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大男孩子組成的隊伍被稱為毛球兵。這裡沒有侮辱的意思,就是指他們的球剛剛長毛,意為半大小子的意思。
老營當中除了這兩個兵種,還有女娃兵和姐妹兵。她們都是由半大少女組成,區彆就在於女娃兵可以參與作戰、管理牲口,而姐妹兵都要背著不會走路的弟弟妹妹。
許多姐妹兵隨身攜帶著扁擔和籮筐,嬰幼兒就放在籮筐當中。
一旦戰事不利,姐妹兵負責嬰幼兒,女娃兵負責牲口和家當。
雖然老營當中有著嚴密的組織結構,不過每當李自成戰敗,這些老營都是不得不舍棄的。
在凶悍的官軍麵前,無論是大腳兵,毛球兵,還是姐妹兵,大多沒有招架之力。
太陽馬上就要落山了,夕陽的光輝灑滿大地。
在一處高坡之上,一個中年男人矗立著。他有一雙犀利而又狡捷的大眼睛,深邃的目光凝望著整片老營,神情完全陷入深思。
這個中年男人不是彆人,就是大明王朝的心腹大患——闖王李自成!
李自成的身材並非十分魁梧,不過七尺三寸。這樣的身材在西北隻能算是中等身材。不過,他的身體寬度很好,肌肉結實,還是有些粗曠的意味。
李自成的老家在陝西省米脂縣。
年幼時,他家中還算富裕。八歲的時候,父親將他送入學堂讀書。
那時的西北有許多種類的螃蟹,私塾先生姓程。
有一次,程先生買了螃蟹帶到私塾當中,讓眾多書童為螃蟹作一首詩。
年幼的李自成說了一句;“一身甲胄任橫行!”
程先生非常意外,說道;“怎麼隻有一句,作詩作對都是成雙入對的,再來一句。”
李自成十分不屑,說道;“寫詩就寫詩,作對就作對,為什麼一定要成雙成對?”
程先生道;“千百年來,寫文章的規矩都是如此。”
李自成道;“那是彆人的規矩,我為什麼要聽彆人的規矩?從今而後,我李自成寫詩作對就是一句!”
程先生氣得吹胡子瞪眼,當時就罵了一句;“您小子天生反骨!”
讀書四年,李自成十二歲時,母親身染重病,花光家中積蓄還是去世了。
家道中落,李自成因此輟學,給地主家放羊三年後,父親去世。
年僅十五歲的李自成,為了養活弟弟和妹妹,饑寒交迫,受儘苦楚。
李自成十六歲時,妹妹夭折。這件事對李自成打擊很大,讓他變得沉默寡言。
二十一歲的時候,李自成到銀川驛站當了一名驛卒,相當於官方郵遞係統的郵遞員。
不過,這時的驛站不僅傳送文件和東西,也包攬往來官員的住宿,算是一個不錯的差事。
有這個差事,李自成就有資格娶妻了。
經親友介紹,李自成相中了艾舉人家裡的小妾,名字叫做韓金兒。
當時在西北地區,典妻、租妻是很常見的事情。
大戶人家的小妾如果年老色衰,還沒有生養,大多會賣給窮人當媳婦。
韓金兒要比李自成大上十來歲,因年老色衰,被賣給了李自成。
李自成當時並無積蓄,因為辦婚禮和娶妻欠下艾舉人的債務。
李自成原本以為通過努力工作,很快就能還清債務。可是朝廷精簡機構,驛站裁撤人員,李自成很快就下崗了。