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安道;“逆風而行主要靠大槳,百十裡還可以,時間長了不行。”
洪承疇大喜,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眾將官明白洪承疇的意思,寧遠距離錦州不過一百多裡,沿途靠海,一旦有所不測,靖海水師就是一大助力!
李建安道;“督師,屬下聽說覺華島上麵有現成碼頭。我們靖海水師可以先停靠覺華島,但有需要,可以隨時北上。”
洪承疇笑道;“如此甚好,吳總兵,你安排一下吧”
是!吳三桂答應了。
覺華島就在寧遠海邊18裡外,非常近。
熊廷弼到袁崇煥時期,那時遼東的糧草主要依靠海運。
江南的糧食從運河到達天津,從海河水道出海,在覺華島下貨。
那時的覺華島不僅有水師,還有商民數千人。
努爾哈赤在寧遠城下被袁崇煥打敗,率領大軍攻打覺華島。
當時正值寒冬臘月,十八裡海路被凍結,連島上的水師都被凍住了。
那一戰,明軍損失慘重,數萬石糧草被搶,水師被燒。
從此,明軍放棄覺華島,改用陸上運糧。
吳三桂給李建安寫了一個手令,讓靖海水師停靠覺華島。
飯後,李建安和高大膽回到碼頭。
高大膽帶領靖海水師前往覺華島,李建安幾人回到營房。
步兵營已經安營紮寨,李建安幾人巡查一番,感覺各處都很妥帖,放下心來。
次日,王樸脫離大隊,帶領幾人率先趕到了。
洪承疇大喜,擂鼓聚將。
眾將官趕到總兵府,在大堂彙聚。
眾人見禮後坐定,洪承疇說道;“皇上賜本督天子劍,讓本督統領大軍,救援錦州。”
“今天,九邊精銳,九鎮總兵都到齊了。”
“咱們號稱50萬大軍!比當年楊鶴還多了三萬!”
“在商量軍策之前,我希望各營都給我報個實數。免得臨到陣前,害人害己!”
眾將官連連點頭,表示認可。
洪承疇看向李建安;“李參將,要不你先報個實數?”
李建安起身,拱手笑道;“不瞞各位,我步兵營是3500人,水師是5500人。合計正好9000人。”
“我在這裡說句實話,我們水師營不願意下船。可如果戰事吃緊,我願意帶領水師營登陸,參加戰鬥!”
好洪承疇大喝;“國朝棟梁!果然名不虛傳!”
洪承疇向李建安拱手行禮,李建安急忙還禮;“不敢不敢,督師過譽了。”
洪承疇請李建安坐下來,自己才坐下來,又說道;“吳總兵,這邊你是地頭蛇,不如從你開始順下去。大家夥有一說一,不要虛報,也不要漏報。但有欺瞞,軍法從事!”
吳三桂站起身來,向四周拱手,說道;“我們寧遠鎮下,現有兵馬33,000人。留下3000人守城,可以出動3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