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良弼隻給了李建安馬肉,其他營頭一塊都沒有。
大鍋煮馬肉的香味四處飄散,讓其他營頭非常眼饞。
馬肉煮好了,靖海營的將士們大吃大喝起來。
李建安這邊還沒動筷,洪承疇的親兵就來了,說督師和監軍有請兩位侯爺。
李建安和陳洪範帶著幾個人,趕到洪承疇的中軍大帳。
大帳裡已經擺開酒席,洪承疇、王承恩、張若麒、邱民仰、王永福幾個人都在。
眾人見禮過後,落座吃席。
洪承疇和王承恩先提了兩杯,祝賀今日初戰告捷。
吃喝了一會兒,洪承疇轉入正題,說道;“近日大軍初戰告捷,原本是大好事,美中不足的就是白總兵和吳總兵起了衝突。”
“咱們大軍十幾萬人馬,多少個營頭,發生些口角太正常了。現在誰對誰錯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化解矛盾,穩定軍心。”
“如果各營將士相互埋怨、離心離德,那咱們這支大軍可就危險了。”
王承恩說;“督師這話說的在理。主將不和影響軍心不說,被韃子知道了,怕是要搞壞事。”
“白總兵還要上告,這如何使得!萬歲爺為了這場大戰,已經嘔心瀝血、膽戰心驚!”
“若是萬歲爺知道咱們大軍內部主將不和,如何讓萬歲爺吃得下飯、睡得著覺?”
“就是滿朝文武知道了,也要憂心忡忡,寢食難安。”
“咱家的意思,事情不要擴散出去,最好今晚就能解決了。你們說呢?”
眾人連連點頭,紛紛稱是。
李建安問道;“不知督師和監軍有什麼好主意?”
洪承疇看了王承恩一眼,笑道;“我和監軍身份所限,不好從中決斷。今日我沒表態,白總兵對我有所埋怨。我和監軍的意思,最好還是下麵人幫忙調和一下,讓吳總兵和白總兵握手言和,摒棄前嫌,共抗韃虜。”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承恩笑道;“這話說得在理。請二位侯爺過來就是為了此事。”
“白總兵吃了大虧,有點不認我和督師的麵子。但是你李建安的麵子,還是有分量的。今天侯爺救了三秦將士,那邊將士們也服你。”
“我和督師的意思,白總兵那邊還要麻煩李侯爺去說和。而吳總兵那邊,陳侯爺與吳三桂稱兄道弟,世人都說陳洪範有三寸不爛之舌,便拜托陳侯爺前去說和。”
“兩位侯爺撮合兩家總兵,把壞事說成好事,不僅對大軍有益,更是對朝廷、對萬歲爺的一番千秋功業!”
陳洪範激動了,騰身而起,直拍胸脯;“督師、監軍,你們就放心吧,這事包在我和建安身上!我和建安都是侯爺,天降大任!這種大事我們不出頭,誰出頭?是吧,建安?”
李建安想錘死陳洪範,但是眾人都在殷殷期盼看著他。
李建安無奈,隻好站起來,向眾人拱手說道;“為了大軍,為了國朝,為了萬歲爺,我李建安鞠躬儘瘁、死而後已!這個說客,我李建安應了!”
眾人大喜,一個個喜笑顏開,高興笑了。
洪承疇站起身來,端起酒杯,笑道;“急公好義李建安,山東活菩薩,名不虛傳!”
王承恩起身,跟著舉起一杯,笑道;“李侯爺,你放心。你為大軍、為國朝,費心費力,咱家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將來咱們大戰勝了,咱家一定當麵告訴萬歲爺,給李侯爺請一個大大的封賞!”
哈哈哈,李建安笑了,起身舉杯;“多謝監軍,多謝督師。”
眾人紛紛起身,舉起酒杯一塊喝了。
喜歡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請大家收藏:()大明:我能複製戰略物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