顯寬和,但思慮同樣縝密:“元皓所言極是。欲取幽州,必先穩固根本。當務之急,乃是集中兵力,徹底清剿或招撫黑山軍,蕩平太行匪患,使我冀州無後顧之憂。同時,加緊屯田練兵,恢複元氣。”
袁紹聞言,微微蹙眉,他急於趁勢吞並幽州,但田豐、沮授的話確實老成持重,不得不聽。“二位先生言之有理。然機不可失,若待公孫瓚緩過氣來,或幽州另立新主,則良機錯失矣。”
這時,許攸上前一步,他素來機變,善於揣摩上意,笑道:“主公勿憂,元皓、公與乃老成謀國之言,然取幽州,未必需要即刻大軍壓境。可雙管齊下,並行不悖。”
“哦?子遠有何妙計?”袁紹來了興趣。
許攸侃侃而談:“其一,可立刻遣能言善辯之士,秘密聯絡劉虞之子劉和。劉和乃劉虞血脈,在幽州素有威望,今其父為公孫瓚所害,其恨必深。主公可承諾助其報仇雪恨,複其家業,奉其為幽州之主。如此,便可名正言順地打出‘為劉虞報仇’、‘匡扶幽州’的旗號,彙聚幽州境內所有心向劉虞、痛恨公孫瓚的勢力!”
逢紀補充道:“同時,廣派細作,於幽州各郡散播公孫瓚弑主之罪狀,揭露其殘暴不仁,激化其與幽州士民之矛盾。如此,公孫瓚內外交困,不攻自亂!”
郭圖也道:“待我後方穩固,兵精糧足之時,便可聯合劉和及幽州義士,裡應外合,一舉蕩平公孫瓚!此乃以逸待勞,順勢而為之上策!”
袁紹聽得連連點頭,眼中精光閃爍:“好!好一個雙管齊下!便依此計!子遠,聯絡劉和之事,由你負責!公則,散播消息,交由你去辦!”
“諾!”許攸、郭圖領命。
辛評此時卻提出一個關鍵問題:“主公,謀劃幽州,尚需防備一人——青州劉備!其與公孫瓚有同門之誼,前番曾出兵救援。若其再次乾預,恐生變數。”
袁紹臉色一沉,他對劉備強占渤海郡、救援公孫瓚敗軍之事一直耿耿於懷。“劉玄德……確實是個麻煩。諸位有何高見,可阻其北上?”
喜歡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