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的寒風如同刀子般刮過江淮大地,卷起塵土與枯葉,也帶來了來自北方兗州的血腥消息——雍丘城破,張邈被殺,張超自刎,張家被曹操夷滅三族。這消息如同一聲驚雷,在暗流湧動的諸侯間炸響,宣告著曹操在兗州統治的最終確立,也使得鄰近的袁紹、袁術、劉備等人,更加繃緊了神經。
然而,這消息對於此刻身處九江壽春,剛剛從廬江戰場歸來的孫策而言,卻顯得遙遠而模糊。他心中積鬱的憤懣與不甘,遠比北方的戰報更為灼人。
廬江郡,終於被他啃下來了。代價是長達近一年的圍城苦戰,是無數江東子弟兵埋骨城下,是舅舅吳景為了支援他而兵力空虛,被劉繇趁機從丹陽郡驅逐……當廬江城頭最後一麵“陸”字旗被砍倒,換上“孫”字大旗時,孫策甚至來不及品嘗這慘勝的苦澀果實,更嚴峻的現實便已壓來。
兵力!他手中可戰之兵經過廬江一役,折損嚴重,已是強弩之末。既要分兵彈壓廬江郡內尚未完全平息的抵抗,又要防備西麵荊州劉表可能趁虛而入的威脅,捉襟見肘,左支右絀。而就在此時,袁術的命令到了,冰冷而不容置疑:命大將張勳率部接管廬江防務,孫策即刻率本部兵馬返回壽春複命。
“欺人太甚!”壽春城內臨時安置的府邸中,孫策一拳狠狠砸在案幾上,震得杯盞亂跳。他年輕俊朗的麵龐因憤怒而扭曲,雙目赤紅,“我孫家兒郎流血拚命打下的城池,他袁公路輕飄飄一句話就要拿走!舅舅亦因助我而失丹陽,如今我……我竟連反臉的底氣都沒有!”
堂下,程普、韓當、黃蓋等一乾孫堅舊部,亦是滿麵憤慨,卻又無可奈何。形勢比人強,沒有袁術提供的名義和最初的支持,他們連立足之地都難尋。
正在孫策煩悶欲狂之際,丹陽人朱治,這位素來沉穩多謀的將領,上前一步,低聲道:“主公,事已至此,憤怒無益。袁術強奪廬江,卻也暴露其猜忌之心,非久居人下之所。眼下,吳景將軍與孫賁將軍仍在長江北岸與劉繇部將張英對峙,月餘未能渡江。此正是我等契機!”
孫策猛地抬頭,看向朱治:“朱將軍有何高見?”
朱治目光炯炯:“何不趁此機會,向袁術借兵?就以支援吳景將軍,共擊劉繇,為袁術奪取丹陽為名!隻要兵馬到手,渡過長江,便是龍歸大海,虎入山林!屆時,憑借主公之勇略,與我等輔佐,何愁不能橫掃江東?”
“借兵?”孫策眼中閃過一絲亮光,隨即又黯淡下去,他苦笑道,“袁術多疑,豈肯輕易再借兵於我?他剛奪我廬江,防我如防賊一般。”
一時間,堂內陷入沉默。袁術的猜忌是人儘皆知的事情,想要從他手中借出足以在江東打開局麵的兵馬,談何容易?
就在這時,一直侍立在側的呂範,眼中精光一閃,忽然開口,聲音不高,卻如石破天驚:“主公,袁術所想,無非一物耳!”
孫策、朱治等人目光瞬間聚焦於呂範身上。
呂範緩緩吐出兩個字:“玉璽!”
這兩個字仿佛有千鈞之重,讓整個廳堂的空氣都為之一凝。
孫策身軀猛地一震,臉色變幻不定。傳國玉璽,自父親孫堅在洛陽井中所得,便一直是孫家的秘密,也是袁術夢寐以求的寶物。他緊緊攥著拳頭,指甲幾乎要嵌進肉裡。這是父親的遺物,是皇權的象征……
然而,就在這掙紮的瞬間,一個低沉而懇切的聲音,在他腦海中清晰地回響起來。那是在徐州,劉備通過韓當帶給他的勸告:
“玉璽雖貴,然終究是死物,乃招禍之根苗,於創業無益!不若以此作為質押,向袁術換取兵馬、糧草、軍械!袁術夢寐以求此物,必願付出代價!如此,伯符可得實實在在的兵力,脫離牢籠,龍歸大海!以伯符之能,與諸位將軍輔佐,橫掃江東,恢複文台兄基業,指日可待!”
當時聽聞,他雖覺有理,卻總有不舍。如今,身處這進退維穀的絕境,再回想劉備之言,字字如刀,剖開迷霧,直指核心!是啊,死物!招禍之根苗!拿著它,袁術會永遠猜忌、打壓自己!用它換兵馬,換一個海闊天空的未來!
孫策猛地抬起頭,眼中所有的猶豫、掙紮儘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破釜沉舟的決絕和銳利如鷹隼的光芒。他環視麾下眾將,聲音沉靜而有力:“呂子衡所言極是!玉璽留之無益,反是禍端!當以此,為我等換取一個前程!”
他看向朱治、呂範,又看向程普、韓當、黃蓋等老將,眾人眼中皆燃起振奮的火焰。
“明日,我便去見袁術!”
次日,袁術府邸。
袁術高坐堂上,身著錦袍,意態閒適,隻是那雙細長的眼睛裡,不時閃過審視與算計的光芒。他看著階下恭敬行禮的孫策,心中暗自冷笑,這頭小老虎,失了廬江,怕是來哭訴的吧。
“伯符來了,廬江之戰,辛苦你了。”袁術語氣平淡,聽不出什麼誠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孫策抬起頭,臉上已滿是悲戚與憤懣之色,他聲音哽咽,帶著少年人特有的激憤:“袁公!策無能,父仇未報,每每思之,痛徹心扉!今母舅吳景,為助袁公大業,竟被那劉繇無端從丹陽逼走,策身為子侄,不能援手,愧對母舅,更愧對先父在天之靈!”
他這番聲情並茂的哭訴,倒是讓袁術微微動容。孫策的勇悍他是知道的,其父孫堅之死,也確實與劉表有關。
孫策見袁術神色略有鬆動,趁熱打鐵,猛地抱拳,語氣決然:“袁公!策願傾儘所有,隻求借得雄兵數千,支援母舅,東渡長江,共擊劉繇,為袁公拿下丹陽,亦為策雪恥報仇!”
袁術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譏誚,捋著短須,慢悠悠地道:“伯符啊,非是我不借兵與你。隻是如今各處用兵,糧草軍械皆是緊缺。廬江戰事剛息,兵馬亦需休整……”
他故意拖長了語調,等著孫策繼續哀求。
然而,孫策卻突然直起身,臉上的悲戚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近乎孤注一擲的鄭重。他從懷中取出一個用錦緞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方形物件,雙手高高捧起:
“袁公!策深知空口無憑,難取信於公。此乃先父偶然所得之物——傳國玉璽!策願以此稀世珍寶為質,向袁公借兵!隻求借些兵馬,支援母舅,若得丹陽,必儘獻於袁公麾下!若違此誓,人神共戮!”
“玉璽”二字一出,如同驚雷炸響在袁術耳邊!
他猛地從座位上站起,細長的眼睛瞬間瞪得溜圓,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死死地盯著孫策手中那方錦緞包裹,臉上充滿了難以置信和極度貪婪的神色!他夢寐以求,象征天命所歸的傳國玉璽,竟然就在眼前!
“快!快呈上來!”袁術的聲音因為激動而有些變調,幾乎是從喉嚨裡擠出來的。
侍從連忙從孫策手中接過玉璽,恭敬地送到袁術麵前。袁術雙手微微顫抖地接過,迫不及待地解開錦緞,露出那方象征天命所歸的傳國玉璽。他仔細摩挲著溫潤的玉質,辨認著其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篆文,臉上的狂喜再也抑製不住。
“哈哈哈!好!好!伯符果然忠勇可嘉,孝心可勉!”袁術將玉璽緊緊抱在懷中,仿佛抱住了整個天下,方才的推脫與算計瞬間拋到九霄雲外,“你既有此心,我豈能不助?不就是兵馬嗎?我給你!”
他大手一揮,意氣風發:“即刻撥付你精兵三千,戰馬五百匹!並表你為折衝校尉,殄寇將軍!程普、韓當、黃蓋等汝父舊部,儘數歸還你統領!糧草軍械,一並配足!伯符,望你此去,早日拿下丹陽,莫要辜負本將軍厚望!”
孫策心中冷笑,麵上卻是一片感激涕零,深深拜伏於地,聲音鏗鏘:“袁公大恩,策沒齒難忘!必當竭儘全力,為袁公掃平江東!”
走出袁術府邸,冬日慘淡的陽光照在孫策臉上,卻驅不散他眼中冰冷的銳氣,反而映出一片金戈鐵馬的殺伐之光。他回頭望了一眼那森嚴的府門,心中默念:“玉璽,這招禍之物,今日便留給袁術這塚中枯骨吧!我孫伯符的霸業,自此始!”
他不再停留,大步走向軍營。那裡,朱治、呂範早已等候,程普、韓當、黃蓋等舊部聞訊,亦是激動不已,紛紛聚攏過來。
孫策翻身上馬,環視這些即將隨他一同踏上新征程的將領,長槍遙指東方,聲音如同出鞘的利劍,斬破寒風:
“出發!曆陽!”
喜歡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特種兵穿越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